花中四君子的象征意义,“花中四君子”是指什么:“岁寒三友”是指什么?它们的寓意是什么( 三 )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唐代: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 , 轻筠抱虚心 。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 , 嘲哳鸣山禽 。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
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 。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 , 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 。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 。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 。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
4、菊花最足以体现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 , 开朗进取的气质 , 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这种人文性格 。
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 , 菊花更作为士人双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那种中和恬淡的疏散气质,与诗人经历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 。
因而对菊花的欣赏 , 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
《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 。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 , 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来源:百度百科——梅兰竹菊 (文化象征)
来源:百度百科——花中四君子 (汉语词语)
梅兰竹菊为何称“四君子”
梅兰竹菊为何称“四君子”,这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 , 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
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 , 随风袭人 。诗人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 , 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 。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 。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艳的姿态 , 以清婉素淡长葆本性之美 。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 , 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 。
明月如霜 , 好风如水,凉爽的闲庭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青翠欲滴,婆娑可爱,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 。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 。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 , 秋菊则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 。自古以来,儒道两种人格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士大夫,文人多怀有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尽管世事维艰,文人心中也有隐退的志愿,但是 , 那种达观乐天的胸襟,开朗进取的气质,使他们始终不肯放弃高远的目标,而菊花最足以体现这种人文性格 。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