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劳动的过程是什么?( 二 )


2.联系性原则 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 , 人的第一心理现象的产生都要受自然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对某种 *** 的反映,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和主体状况下,反应往往不相同 。因此,在对人的某种心理现象研究和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条件 。
不仅要考虑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在联系和关系中探讨心理活动的真正规律 。3.发展性原则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
心理现象也是如此 。这就要求心理学的研究也要从心理史前发展、意识发展、个性心理发展以及环境和教育条件变化等不同方面,揭示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
4.教育性原则 研究学生心理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因此,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要在课题选择上考虑教育意义,使其结果有助于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要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和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应考虑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影响,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 。
这个道理极易明白 , 而常为研究者所忽视,因此研究者应时刻保持“自己是教育者”的意识,把促进学生成长的任务与研究任务协调一致起来 。5.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和把各部分联合成为统一的整体 , 是任何科学深入认识其对象的有力手段 。
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分析与综合的原则,至少包括以下两层意思:其一,心理、意识虽然是很复杂的现象,但可以通过剖析将其分解为各种形式进行专门的考察研究,而后通过综合将其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理解;其二 , 在研究某一种心理形式与现实条件的依存关系时,也可以分别地考察某一条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后将其揭示的各种规律加以综合运用 。综合的观点在心理学中也可以称之为系统论的观点,因此这个原则也被叫做系统性原则 。
调查法是一类方法的总称,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一)谈话法 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研究对象的看法、态度;或让他们做一个简单演示 , 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心理的特点 。
法国心理学家瓦龙在他的《儿童的思维起源》一书中有一段与儿童的谈话记录,从中研究儿童思维的情况 。瓦龙问:“现在是白天,到了晚上怎么就变成黑黢黢的呢?”儿童P(9岁)答:“太阳躺下了 。”
问:“这是什么意思?”答:“云把它遮住了 。”问:“当有云的时候就是黑夜吗?”答:“是 。”
问:“那么现在是黑夜吗?”答:“不是 。”问:“既然云遮住了太阳,怎么不是黑夜呢?黑夜过去了怎么又成白天呢?”答:“太阳起床了 。”
问:“太阳起床了是什么意思?”答:“太阳遮住了乌云 。” (二)问卷法 它根据研究目的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
我们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心理过程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 。
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 , 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1 认识过程 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 。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识过程 。2 情感过程 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