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 。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 。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 , 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 , 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 , 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 。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 ,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 , 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
作者简介: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 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 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 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季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天 。意思是一夜之间天地铺满白雪,树上的积雪就像梨花开满树梢似的 。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银耳泡了一天一夜还能吃吗,银耳泡了一天一夜还能吃吗
- 春天是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季节?
- 茶花春天什么时候换盆,茶花什么时候换盆好?
- 青春宝永真片饭前吃吗,青春宝永真片的作用
- 冻带鱼段为什么这么便宜,为啥春节带鱼便宜
-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二十四原文、作者,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春夏秋冬的变化,一年四季的变化是什么?
- 迎春花什么颜色,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
- 春分吃春饼的寓意是什么呢,春分吃春饼的寓意是什么 春分吃春饼的寓意是啥
- 姹紫嫣红是什么季节,北方的气候四季分明,春天鲜花什么,夏天树木什么用叠词来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