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有何用,社交是什么( 五 )


如果只有浅层次的社交,人永远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如果总是陷入自我探寻而将自我封闭,不顾任何人的眼光和看法,可以是可以,只是恐怕很难生存下去——毕竟我们表面上仍然需要遵循主流,趋利避害 。但我们的内心一定要有一块自留地,不断耕耘,外在的条件不重要 , 内心世界一定不要荒芜 。这就是我的想法,也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快乐所在 。
深层次社交,就用一句话来概括吧——当一个人真正被另一个人理解时 , 世界也变得更加明亮了 。希望每个人都能遇见自己的灵魂伴侣 。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有何用,社交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社交的三大本质1
社交在本质上分为两种 。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 。
共情社交是指为了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是有共同的兴趣等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
这种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换,且绝大多数人自小产生的社交行为都是源于这种共情类的需求 。
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他的共情社交会逐渐的减少;并且在同一年龄与阶层中,一个人的心智越成熟、能力越强、社会地位越高,他的共情社交就会越少 。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朋友越少 , 越长大越难和别人交心;还有为什么两个原本社会地位一样的人,其中一个发达了之后就会疏远另一个的原因 。
共情社交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当一个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独立时,或是当他社会阶层较低、生活不如意时,他需要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连接和支持 。
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那些越成熟、越独立的人就越是对共情社交不在乎 。
因为他们的人格和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足够完善 , 无论是情感还是物质,他们都不需要“朋友”来给他们提供支持 。
那么有些人可能会说了,那还有一些明明心智很成熟、也很热爱社交的“交际花”,这又如何解释呢?
那是因为,那些交际花要么只是单纯地喜欢「和很多人一起玩」这件事而已,就和一个人喜欢骑马、喜欢打球一样 。
他就算不和这群人玩,和另一群人一起嗨也是一样 。
即便他长期的喜欢和某一群人一起玩,那也是因为就像你骑马时特别喜欢某一匹,打球时某一球拍用的最顺手,仅此而已 。
只不过是当面向的对象变成人时,也多多少少的会被掺杂上一些情感的因素 。
要么是他建立这么多的社交关系只是为了筛选出足够有价值的「功利社交」的对象,他在做的事情只是依托着“社交”这一表象进行互利伙伴的挑选与关系建立罢了 。
2
功利社交是指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
这种功利性社交在小孩子一开始挑选玩伴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
比如在班级里面大家都倾向于和零食最多、玩具最多的小孩做朋友;
我们都喜欢和不会欺负我们、不会抢我们东西的人一块玩;
如果你的干脆面每天都分给一个小朋友一半而他却从来不分给你,那你最后会放弃这个朋友;
随着一个人心智的完善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他会越来越注重社交的「效益性」 。
即一段社交关系能带给他怎样的利益,和这个朋友继续交往有没有价值,甚至是和一群老朋友一起吃饭还有没有必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