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来独往的人,其实都很厉害( 二 )


久而久之 , 她过得越来越不开心 , 越来越不像自己 。
为了逃离这种生活 , 最终 , 她选择搬离公司宿舍 , 一个人到外面租房 。
虽然一个人的生活很孤单 , 但是她活得很自在 , 不仅可以保留自己喜欢的生活习惯 , 而且还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 。
更重要的是 , 她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 , 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
后来 , 她当上了部门经理 , 而那些曾经与她在同一个宿舍的同事 , 还在原先的岗位上浑水摸鱼 , 得过且过 。
虽然说人是一种群居动物 , 没有人能真正活成一座孤岛 , 但是当随波逐流成为一种习惯时 , 我们变得平庸也不足为奇了 。
如果我们能从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中抽身出来 , 发现自己 , 活出自己 , 这不仅是一种敢于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 , 更是一种自我绽放的魅力 。
成长 , 本就是一个人的事情 , 忠于自己的内心而活 , 才是最好的修行 。
独来独往的人,其实都很厉害
文章图片
从小到大 , 别人都在教我们如何与人相处 , 却很少有人教我们如何独处 。
周国平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 , 学会独处 , 就是学会如何让自己安住于当下 。 ”
在这个抱团取暖的时代 , 独来独往的人显然比我们多了更多独处的机会 。
拥有独处能力的人 , 也就拥有了对抗孤独的力量 。
2012年 , 建筑学家王澍获得了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
谈到成功的秘诀 , 王澍说:
我得谢谢那些年的孤独时光 。 小时候我因为孤独 , 所以爱上了画画 , 对建筑有了一种懵懂概念 。
毕业后因为独处 , 能够静下心来思考 , 很多设计灵感都源于那个时期 。
大学毕业的时候 , 他进入浙江美院下属的公司上班 , 因为觉得不自由 , 熬了几年 , 还是选择了辞职 。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 , 当他周围的那些建筑师们都成了巨富 , 他却像归隐了一样 , 整天泡在工地上和工匠们一起从事体力劳动 , 闲暇时间就在西湖边晃荡、喝茶、看书 。
因为对传统建筑的偏爱 , 他几乎不做商业项目、不鼓励拆迁、不愿意在老房子上“修旧如新”、不喜欢地标性建筑 , 始终与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
他说:“我要一个人默默前行 , 看看能够走多远 。 孤独当中我能够坚守 , 我不怕 。 因为在孤独当中 , 我有我的乐趣 。 ”
在后来的日子里 , 从五散房到宁波博物馆以及杭州南宋御街的改造 , 他都在另类坚持 。
他的原则就是 , 改造后 , 建筑会对他微笑 。
无数个孤独的日日夜夜 , 因为对梦想的坚持与坚守 , 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
我们常常把独处和孤独划上等号 , 因为害怕孤独 , 所以不敢独处 , 其实独处从来都不是孤独的直接原因 。
如果内心空虚 , 即使身处繁华喧嚣 , 也会寂寞难耐;如果内心丰盈 , 就算身处深山老林 , 也会怡然自得 。
当你决定与孤独共处 , 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 , 有一种强大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勇气时 , 你就能从孤独中成功突围 , 并且从孤独的表象走向内在的成长 。
这个时候 , 独处不再是孤独 , 而是变成了一个人的狂欢 。
独来独往的人,其实都很厉害
文章图片
佛说:“人在世间 , 爱欲之中 , 独生独死 , 独去独来 。 ”
孤独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 , 独来独往更是一种接近生命本源的生活方式 , 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 更好地做到外部环境和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