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家人,是来渡你的( 二 )


小姑娘自尊心强 , 哭哭啼啼去找妈妈 , 妈妈二话不说 , 把自己又黑又长的辫子咔嚓一剪 , 用红头绳结实又巧妙地嫁接到了她的头上 。
她乐不可支 , 也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遇到事情 , 哭是没有用的 , 关键是行动起来 , 找到办法 。
她上初中时 , 在一次大考中退步了十几名 , 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
有天下午正上着课 , 她突然跑出教室 , 飞奔回家 , 推开门看见爸爸 , “哇”的一声就哭了 。
爸爸当时没说话 , 扛起尼龙袋和镰刀就去了地里 , 父亲指着远处的田地对她说:
“你看 , 河边那块地 , 夏季收麦很少 , 但秋季玉米都长势很好 , 坟场那块地 , 夏季收麦很多 , 但秋季玉米又长得很差 。
孩子 , 这是地在循环恢复哩 。 夏季用劲儿多了 , 秋季就要歇歇 , 夏季尚有余力 , 秋季就派上用场 。 ”
时间过去数十年 , 刘娜对这两件事情依旧记忆犹新 。
在面对人生重大关口时 , 她总会想起母亲的乐观 , 父亲的坚韧 。
父母对待生活朴素的信念 , 深深扎进她的内心 , 让她在尘世中迷茫挣扎 , 也依旧葆有初心 。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父母 , 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
孩子|你的家人,是来渡你的
本文图片

艰难人世 , 父母是最安稳的庇护 , 前行路上 , 父母是永远的明灯 。
电影《阿甘正传》里 , 阿甘的母亲 , 在凄风苦雨的日子里 , 始终用温暖在为阿甘的人生着色 。
阿甘有腿疾 , 从小只能戴着腿箍行走 , 妈妈告诉他 , 这是一双宝鞋 , 会带你走遍天下 。
当别人嘲笑阿甘时 , 母亲坚定地说:
“别让人家说他比你强 , 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人人平等 , 他会给我们所有人腿箍 。 ”
在母亲孜孜不倦的引导下 , 这个智商只有75的傻子 , 也过上了完满的人生 。
父母 , 是我们一生最初的摆渡人 。
当你下坠时 , 他们会给你坚定的托举;当你高飞时 , 他们会目送你远行 。
此生 , 无论你脚下的路延伸出多远 , 他们总会在原地默默等候 。
03
你的孩子 , 是来渡你的 。
最近重温韩剧《请回答1988》 , 对其中一个片段印象颇深 。
德善父亲为别人做担保受到连累 , 很长一段时间里 , 一家五口都只能住在昏暗的半地下室里 , 靠着微薄的救济金度日 。
父亲却对此不以为然 , 得过且过 , 面对妻子的抱怨 , 充耳不闻 。
直到有天 , 他大儿子为了贴补家用 , 在学校做小生意被罚 , 老师要求请家长 。
当他赶到时 , 自己的大儿子正跟一帮小混混有说有笑 , 听到他们对儿子的称呼时 , 父亲只感觉心头一震 。
他们叫儿子“半地下室” , 就因为他们家一直住在常年不见光的地下室里 。
一想到儿子长久活在这种窘迫与羞耻中 , 父亲深受刺激 。
从那以后 , 他不再吊儿郎当 , 喝酒混日子 , 而是开始努力想办法挣钱 , 给孩子们体面一点的生活 。
你的孩子 , 是来渡你的 。
艰难时 , 给你动力;疲惫时 , 赠你温暖 。
我有位朋友 , 中年婚变 , 离婚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
情绪不受控制 , 经常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吼大叫 。
一天深夜 , 她独自坐在客厅 , 想起伤心时来 , 止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
却没想到 , 未满五岁的女儿悄悄走出卧室 , 慢慢走到她的身旁 , 搂住了他的脖子 。
不住地用小手擦掉她的眼泪 , 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不哭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