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城乡文化融合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统在乡村根基深厚 , 其精神内核是维系乡村社会秩序的纽带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立足乡村文明 , 吸收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 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4、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 。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乡村恬静、自然的简单生活,这些潜在的消费需求催生了相关产业,水果采摘、乡村旅游、乡村康养、农耕文化体验等成为新兴的时尚体验 。
扩展资料: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目标是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领域的全面振兴,其中,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抓手,为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 , 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
参考资料:人民网-繁荣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振兴
1、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 , 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2、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软件设施建设,促进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加强乡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建设,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 , 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 。
3、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农村地区应依附本地的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本地特色传统文化符号 , 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传统文化产业品牌 。
扩展资料: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不断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
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同时 , 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这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补短板、强弱项 。为此,我们亟须加快乡村文化建设,补齐乡村文化发展短板,这是满足农村居民文化需要、增强农村居民精神力量的客观需要 。
1、延续乡村文化血脉 。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以更好延续乡村文化血脉 。应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 , 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
2、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乡村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应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
扩展资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利用什么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如何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地资源
- 面塑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弘扬传统文化,有喜欢面塑的吗
- 天府文化的特质,"弘扬古蜀精神,传承天府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 企业文化是什么,什么是企业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八大类,中国传统文化大体上分哪几类?
- 什么是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发展文化,科技,实践创新,什么创新是保证
- 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简述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观念
- 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如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有,怎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 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维护文化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什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