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 五 )


问题2:重智轻能
当今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由于受历史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 , 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知识匮乏,教育水平低,对社会变化认识不足,往往认为孩子学习好是最重要的事情,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学习很不错,但应变能力、劳动能力 、语言交往能力 、自律能力 、生存能力 、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显得比较差。
在当今家庭中,有部分家长认识到 , 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加大了“智”的投入,削弱了“能”的培养 。如在家中,父母对孩子总是说:“扫地 、择菜 、洗衣……这些家务事都不是你们应该做的 , 只要认真读书就行了。甚至洗脸洗脚也都由家长代劳,孩子心里需求什么,想做什么也由家长代替,不让他们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结果孩子走入社会,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束手无策 。
问题3:重养轻教,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
当今很多家庭中,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满足孩子的物质方面的一些需求 , 如生活的、营养方面的需求。以宠 、以爱代替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条件也在不断的提高。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 , 总认为孩子穿得不好,不与众不同 , 不高雅,受人瞧不起,故常给孩子穿高档名牌 , 什么都要最好的,才显得最有档次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 , 整天蹦蹦跳跳 , 精神饱满 , 而家长总是担心营养不良,认真搭配一天三餐,给孩子买营养品和营养药物等 , 把孩子养得胖胖的,凡是粗粮不给孩子吃 , 因为怕伤了胃,凡是粗衣不给孩子穿 , 因为粗衣伤皮肤 。孩子要吃什么,穿什么立即就给孩子买,上学 、放学要坐车 , 怕雨和太阳淋坏、晒坏了孩子,怕孩子累,久而久之,让孩子养成了金钱和物质享受的`习惯 , 忽视了对孩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计划用钱的教育,长此下去 , 一旦生活环境发生改变 , 孩子将无法适应艰苦的生活环境 , 失去生存能力。
问题4:重言教 , 轻身教
【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有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整天对孩子唠唠叨叨,这也不是那也不对,贪玩好耍,不求进步,但家长忽视了自身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
当今家长,均从烦重的家务劳动中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交朋会友,经常是几个朋友坐在一起打牌到深夜 。而家长却常常对孩子这样说:“你们又在玩了,不读书,不做作业,不做……不做……,”总是指责孩子,没有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去读书学习。理由很充足:父母是成年人,可以玩,孩子没有长大不能玩 。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尊重长辈,关心他人 , 其家长本身却对其长辈不尊重 , 对父母不孝敬,对他人不关心 。
如:有一个家庭,父亲怕苦,在很年轻时,找借口退出工作岗位整天闲逛,母亲无工作,哥哥初中毕业无事可做,小女儿很小,导致家庭生活窘迫困难,父母不是设法谋求生计,而整天游手好闲 , 东游西逛,白天瞧瞧谁家的东西放在哪 , 哪块菜地里什么菜长大了 , 晚上趁天黑无人注意 , 把白天进入眼帘的物件归为已有 。然而对孩子则说:你们看,父母多苦多累,生活很艰难 , 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才能有好工作,才能生活得好 。无论做什么都要不怕吃苦,更不能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但当孩子悄悄把别人的钱物拿回家时,家长总是满脸堆笑的接过去说:这样做不对 , 下次不能这样了 。父母的行为仍旧续前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孩子在父母的行为语言的教育下,逐步习惯了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成为父母言行的延续和影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