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何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如何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关系有以下两点: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辩证的
(1)理想来自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属于社会意识,反映着社会的存在 。理想来自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 。但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发展方向 。理想是比现实更高更好的目标 。它能激励人们追求和奋斗,引导现实的发展 , 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理想不等于现实,但可以转化为现实 。过去的理想变成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理想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 。我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对职业理想的选择要与现实相适应 。
2、要实现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需要具备多种现实条件
(1)艰苦奋斗是一种与时俱进、持之以恒、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不怕危险、勇于牺牲、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达目的不放弃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之一
(2)在当今时代 , 应该提倡努力工作 。首先 , 努力工作是有抱负的人应该拥有的精神境界 。第二 , 推进艰苦奋斗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 。
扩展资料:
理想的特点
1、理想有客观必然性 。
理想的客观必然性是理想作为一种想象,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正确地反映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符合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努力才能实现 。
2、理想是社会性的 。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理想的社会性是指受社会制约和决定的想象,而不是一个孤立的离开社会的个体的想象 。
3、理想具有阶级性 。
在阶级社会中,理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在一个阶级社会中,由于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他们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形成的理想也不同 。人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人的理想在阶级社会中必须有阶级的烙印 。所有阶级团结的理想是不存在的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想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 。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 , 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 。
人们在理想中追求的东西,在现实中还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 。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 。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 。
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会循环往复,无终无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但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需要人们全身心地去开拓进取 。
二、努力走出理想认识上的误区
走出“渺茫论”、“怀疑论”、“实惠论”的认识误区 。在对待人生理想的态度上,“实惠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 , 讲理想,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太空洞,还是讲“实惠”好,说什么“理想理想 , 有利就想;前途前途 , 有钱就图” 。“实惠论”的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往往是放弃或轻视思想品德要素,片面追求有才能的实用型理想人格;表现在职业理想上,往往是功利化倾向严重,选择职业时过分强调个人需要,一味追求既能多挣钱 , 又能轻松工作的职业;表现在生活理想上,往往是迷恋拜金主义,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享乐,羡慕和效仿“大款”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这种“实惠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 。如果只讲眼前的“实惠” , 忘记了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那么国家和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