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读后感,草船借箭读后感( 二 )


周瑜因为自己无能,便去陷害他人,我觉得这样只会害人害己 。他遇到诸葛亮,就更倒霉了 。他害不到比自己聪明的诸葛亮,反而会让自己在军中的威信更低 。一个人不但不学习别人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反而一心想去加害比自己能干的人 , 是不配拥有朋友的 。
一次,我和妹妹在家中比赛看谁先写完作业 。牛奶只有一盒,谁先写完就谁喝 。开始比赛了,我时不时地瞄她的作业,眼看着她就要做完了,我急中生智,让她去给我倒水 。趁此机会,我把妹妹的作业本藏了起来 。妹妹回来后,找不到她的作业 ,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一会儿,豆大的泪珠就滚了出来 , 嘴里还说:我再也不理你了 。看着妹妹伤心的样子,我于心不忍了,更担心她不和我玩了,于是,我赶紧把作业本还给了她 。
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人的成功是来自自己的努入,不能因为有人某件事做的比我们好,便设计去陷害他们,这样只会害人害己,我们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
草船借箭读后感4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这是大作家罗贯中的著名作品 。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书中草船借箭这一章节 。文章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技高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 。他以军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 , 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十分阴险狡猾 。然而,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 , 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 。
草船借箭的故事,揭露了周瑜忌妒贤能、心胸狭窄的本性 。那么在今天,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呢?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高士其和周培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们是一对好同学,以前都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求学,高士其学医,周培源学物理 。那时候高士其是学校的高材生,在同学中享有盛名 。周培源丝毫没有妒忌他,相反,总是给予支持和鼓励 。有一次,高士其翻了许多资料也没有搞懂一道物理题,急得他心急如焚 。于是他便拿着题目去找周培源,周培源热情而又耐心地给他讲解,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直到他彻底弄明白为止 。
读了《草船借箭》,我又不由得想起我自己小肚鸡肠 , 有时也会产生妒忌心 。有一次期末考试我数学考了98,还有一名同学叫姜继恒,他考了100分我又开始嫉妒他了 , 我把他的卷纸拿来左看看右看看,像侦察兵抓特务似的找他卷纸上的错误,希望找出点错误 , 把分拉平 。结果什么也没找到 。我本该佩服他的细心和认真,可心里总有些不愉快 。这事看起来虽小 , 但其实这也是藏在我心灵深处的妒忌心 。
草船借箭读后感5《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了胜利 。在事实面前,周瑜不得不敬佩诸葛亮的才能,并自叹不如 。读完全文 , 我情不自禁地想:诸葛亮神机妙算地取得胜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呢?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经过思考,我总结出诸葛亮取胜的关键原因是: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善于谋划 。具体说是:一、诸葛亮熟悉气象变化,知道三天必有大雾;二、诸葛亮熟悉地理情况 , 把船停在受箭最佳的地方,回来的时候能顺风顺水;三、诸葛亮知己知彼,深知鲁肃为人忠厚,不会泄露借船机密,敢请他帮忙;知道曹操多疑,用兵谨慎,不敢轻易出兵,只会放箭压阵;四、谋划周密,巧妙安排,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如:巡排草船 , 精心伪装;利用大雾,逼近曹寨;擂鼓呐喊,虚张声势;箭满归来,顺风顺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