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怎么死的,魏延怎么死的

1、魏延怎么死的魏延,姓魏名延,字文长,义阳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一表人才,堪与关公媲美.在刘玄德到襄阳投刘琮时,他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当时刘琮已将襄阳献与了曹操).又在关云长攻打长沙郡时,杀了韩玄,救了黄忠,投降了关羽.这两件事,本是英雄壮举.他仰慕玄德的仁德,他也躬行仁德,他本是英雄,他更崇敬英雄.于是,他放弃了孟德而选择了玄德,一心一意追随玄德,要为他效犬马之劳,赤胆忠心,苍天可鉴!但是,就在他带着美好的人生理想上路的时候,他命运的克星也已然出现在他头顶的天空上.正在他盼望得到抚慰之时,平地一声焦雷,竟被孔明问了个反贼之罪,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这段公案着实令人费解.玄德亦惊问孔明: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欲杀之?孔明竟以不忠不义,脑后有反骨为答.不忠不义之言纯属迂腐之论,乱世之中,英雄豪杰效良禽择木而栖,不足为怪,他选择玄德有什么罪?孔明本人不也选择了玄德吗?反骨一说更是荒谬之极,然而这恰巧成了孔明用来迷惑众人的绝好理由,未来的事,凡胎肉眼是看不透的,但孔明是神人啊,他是看得透的.因此,魏延日后必反,谁能不信,谁又敢不信?其实,所有这些,都只是孔明的作秀罢了,真正的原因,乃是他看出了魏延是个有胆识的人才,日后必将成长为了不起的人物,如果不趁早除掉,将来定会威胁到自己在刘氏集团中的地位.孔明杀魏延不成,退而求其次,先给他戴上个紧箍咒,一有机会,便念上几句咒语,看他痛也不痛!因此,从魏延投玄德的那一天起,他的命运就已经牢牢地控制在孔明无形的手掌之中.
往后读,看到了魏延投玄德之后,取西川,平南蛮,伐曹魏,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杀敌无数,攻城陷阵,首当其冲.论战功,论其对蜀汉政权的贡献,当不在关张赵云之下.其武功建树如此,其韬略也卓尔不群.首次北伐,他便献上一个上上好计,可惜不被采纳,他据理力争,怏怏不乐,孔明支支吾吾,强作镇定.后来,司马懿深感庆幸的也正是孔明没有采用魏延之计.除了普遍认为的谨慎,恐怕应有更深层的原因,他怕魏延夺了取长安灭曹魏的首功.他决不能把这个机会给魏延,绝不能让魏延在政治上出头.
除了政治上打压,同时对其身心残酷摧残.魏延常常怏怏不乐,口出怨言,这一点竟被孔明引为魏延反叛的口实.孔明心知肚明,这正是对魏延身心打击所起的反应.心理重负和精神苦闷,将魏延层层裹住.长期的压抑,魏延的性格渐渐变得内敛,在孔明面前开始多了一点小心,甚至是戒心.两个事例足以说明.魏延曾主动请缨迎战王双.孔明却以汝是先锋大将,不可轻出为由拒绝.意在让他请缨无门,让他心志受挫,让他心灰意冷.而第九十九回有一段:是夜,孔明唤众将商议曰:今魏兵来,必然死战,汝弟须以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言毕,以目示魏延.延低头不语.”前面是魏延主动请战,而此处却低头不语,难道魏延惧敌怯阵了吗?非也.魏延已经觉悟,知道丞相一直在压制他,排斥在.而丞相话中有智勇二字,他又怎能自告奋勇担当此任而讨呈能邀功之嫌呢?魏延低头不语,听凭调遣.而孔明以目示魏延,可知他肯定了魏延是智勇之将,但就是不予派遣.可见,丞相识人之智有余,而容人之量有限.孔明目示魏延,其中大有玄机,亦藏杀机.魏延低头不语,应是他最佳的应对方式.魏延出于对刘氏的忠诚,顶住了来自丞相泰山般的压力,把委屈和痛苦埋在受伤的心里,从不把情绪带上战场.他是军人,是主将,是先锋,他的天职是冲锋陷阵,保蜀汉江山,促统一大业.他对刘氏的忠诚在杀敌的战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从战场下来,他却有难以遏制的苦闷,操生杀予夺大权的丞相已把他划入另类.廖化献上司马懿的头盔,录为头功.此时魏延心中不悦,口出怨言.孔明只做不知(计较搁在心里).孔明要是对魏延布一点公道,开一回诚心,一视同仁,那么魏延当奖,真是机会多多:伤曹操,擒孟获,诛王双,斩曹遵,陷仲达等等.其中哪一次赶不上司马懿那顶头盔呢?丞相又给了他哪一次奖赏?倒是刘备曾因魏延斩冷苞予以重赏.试看,一手遮天的丞相,故意把忠臣当反贼!可怜魏延,付出的太多太多,承受的也太多太多!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