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川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川大黄的副作用

1、川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川大黄的副作用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川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川大黄的副作用对应的知识点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本文目录一览:1、中药大黄的功效2、大黄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3、大黄有什么功效?4、大黄有什么作用和功效中药大黄的功效中药大黄的功效
大黄是常用的一味中药,又名将军、川军、锦纹 ,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 。
大黄性寒、味苦 , 可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心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 。
传统上人们多用大黄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淤血闭经、跌打损伤、水火烫伤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病症 。
《神农本草经》上说:
大黄“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 , 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
”虽然大黄以攻下泻实闻名而被称为“将军”,但其实际用途非常广泛 。
在可查到的清官医案中 , 大黄的用量在所有药物的用量中排名第十位 。
宣统皇帝溥仪6岁那年,因胃口壅滞导致恶心腹痛、手心发热 。
御医便采用熟大黄等药为他治疗,很快使其痊愈 。
年逾古稀的慈禧太后曾因肝胃积热而导致眼目不爽,也是在服用了酒制大黄等药后康复的 。
此外,清代不少皇帝还常用大黄泡茶来防病治病 。
这是因为大黄在具有泻下作用的同时,又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
它虽然可使人的大便次数增加,却不会导致脱水,也不会因苦寒而影响胃肠的功能 。
而且,若将大黄久煎还可降低其泻下的作用 。
从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看,大黄具有收敛、止血、解痉、利胆、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降血压等作用 。
根据大黄的这些作用 , 人们在临床上主要用其治疗以下疾?。?
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取大黄20克,花椒10克,麻油100克 。
先将花椒置于麻油中加温,继投大黄,随即离火,晾凉后去渣,分两次服下 。
患者服药后约3小时开始排气,进而腹痛会减轻,连续服用可使蛔虫随大便排出 。
可治疗麻痹性肠梗阻:
取大黄、芒硝各10克 , 厚朴、枳壳各6克 , 冰片3克 。
将上药共研细末 , 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后填敷脐部 , 再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并可将热水袋敷在其上 。
每日换药一次 。
可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
将生大黄放入50-100毫升的开水中浸泡,用晾至约37摄氏度的浸液给患儿灌肠(保留10~20分钟),每日灌2-3次 。
每次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决定大黄的用量:1岁以内的`患儿用5-10克;1”3岁的患儿用10~15克;3-6岁的患儿用15-20克;6-12岁的患儿用20-30克 。
可治疗肠痈:
取大黄、芒硝各30克,大蒜20克,鲜败酱草50克,鲜紫花地丁40克 。
将上药共捣烂如泥 , 外敷于麦氏点(阑尾处),每日换药一次 。
可治疗肠胀气:
将大黄50克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 , 外敷于双侧涌泉穴上,每次敷2小时,必要时可每日敷2-3次 。
患者一般敷药一小时后即可出现肠蠕动和排气现象 。
可治疗痈肿疔疮:
取大黄末15克(局部有脓液者可加皂角刺末10克),用鸡蛋清调匀后外敷于患处 , 每日换药一次 。
可治疗烫伤:
取生大黄末30克,将鸡蛋黄炼油后与大黄末混匀,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