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柿贴的作用与功效,柿子的功效与作用( 五 )


7.干燥:将糖制后的柿果放于竹屉或其它烤盘上,在50℃左右的温度下,经24小时烘至含水量22%~24%为止 。
8.涂胶膜:将2%果胶液与60%的转化糖液等量混合 , 涂于柿脯表面,再于50℃下烘干4~5小时至不粘手即可 。
9.密封包装:将柿脯逐个用玻璃纸包好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 , 每袋装2.5~5公斤(也可分装成小袋) , 同时装入除氧剂,用热合机密封袋口 。
柿含有丰富的蔗糖,果糖,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还含有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 。柿的涩味是由鞣酸 (又称单宁酸)引起的 , 故不宜多食 。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柿味甘、涩 , 
性寒 , 归肺经 。《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 。其味甘而气平 , 性涩而能收 , 故有健脾涩肠 , 治嗽止血之功 。”同时 , 柿蒂 , 柿霜,柿叶均可入药 。
柿共有上千个品种,又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 。其中的涩柿(中国上市的柿大多数属于此类)必须在采摘后先经人工脱涩后方可供食用 , 引起涩柿涩味的物质基础是鞣酸,(又称单宁酸) 。柿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多 , 每100克柿中含10.8克,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这也是大家感到柿很甜的原因 。柿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则不多,只含有少量的脂肪、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C等 。另外,柿富含果胶,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纠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 。
中医认为,柿味甘、涩,性寒,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压等症 。所以,柿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如果用柿叶子煎服或冲开水当茶饮,也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镇咳化痰的作用 。
《药典》 。【水药】努明:花萼治肝阴不足 , 止吐《水医药》 。【僳僳药】石能本:果蒂、根、叶治呃逆,夜尿,咽喉痛 , 吐血 , 痔疮出血《怒江药》 。【蒙药】沙布塔拉:果治肺燥咳嗽,咽喉干痛,胃肠出血,高血压;柿蒂治呃逆,噫气,夜尿症;柿霜治口疮,咽喉痛 , 咽干咳嗽《蒙药》 。【苗药】Bid maml(比满),Zend mil(真密),Zend mik(整面),Zid nail(枳乃):果实或花萼治疗气隔反胃《苗医药》 。【朝药】叶用于降压,利尿《朝药录》 。[3]
根(柿根):涩,平 。凉血止血 。用于血崩,血?。?下血 。树皮(柿木皮):用于下血,汤火烫伤 。叶(柿叶):苦,寒 。降压 , 止血 。用于高血压症 , 咳喘 , 肺气肿,各种内出血 。花(柿花):外用于痘疮破烂 。果实(柿子):甘、涩 , 寒 。清热,润肺,止渴 。用于热渴,咳嗽,吐血 , 口疮 。宿存花萼(柿蒂):苦、涩 , 平 。降逆下气 。用于呃逆 。柿皮(外果皮):外用于疔疮 , 无名肿毒;柿饼(经加工的果实):甘、涩 , 寒 。润肺,涩肠,止血 。用于吐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柿漆(幼果经加工制成的胶状液):涩、苦,凉 。用于高血压病 。柿霜(加工柿饼的附产品):甘 , 凉 。清热,润燥,化痰 。用于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吐血 , 消渴 。[3]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大便干结者、高血压患者、甲状腺疾病患者、长期饮酒者;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