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在蒙古几年,明宣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五 )


这时,瓦拉的军队正在逼近大同,豫州离大同很近 。一旦被瓦拉的军队追击,后果不堪设想,英宗此举风险太大,随行大臣强烈反对 。然而 , 英宗是谁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军在土木堡之变中攻陷明英宗,起初令瓦剌太师喜忧参半 。好消息是明军不堪一击,连皇帝都成了令下的阶下囚 。担心的是明成祖就像是自己手里的烫手山芋,杀不杀都难 。但他的弟弟巴彦帖木儿深谋远虑,认为明成祖的稀世之物可以住进去 , 留下他只能作为手中的王牌,就像向明朝索要财物一样 , 先同意了巴彦帖木儿的意见,就这样把明英宗的一生抛在了脑后 。
没想到,明朝看到皇帝先被俘,国家一天都离不开国君 。在兵部侍郎于谦的建议下,征得孙太后的同意,迎宗的弟弟做了皇帝,被俘的做了皇帝 。他首先用英宗来要挟明朝的计划 。愤怒之下 , 他派兵攻打北京 。朱祁钰、明太宗、于谦等文武大臣组织起了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和庞大的瓦拉军
毕竟英宗在未来明蒙和谈中还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 。但是,明朝皇帝既然成了令下的阶下囚,应该怎么安置?
第一,迎宗被安排到苏武庙 , “提供了一辆牛车和一匹马 , 目的是为了搬到营地 。”此外,他还安排了三名侍从为他的日常生活服务,即锦衣卫队长袁彬、熟悉蒙古语的总经理杨明和负责零工的微沙狐狸 。这四个人就是这样一个人生活的 。
12月进入漠北,冬天严寒 , 雪花飘飘 。瀛宗君臣四人靠一个帐篷御寒,都是靠自己的体温相互依偎取暖 。
其实朱祁镇在蒙古相对生活还是不错的,没受虐待 , 瓦剌人还挺喜欢他,甚至也先的弟弟还和朱祁镇结成好友 。不过游牧民族的生活条件本身就艰苦,加上气候苦寒 , 是无法和紫禁城的锦衣玉食,奴仆成群相比的 。
一、土木堡之变,朱祁镇的人生转折
1435年 , 38岁的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9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成为明英宗 。掌管国事的太皇太后张氏重用旧臣“三杨”,让大明稳步向前 。然而随着三杨去世,太皇太后张氏驾崩,朱祁镇日益相信身边的太监王振 。王振怂恿朱祁镇率领大军北征瓦剌 。朱祁镇不顾群臣的反对,率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出征前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
大军出征初期,大雨连绵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 , 军心动摇 。皇帝有心撤军 。王振却为了想家乡父老炫耀,极力怂恿明君改道前行 。结果悲剧了,明朝大军饥寒疲惫,被瓦剌围困在土木堡 。王振虽然被激愤的将领樊忠杀死,但大明败局已定 。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 , 50万大军死伤殆尽 。朱祁镇被抓 。好好的皇帝,成了俘虏,朱祁镇此后的人生可谓是完全颠覆 。
二、阶下囚朱祁镇,生活如何
瓦剌人打了大胜仗,又俘虏了大明皇帝,朱祁镇可就成了瓦剌人手里的王炸股票 , 瓦剌首领也先是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希望能够借着大明皇帝,好好在大明捞上一笔 。所以 , 朱祁镇就是他们的高级俘虏,他们对朱祁镇很友好 , 好吃好喝招待他 。朱祁镇昏庸怕死,没敢自尽 , 竟被瓦剌裹挟着进攻明朝 。到了宣府、大同关口,朱祁镇叫守将打开城门,献城给也先 。而守将们头脑清醒,他们以江山社稷为重,拒不开门 。
 
原来在朱祁镇被抓后不久 , 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就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 , 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同时下令边关将领 , 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用上皇帝的名义,也不用搭理 。也先想借皇帝的名义招摇撞骗彻底无望了 。于是,瓦剌军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在于谦组织的京城保卫战中 , 瓦剌没占到便宜,即使他们把朱祁镇绑上高架,威胁明军 , 明朝也不为所动,也先无奈只好撤军 , 朱祁镇又被带回了蒙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