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是元旦吗,王安石的《元旦》还是元日?( 二 )


元日是元旦吗,王安石的《元旦》还是元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元日是哪一天元日通常是指正月初一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是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这一天中国民间有许多传统民俗活动,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
元日简介:
1、元日就是指我国的春节,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 , “元日”的这一说法出自《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相祖 。”与“元日”意义相近的还有“元旦” 。元 , 是初始的意思,旦就是“日”的意思 , 所以“元旦”的意思其实是“初始之日” 。
2、在古代,由于人们都采用我们今天称为“农历”的历法,所以“元旦”都是指农历正月初一,也称为“元日”、“元正”、“元春”、“新正”、“岁首”等 。到了民国开始使用公历,便有人开始将每年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
元日是元旦吗,王安石的《元旦》还是元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王安石的元日讲的节日是元旦还是春节?春节 。
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 , 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尤铡闭兆拧扒门万户” , 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 。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 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 。
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诗作《元日》,“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 , 大约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 , 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 , 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
第三句“千门万户尤铡保承接前面诗意 , 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尤铡保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 。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
《元日》这首诗取材于民间习俗,他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 。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今天它还具有古代民俗学的价值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