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咏蝉赏析,在狱咏蝉一诗作者借诗抒发什么思想感情?( 三 )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
不堪玄鬓影 , 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深:一作“侵”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 , 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那堪:一作“不堪” 。露重:秋露浓重 。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
出自:唐 骆宾王《在狱咏蝉》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 , 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 。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 , 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 。
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 。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 。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
此诗正文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 。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 。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 。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 。
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 , 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 。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动作比兴的方法 , 把这分凄恻的感情 ,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
接下来五六两句 , 纯用“比”体 。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 , “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蝉如此,诗人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 , 融混而不可分了 。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 , 才算是“寄托遥深” 。
西陆蝉声唱 , 南冠客思深 。
不堪玄鬓影 , 来对白头吟 。
露重飞难进 , 风多响易沉 。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
深秋季节寒蝉不停地鸣唱,
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 。
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
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
蝉儿?。宄柯端?,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
到黄昏 , 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 。
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 , 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
哎 , 又能向谁表白我的皎皎廉洁的心呢 。
《在狱咏蝉》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诗作 。这首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感情真挚而充沛 。全诗借蝉的高洁品行,“寓情于物”,抒发了自己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

在狱咏蝉赏析,在狱咏蝉一诗作者借诗抒发什么思想感情?

文章插图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