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称霸顺序是什么,春秋霸主先后顺序是什么?( 五 )


吴王阖闾他是唯才是用,他任用了孙武等一些优秀的人才,而且自己本身奋发图强 , 勤于执政 。他拥有晋国的鼎力支持,使吴国从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小国,一下子竟然把强大的楚国给灭国了,这让所有的中原地区的国家可以说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其中晋国特别开心,因为吴国终于帮他消除了自己的心头大患 。
最后一个就是越王勾践,他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卧薪尝胆,使用美人计,最终一举消灭了吴国,报了自己的屈辱的仇恨 。
百度百科
称霸顺序:
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 。
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 。
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 。
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 。
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公元前591 。
扩展资料: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称霸过程:
当时楚国并不是最强大的,而且楚庄王上位初期,楚国的国内也出现了叛乱,而且当时还有强大的晋国,所以说楚国称霸春秋是偶然的 。但是楚庄王有勇有谋,励精图治 , 一心想雄霸天下,所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却也在情理之中 。
楚庄王上位之后先是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还吞并了弱小的庸国 , 这个时候楚国国内的形势已经趋于稳定 。而晋国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就给楚庄王的北伐制造了有力的条件 。
公元前610年,晋国和卫国还有陈国等相会,但是拒绝郑国前来 , 于是郑国不得不考虑改变和楚国的关系 。当时许多诸侯国都见风使舵,看楚国日渐强大所以都开始转变态度,陈灵公和晋国结盟之后,楚庄王看准时机,亲自率兵攻打陈国、宋国等 。
公元前607年 , 郑国受到楚国的命令前去攻打宋国,借此机会打击晋国 。后来晋国的赵盾联合卫国、陈国一起攻打郑国,楚庄王于是出兵解救郑国之困,赵盾悄悄溜走了 。
公元前606年,楚国北上将郑国团团围住 , 但是郑国已经不是楚庄王的主要目标了 。楚军进驻郑国,在这里等待晋军的到来 。半年之后晋军开始渡河,楚庄王亲自统帅全军北上,与晋军对峙 。这场战役最终以晋军进驻邲 , 晋军惨败告终 。击败了晋国,楚庄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问鼎,这也标志着楚国已经取代了晋国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秋五霸
一直以来春秋五霸是那五个人似乎就没统一过说法,最常见的两种说法是:
1、按照《史记》,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
2、按照王褒的《四子讲德文》,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
另外,还有人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两种流行说法的先后称霸时间正是他们名号排列的顺序 。
后一种说法的支持者更多些,他们认为宋襄不过只是在诸侯国一片混乱的时候号召过一次盟会,而实际上宋国没有称霸的实力 。第二种说法中的吴王越王是实实在在打到了中原的 。
扩展资料: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类史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春秋五霸”并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例如:
1、整个春秋时期基本都是姬姓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晋国在整个春秋历史上维持了百年之久的霸业(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这段时间晋国基本享有领导诸侯之权 。在晋文公称霸之后还经历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最后晋悼公复霸中原 。
2、郑、宋、秦、吴、越构建的区域霸权其规模、影响、成就难以与齐桓、晋文、晋悼、楚庄相提并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