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四川春节有哪些习俗( 五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春节习俗大盘点
1、春倌说春
汉族社会习俗 。流行于四川各地 。时间在春节前后 。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 。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 。
演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 。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
2、除夕洗脚
也是苗族节日习俗 。每年除夕,各家去溪边河畔挖来几株叶片逆水的菖蒲,扯一些乌泡叶、桃花叶枝,晚上将它们放进鼎罐中煨一罐水 。水热后倒入盆中洗脚 。
扩展资料:
1、四川人过年吃麻辣香肠
年夜饭东北讲究水饺,广东最爱的是汤圆,在四川当仁不让是香肠 。和腊肉一样,是四川人团年饭上不可缺少的美食,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灌几斤香肠,一眼望去,每家的窗台阳台上挂着一条条整整齐齐、红白相间、泛着诱人油光的香肠 。对四川人来说,没有香肠,就没有年味 。
2、四川人过年吃镶碗
镶碗是川西坝子人家年夜饭的重头戏,镶碗其实就是一个杂烩,品种包括酥肉、粑粑肉(肉丸子)、芋儿、木耳、黄花等,芋儿、木耳、黄花等杂菜垫底,中间放酥肉,最上面一层是肉丸子或粑粑肉,摆好后灌入上汤入笼蒸熟 。看上去上黄中白下肉色,层次分明,吃起来真是清香、酥软、味鲜 。
3、四川人过年吃坛子肉
坛子肉也叫罐罐肉或全家福,是四川乡土风味极其浓郁的一道名菜 。多种食材一坛收,全家欢合家福 。用猪肘或猪肉配干贝、鸡肉、海参、火腿、冬笋、香菇等,放在陶质小坛慢煨五六小时 。以坛代锅,将大块猪肉投入坛内,加盐加水加些葱姜调料,密封坛口,用子母火(柴灰火)煨起,启开坛口,香味四溢 。
4、四川人过年吃烟熏腊肉
腊肉即是腊月间腌制的熏肉 。它的地位在四川特产中位居高位,也成了四川人过年过节,重大节日宴席上上不可缺少的开盘菜 。四川人家家户户做腊肉,一次就做很多,可以吃到来年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民间习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 。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 , 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 。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 , 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 , 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 。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
成都春节习俗
如在除夕这一天开启忙碌之旅,上午家里的男主要带着儿女或者子孙,拿着一块肉称为“刀头” , 背着鞭炮与火纸 , 奔波在田野间给家里去世先人上坟;中午要先给屋里各个神位点上蜡烛,烧点纸钱,洗手准备午饭前仪式,放鞭炮 。
而家里的女主则从早上起来开始给家里各个角落除尘,换洗床单 , 其实除夕打扫是不对的 , 可能大家也没有太遵循习俗,都是根据自已的时间来安排打扫,据资料记载除尘方法是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具擦一擦;腊月二十九 , 脏物都扫走;一派新气象 , 除尘把岁守;而村里基本是除夕当天上午打扫 。
除尘完毕之后,准备中午一大家人的午饭,在午饭准备好之后,听到屋外的鞭炮声音,就会叫大家一起中午饭 , 称“团年饭” , 吃饭期间要给家里的长辈敬酒,说祝福的语言;天黑之后,则在灶台点上长明灯,敬灶神,寓意来年吃不完的粮食 。晚上大家不能提早休息,要等到12点钟才能睡觉,这个阶段称为“守岁”,守岁期间要煮米酒汤圆,吃了汤圆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为此民间流传一句话叫“讨口子也有个三十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