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半夜,年兽像之前一样闯进村庄,它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 。村东老婆婆家中灯火通明,门口贴着大红纸 。年兽看到后浑身一抖,吓得怪叫了一声 。等它走近 , 老婆婆家院子里突然传出“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原来是人们将竹节扔进了火堆里 , 发出的爆裂声 。年兽吓的浑身战栗,不敢向前 。这时,身着红袍的老人打开院门 , 哈哈大笑起来 。年兽一见,大惊失色,只好灰溜溜的逃走了 。原来,年兽最怕火光、炸响和红色 。
从此,人们都知道了对付年兽的方法,竞相效仿 。每到腊月三十 , 家家户户燃要放鞭炮,贴红纸,守更待岁 。到了第二天,人们还要早早出门,走亲串友,互相道喜问好 。从此,“过年”贴红纸对联、燃放鞭炮、拜年,敲锣打鼓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
汉字“年”与农耕文化密不可分
当然,前面我们说的只是一个关于春节的历史传说,今天我们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的“年”字,上半部分像禾苗,下半部分像人形 。金文、小篆中的“年”字也都是由“禾”字与“人”字组成 。从祖先的这些象形文字就能看出,年和古时人们的劳作以及庄稼生长的周期是分不开的 。
在古代,禾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粮食蔬菜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 。小篆中的“年”字,将“人”字写作“千”,变成了“秊” 。其字形如同一个人顶着成熟的谷物 , 甚至形象的展现出被沉重的谷物压弯了腰,以示年成和收成之意 。古人通过对谷物生长周期以及对天体星辰的观察,产生了时间周期循环往复的概念 , 随着人们种植的农作物的播种、成熟和收获,“年”也便有了一个完整时间周期的含义,称为了中国农历纪年的一个单位 。
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一下 , 自上古时代,人们在旧的农事结束,新的农事开始之时前,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 , 祈求未来的风调雨顺,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他们报祭天地众神、感念祖先的恩德,他们驱邪攘灾、纳福祈年 。以至于今天,我们依旧能从我们“过年”的种种风俗仪式上,体会到我们祖先对于用勤劳付出换来的丰收喜悦,感受到我们的先人敬畏大自然,又敢于面对和驯服大自然的豪迈勇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情的期盼和向往 。
“春节”是一个从古至今 , 逐渐形成 , 潜移默化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今天,我们中国人的春节泛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到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灶祭,到三十除夕的守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的节庆活动为最高潮 。
春节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春节”这个历史悠久 , 在当今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发展中 , 固定了我们祖先的很多风俗习惯及文化精神 。春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日过程展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
北宋的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爆竹声中,人们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这时终于可以歇下来 , 品尝着美酒,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 。
百节“年”为首,我们的祖先用各种方式来辞旧迎新 。春节的热闹和欢乐既是人们对于一年里事业成就的庆祝,也是对辛勤劳作的彻底放松,更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憧憬和梦想 。我们老百姓如今过年中的各种习俗不仅吉祥、喜庆、热闹、有趣,还饱含着我们华夏儿女自古至今对美好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气质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一个人的气质或者气场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 马桑果和桑葚的区别是什么,桑果和桑葚是一个东西吗
- 怎样做清蒸凤爪,虎皮鸡爪的具体制作方法是怎样的?
- 湿厕纸和湿巾的区别有哪些,湿厕纸和湿巾的区别
- 干白和干红葡萄酒的区别,干红和干白有什么区别?
- 老狗临死前的征兆是什么,老狗临死前有什么征兆
- 微波炉和烤箱的区别,烤箱和微波炉有什么区别
- 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策略
- 性格软弱的女生怎样才不被欺负,我性格太软弱,被人欺负了又很生气该怎么办
- 新鲜的车厘子有点酸怎么办,车厘子有点酸 还是脆的,放1天会变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