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头发的带子叫什么,男生带在额头上的绷带叫什么名字?( 三 )


在民间 , 一般来说是富家多用玉质银质 , 贫家则用骨质 。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 。因是陪送来的较为贵重物品 , 女人们都非常珍视,有的用一辈子也不丢不坏 。可民间广泛使用的簪子绝大多数是骨质,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将其称之为“骨头簪子” 。簪子一般长三四寸,更长些的也有,但很少 。簪子头部尖细,尾部有一个圆疙瘩 。头细易插入发髻,尾部的小疙瘩能使之牢固 。还有一种扁簪子 , 两头粗,中间细 , 多是银、铜质 。扁簪子的两面分反正,正面饰有花朵草叶及吉祥图案,反面是光的,整个形状略往里弯 。扁簪子具有十分明显的装饰意义,固定发上,闪闪发光 。簪子是许多民族的妇女在修饰头发时所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 它是妇女们固发、美发的有效用品,这是它几千年来盛用不衰的主要原因 。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的首饰 。由花头和针梃两部分组成 。由于满族妇女发式是由软翅头发展到两把头,进而成为架子头 , 最后产生大拉翅 , 头上的发式也越来越宽大.于是一种覆盖面较大的头饰–头花,便应运而生 。头花大多由珍珠、宝石为原料,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依托,即在簪的基础上做了某些相应的改动 。如在针梃的顶端焊一个十字形横托,并于十字横、竖交叉点做头花的主体 。起装饰作用的花草枝叶、鸟兽虫蝶、吉字祥符等环抱四周,簇拥著主体 。这样互相搭配既使构图的主次关系明显,又使以珍宝为原料的头花本身合理的分担了承受能力 。满族妇女在梳头时,把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 , 称为头正,也有选用两朵相同颜色和造型的分插两把头的两端,俗称压发花 , 又称压鬓花 。
满族妇女除了旗头、簪子外,还普遍喜欢在发髻上插饰花朵,将硕大的花朵戴在头上历来是满族的传统风俗 。扑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记载了满族妇女“野花满鬓,老少无分”.“五旬以上”犹“满髻插花,金钏宝趟” 。“即便年近七旬,甚至“颠发尽秃,光赭如匏”仍“寸髻北指,犹满插花朵” 。在辽北地区,有些满族妇女甚至在发髻上插一个内装清水的小瓶 , 瓶内再插上数枝鲜花,生气盎然,反映了她们对美的强烈追求 。清前期 , 国家正值上升时期,人们的生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 。满族妇女为了满足美的欲望,常将应时的鲜花戴在头上还有一种“金银花缕” 。即用纸胎为表,有的似铜丝为质,装成各种各样的花朵,高不过二三寸,最大的也有将近一尺,并选用极精致的珠翠做装点 。顺治初年,满族军营中的随军家属,常用这种金银花饰饰于发髻之上 。随著清王朝政治的确立 , 国家政权日益巩固 , 满族妇女所插戴头花也随之抬高了身价 。虽然鲜花遍地,但妇女们更喜欢珍宝质地的头花 。这些女性们头上戴仡与其说是为了美饰,莫不如说是为了炫耀 。
清晚期 , 国库困窘,国力日衰,人们生活自然受到影响 , 为了撙节开支,头花也由昔日的纯金变成镀金、包金,珠宝大花变成了绒花、绢花 , 甚至纸花、通草花 , 就连羽毛点翠的头花,都用茜草染色代替了 。羽毛点翠首饰在我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 。它以色彩艳丽、富丽堂皇而著称但制作起来非常繁杂 。据了解,先用金、银片按花形制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随图案花形的边缘焊起…圈凸起的槽 。在中间凹下去的部分涂上适量胶水待用 , 用小剪子剪下翠鸟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涂了胶的底座上 。翠鸟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然而翠鸟娇小 , 羽毛柔细,制一朵头花需要许多翠鸟 。因翠鸟毛光泽好颜色鲜亮,再配上金光闪闪的凸边,做成头花后戴在头上与其他首饰相比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