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有哪些习俗,植树节的习俗是什么( 五 )


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
1.南斯拉夫
几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每对新婚夫妇,必须先种植油橄榄树70株 。日本鹿儿岛等一些地区也有新婚夫妇要植树的规定,树旁立碑写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 , 届时植树夫妇可举行结婚50周年庆祝活动 。
2.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令条文规定,第一次结婚要种树2棵 , 离婚的要种5棵;第二次结婚必须种树3棵,否则不予登记 。
3.日本
添车种树,在日本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辆汽车,必须植一棵树 。这是因为,每辆汽车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氢化合物,还要发出噪音,而树木则是天然的“消毒员”和“除音器”,所以必须种树 。
树木银行 , 为了防止建筑工程毁坏树木,日本开办了“树木银行” 。凡施工单位 , 必须把清理场地挖出来的带根树木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在工程结束后,该单位必须及时把树木取出来栽上 , 以保持原有的绿化面积 。
植树节风俗习惯:种树 。植树节适合种的树――银杏: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 。
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 。叶形古雅 , 寿命绵长 。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 , 树干光洁,是着名的无公害树种 。银杏适应性强 , 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 。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 。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
扩展资料: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 , 共称为国际植树节 。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
植树节 , 顾名思义就是种植植被、保护植被这样的风俗习惯 。还有的地方进行外出做保护环境的活动 。各地都不一样的 。

植树节有哪些习俗,植树节的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植树节有什么习俗?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 , 提醒人民重视树木 。其主要习俗就是在这一天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活动 。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 , 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高人们对森林爱护的认识 , 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
植树节有哪些习俗,植树节的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的习俗都有哪些【植树节有哪些习俗,植树节的习俗是什么】1、在古代 , 有“居之一岁 , 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的谚语,就是说,如果你在某地仅住三两年,种种粮食就可以了,如果要长?。蔷鸵悸侵值闶髁?。当然 , 这个树多是指经济林木,如太史公所说的枣树、栗树、橘树等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三》引《襄阳记》载,吴国丹阳太守李衡,生前种柑橘树千余株 , 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们家很穷 , 但我种有千株柑橘树,就像一千个木奴,不吃你的喝你的穿你的,却可以替你纳税,补贴你用度 。后来 , 李衡种的柑橘树长成了,“岁得绢数千匹 , 家道殷足” 。一直到东晋成帝咸康年间(335-342年),其宅周围尚存所种之树的枯株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