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有哪些习俗,植树节的习俗是什么( 三 )


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其主要习俗就是在这一天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活动 。
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属于自己故事和习俗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国际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 , 造林的热情 。
新中国成立后 , 邓小平于1979年提议中国植树节确定为3月12日 ,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这个决议 。所以1979年3月12日是我国第一个植树节 。
3月12日为植树节,除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外,还因为植树节的日期刚好是适合植树造林的好日子 。植树造林带给我们的好处很多,不仅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能扩大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等 。
植树节节徽是寓意概括的标志: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 , 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 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 , 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
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 , 一般这个节日里的活动内容不叫习俗,而叫主题,且年年的主题不太一样 。
2009年到2015年的各自主题如下:
2009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
2010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与大树在一起 。
2011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追求绿色时尚 , 走向绿色文明 。
2012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
2013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014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
2015年的植树节主题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

植树节有哪些习俗,植树节的习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植树节有什么风俗习惯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 。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 , 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 。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 , 春分之前 , 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
广东省中山市翠杏村,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家乡 。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 , 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 。这是1883年 , 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 。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
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他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
辛亥革命以后 , 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 , 规划着农业现代化的远景 。1924年 , 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此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