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使社会生产力发达、经济富庶,元宵节的规模更为宏大,并开始逐渐脱离宗教活动的形式,成为一项民间欢庆活动 。自此,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已基本形成,每逢元宵全国各地都有观灯游乐的习俗,宋、明两代尤为繁盛 。元宵节上的花灯种类繁多,形态千变万化,制作技艺各具特色 。按造型分,有拟形灯(如鱼灯、虎灯、荷花灯、牌楼灯、花瓶灯、字灯、八仙灯)和几何形灯(如圆纱灯、四方灯、五角灯);按组合方式分,有单体灯、子母灯和集合灯(如灯山、灯树、灯楼、珠囤);按工艺材料分,有布帛灯、纸灯、琉璃灯、料丝灯、玉栅灯、珠子灯、羊角灯、牛角灯、麦丝灯、竹灯等 , 举不胜举 。如此规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汉代起 , 形形色色的灯具制作就为以后灯彩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造型和工艺基础 。
汉代是古代早期灯具艺术的繁盛时代 , 考古发掘的汉代灯具十分丰富,如行灯、鼎形灯、座灯以及动物形灯等,灯具所用材料也有铜、铁、陶、玉、石等多种 。虽然汉代元宵灯彩的面貌鲜见记载 , 但由灯具的出土情况可推断当时灯彩的丰富绚烂 。
元宵节放灯观灯活动在唐宋时掀起第一个高潮 。《朝野佥载》曾记载唐代元宵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可见此时已出现了大型的灯树、灯山且盛极一时 。至宋代,形成了一定的花灯生产中心,并有了典型的花灯品种 。由唐至宋 , 记载中的花灯种类不仅有走马灯、孔明灯、琉璃灯、白玉灯、鲩灯、珠子灯、罗帛灯、羊皮灯等结构精巧、装饰细丽的小型宫灯以及各种形象生动的彩扎拟形灯,还有用灯彩堆叠悬缚而成的灯轮、灯树、灯楼、灯山、棘盆等大型灯景 。
在宋代 , 更出现了专门的灯市,以供元宵节狂欢 。宋代元宵灯节的盛况与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 还增添了民间活动的参与 。统治者为标榜其仁治 , 赐宫中彩灯予民间,这种鼓励使元宵观灯的活动愈加热闹起来 。宋代 , 花灯发展到了高峰,样式变化万千 。《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开封)宫廷扎做灯山,有普贤、文殊佛骑狮子、白象等灯 。到明清时期,花灯活动尤为盛行,样式变化万千,种类逐步增多,规模也有所发展 。
民间最盛行的灯种是宫灯和纱灯 。这些灯题材丰富,精美奇巧,以竹木作架 , 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均可作灯衣 。富豪之家在厅堂、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要都制作得十分讲究,有的镶金嵌玉,有的饰以彩穗,有的题写诗文 。纱灯因呈鼓球体,用三块“乙”楠竹篾钉成三脚架,把它挂起来 , 三脚分开,便可离地三尺垂悬半空,三脚合拢,又可手举高悬 。在当时,它比宫灯的用途还要广泛 , 龙灯、狮灯、花灯等杂耍多用纱灯伴舞 。
明代元宵灯节更加热闹 , 是中国古代灯彩艺术发展的巅峰 。繁盛的工商业,使明代社会尤其是都市形成“靡然向奢”的时代风气,且影响日益广泛 。宋代肇始的艺术“精致化”倾向更加强劲鲜明 。由明至清,技艺形式一贯向奢趋雅,争奇斗艳,五光十色,极尽精巧绚丽 。在明清两代,元宵灯节实现了意义比较深刻的价值转型,从实际意义上摆脱了信仰的牵挂,转移到以审美娱乐为主旨的游艺领域 。
明代元宵放灯长达十天,灯彩艺术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花灯的种类更加多样化 。仅一次灯会,就会有金莲灯、玉楼灯、荷花灯、芙蓉灯、绣球灯、雪花灯、秀才灯、媳妇灯、和尚灯、通判灯、师婆灯、刘海灯、骆驼灯、青狮灯、猿猴灯、白象灯、鲇鱼灯、螃蟹灯、羊皮灯和掠彩灯等数十种 。明清时代花灯的专业产地云起,苏州、福州、新安、开封和杭州自宋代起便闻名 , 此时还有佛山、潮州、泉州、漳州、厦门、海宁、扬州、丹阳、泰州、南京、青州、成都、北京、太古等地以制灯闻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布吉岛是哪儿的,普吉岛在哪里
- 订婚和结婚的区别,订婚和结婚的区别是什么?
- 多大小孩开始用电子手表,儿童手表适合多大的孩子用?
- 羊羔绒是什么材质,羊羔绒是什么面料 羊羔绒的简介
- 床的品牌排行榜,实木床排名前十的品牌大全
- 天猫买手表是正品吗,淘宝买的手表是真的吗
- 内裤尺码怎么选,内裤的尺码M,XXL,3XL,XL,L都是代表什么意思呢?
- 冬奥会举办地如果不下雪怎么办,没有雪的国家能够参加冬奥会么?他们应该怎么练习?
- 家里自来水水碱大怎么办,家 里的水碱太 大怎么 办 ?
- 不含尼古丁的香烟是不是没有害,不含尼古丁的烟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