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p中元节(盂兰盆节)p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都是非常传统重要的节日 。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元宵节民间习俗 。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 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 。与清明节日期相近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 。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新中国成立后 , 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 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 , 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 , 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 ,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
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 。
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
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
3、寒食节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 , 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
4、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 , 也是传统节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三种蔬菜的形状颜色大小和味道,一年级三种蔬菜的形状特征有哪些?
- 在得物上买的手表都是正品吗,得物买手表可靠吗 是正品吗
- 羊肉怎么烤,炙烤羊肉的做法?
- 熏酱猪蹄如何做,酱猪蹄的家常做法?
- 1元硬币是啥合金做成的,现在一元硬币的材料是什么做的?其价值是否超过1元?
- 万能身份证号码和名字,如何根据老的身份证号码查询新的身份证号码
- 为什么月球的一面要对着地球,月球为什么总是一面朝着地球呢?月球会自转吗?
- 柯南打铁的梗是啥,有什么只有看过《名侦探柯南》的人,才懂的梗?
- 羊肚的黑膜必须去掉吗,羊肚怎么洗掉黑色部分?
- 天梭表哪款男表机芯好,年轻人戴天梭哪款手表比较好?适合年轻人戴的天梭手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