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农村独生女,陷入父母养老局( 三 )


养老金|农村独生女,陷入父母养老局
本文图片
图 |郑宁父母居住的村子
考虑到自己能力有限 , 郑宁不愿无偿资助父母 , 她更希望父母能靠劳动换取养老资金 。 她向母亲承诺 , “只要你帮我看孩子 , 我就帮你养老 。 ”母亲帮她照顾二孩时 , 每月能拿到2000元报酬 , 心底却对女儿颇有微词 , 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养老钱 。
郑宁时常感到自己处于两难境地 。 丈夫也是来自农村的独生子 , 公公双目失明 , 婆婆靠种地为生 , 但公婆从未伸手要过钱 。 郑宁担心 , 如果平白给自己的父母拿钱 , 会显得厚此薄彼 。 再加上父母从不存钱 , 她担心不劳而获得来的钱 , 他们会更不珍惜 。
更令郑宁担心的是 , 如果父母生病 , 自己是否还能负担?她甚至试探性地与父母聊过 , 他们表现得很轻松 , “没钱就不必强求” 。 郑宁的忧虑仍然难以打消 , 她与丈夫做了长远规划 , 给家中四位老人每人预存10万元手术费用 , 超过数额就放弃治疗 。
对郑宁这样的独生女来说 , 为父母养老的经济压力只是冰山一角 , 老人生病带来的看护问题更难解决 。 受限于老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习性 , 帮他们迁入城市的可能性极小 , 大部分时候需要女儿做出妥协 , 来回奔走于两地之间 。
蒋英曾把父母接到过城里小住 , 房子在四楼 , 没有电梯 , 父母每次都爬得气喘吁吁 。 家里只有两个卧室 , 父亲只能和老公睡在客厅沙发上 。 把母亲接来城里照顾 , 显然不现实 。
为照顾母亲 , 蒋英只能暂时从自己的家庭抽身 。 丈夫提议让蒋英69岁的父亲照顾病人 , “反正爸还年轻 。 ”蒋英不忍 , 父亲做了一辈子苦力 , 身体落下许多毛病 , 不可能承担看护病人的重负 。 几轮争吵下来 , 夫妻双方各退一步 , 丈夫同意请保姆 , 费用由蒋英独自承担 。
在村里 , 蒋英每天都会推着母亲到处转转 , 看着熟悉的老树和小路 , 仿佛回到小时候 , 只是母女俩的角色互换了 。 看得出 , 自己的陪伴带给母亲的不只是照护 , 她的胃口变好不少 , 人也明媚起来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蒋英心里的担子倒是越来越重 , 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
在为农村父母规划养老的过程中 , 子女们往往会发现 , 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老人的精神需求 。 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封闭空间 , 留守老人面临巨大的情感缺失 , 逐渐丧失与子女和社会连结的可能 。
蒋英辞职后回到村里 , 发现父亲变得少言寡语 。 以前 , 他和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 , 自从母亲生病后 , 话也说不清了 , 只能回应父亲一些含糊不清的词 。 没事做的时候 , 父亲只能去地里看看蔬菜 , 发发呆 。
养老金|农村独生女,陷入父母养老局
本文图片
图 | 蒋英父亲种的白菜
父亲唯一的爱好是打麻将 , 如今他很少找人组局 。 蒋英劝父亲 , “想去就去呗” , 父亲勉强挤出笑容 , “不稀罕打了 。 ”她心里明白 , 父亲怕输钱 , 也怕别人指指点点 。
唐琪的父母也面临同样的孤独 。 自从不能劳动后 , 父亲总一个人坐在屋檐下发呆 。 房子掩于郁郁葱葱的林间 , 周围看不见其他人家 , 父亲常常静坐着 , 看着远处的山 , 眼神放空 。 唐琪不由得想起在城里的姑姑们 , 她们过着另一种生活 , 每天不是下楼跳广场舞 , 就是参加各种社区活动 , 日子过得充实多了 。
唐琪有些自责 , 她想把父母接到城里去住 , 父母却不敢轻易走出农村:“我们大字不识几个 , 进了城会迷路吧?去医院怎么挂号?公交车能坐明白吗?”计划只好作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