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的前一天称"冬至夜" , 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 。如家里有人外出未归,要留个座位,摆副碗筷 , 象征性地盛些饭菜,以示思念 。吃夜饭前 , 先祭祖宗 。祭毕 , 把菜回锅烧一烧 。如不烧就吃,说是记忆力要衰退 。饭里要放黄豆,叫"元宝饭",饭碗里预先放两只熟荸荠 , 吃饭时把荸荠夹出来,叫"钳元宝" 。冬至夜饭,有钱人家吃得很丰盛 。"有钱的吃一夜,无钱的冻一夜" 。冬至那天的早晨称"冬至朝" , 吃隔夜做好的糯米团子 , 故有诗云:"家家捣米作团圆 , 知是明朝冬至天 。"史传,冬至这天在周代是新年元旦 , 故今无锡地区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
十二月的最后一夜称大除夕,俗称大年夜;其前一夜称小除夕,俗称小年夜 。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掸灰尘 , 干干净净迎新年 。用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粳米磨成粉 , 做成年糕,象征年年高、节节高 。刷掉门上旧春联 , 贴上新春联,以示除旧更新 。除夕之夜,家家祭祖,焚香,点烛,烧纸钱 , 祭品丰盛,反映人们对祖宗的崇敬 。祭毕,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合家欢") 。晚上,有的在灶神龛内换上新的灶神像,两边贴"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红纸对联,上供品,俗称"接灶",把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天奏事的灶神接回来 。有的挂钟馗像,以避鬼祟 。农家还在屋前空地上用石灰画粮囤 , 企求五谷丰登 。入睡前,放3声"关门爆仗" 。有人还在大除夕守岁,做圆子,切糕丝,在灯光中达旦不眠 。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古时以奇数为阳,九月初九两个阳重叠,故称重阳,亦称重九 。无锡人重阳节一般吃重阳糕 , 有的还吃"九品糕"(用荸荠、栗子、莲心等9种果品煮成的羹),意取甜蜜、和顺 。这天的主要活动是上山登高 。现在,重阳节被定为敬老节,以弘扬我国敬老传统 。
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 。七夕风俗中流传最久、最广的是"乞巧" 。这天晚上,少女纷纷结彩线 , 穿七孔针 。穿得快,就意昧着乞到的巧多 。白天,有些少女在庭院中放茶几,上置一碗用井水和河水混合而成的鸳鸯水 , 挨次把绣花针平放到碗中,视阳光下的各种投影,判断乞巧的情况 。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 , 放在盛着水的铜盆里 , 露置院中,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自净 。有些妇女捣风仙花 , 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指甲,称"红指甲" 。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 , 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乞巧风俗今已不存,仅留牛郎织女的传说 。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无锡人过中秋节.早晨吃红烧糖芋头 , 晚上赏月、吃月饼 。这一风俗延续至今.并多有群众团体举行的中秋赏月晚会,以增进友谊 。
无锡民间开始种植蔬菜、果树 。蚕农在清明夜把蚕种裹在棉衣里进行孵化 。这天,人们纷纷上惠山踏青 。不上惠山的,上城墙绕城而走,叫登高踏青 。东门东林庵一带,为士女聚集处,故有"东林庵里看桃花"的说法 。这天,也是东乡胶山和北乡斗山的节场 , 附近还有赛会,故斗山别名清明山 。人们都上山踏青,赶节场,观看赛会 。从元宵节至清明节,大人孩子,三五成群,至野外放风筝,别有情趣 。清明时节祭扫祖坟(俗称"上坟"),为无锡传统民俗 。扫墓时挑些新土壅坟莹 。凡新坟一定要在清明前祭扫;旧坟可以过清明,但不能过立夏 。新媳妇一定要去祭扫祖坟,俗称"上花坟" 。扫墓时用荤、素菜看和酒、饭等祭奠 。后用于果糕点等替代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护患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护患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 澳洲的胶原蛋白液有效果吗,澳洲胶原蛋白液效果好不好?
- 哪个手表品牌性价比最高,运动手表性价比高的是哪个品牌
- 英姿飒爽什么意思,英姿飒爽的意思
- 糯小米和粘小米的区别是啥,粘小米和糯小米哪个养胃
- 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古代时间测量工具
- 松花蛋和皮蛋的区别,皮蛋与松花蛋有何区别?
- 打蜡对车漆有影响吗,汽车打蜡的好处与坏处,打蜡对车漆有影响吗
- 大雪山普洱茶的特点,普洱茶里有个产地是大雪山,在哪?
- 喹啉铜的使用和禁忌,喹啉铜的使用和禁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