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三 )


对于草原丝绸之路来说,大宗商品交换的需求起源于原始社会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中原旱作农业地区以农业为主,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 。
这种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的关系 , 是形成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因而草原丝绸之路则因其特点还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 。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阳关}西域-安息-大秦(罗马) 。西汉末,又开辟由敦煌的玉门关北上,经伊吾(今哈密),高昌壁(在今吐鲁番盆地)至尉犁,沿上一路西行 。至唐时,丝绸之路变动有二:一是开辟从伊吾向北到浦类海(今巴里坤) , 沿天山北麓向西,人中亚的大道;另一是废弃玉门关,经楼兰至尉犁之间的通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