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1、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 豆腐的“腐”和“福”有着相似的发音,二十五磨豆腐其实表达出了人们希望大家都有福气,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 快来一起看看吧
过年磨豆腐的寓意1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由来传说故事、传统习俗及美好寓意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 。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由来传说故事
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 , 看民间是否如灶王所奏的情况,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 。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寓意
“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 , 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 。在古代,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还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 。
如今,大多数人并不会自己做豆腐,而是常把剪好的’“福”字倒着贴在窗户或者门上,这样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 希望“幸福、福气”来到家里 。

腊月二十五的传统习俗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 , 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 , 降福来年 。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 , 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 。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 , 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 , 这是一个好时机 。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可见 , 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 , 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
千灯节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 。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 。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 。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 , 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
过年磨豆腐的寓意2
过年吃豆腐的寓意,如果是豆腐丸子,寓意着福气就像丸子一样滚滚而来 。而且过年吃豆腐,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富富裕裕幸幸福福,豆腐听起来像都福 , 也寓意着家里团团圆圆吃了豆腐,全都有福 。

春节吃豆腐习俗由来的传统说法“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在北方习俗里 , 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就要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吃豆腐渣的习俗 。而且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锦衣玉食,不愁吃喝,年年有节余,也就是奔小康 。豆腐就代表锦衣玉食中的玉食之意 , 因玉为白色,豆腐也为白色,极其相象,所以家家都要磨豆子做豆腐,以备过年时享用 。
豆腐谐音“都福”,寓意着每个人都福气安康 。另外 , 豆腐的谐音还有“都富” ,  寓意着大家都富起来,表达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裕之意 。
过年磨豆腐的寓意3
磨豆腐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每当农历腊月二十五号的时候,民间都有推磨做豆腐的习俗 。
磨豆腐就是指制作豆腐的全过程,潮人则称为“挨豆干” , 其实不只“挨” 磨 ,还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成为豆腐 。

制作豆腐的全过程
俗称为磨豆腐,潮人则称为“挨豆干”,其实不只“挨” 磨,还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才成为豆腐,其传统的制作流程大体如下:
①碾片脱壳: 将干黄豆分批倒进一台土砻中碾压 , 令其脱壳并成片状;
②浸泡: 让脱壳干净的黄豆片在清水中浸泡四五个小时;
③磨豆浆: 用人力转动一台石磨,伴和着清水将黄豆片磨成豆浆,通常由2人操作,即一人用一支砻臂不停地转动石磨,一人负责加料黄豆和水;
④过滤去渣 :用一个密实的面粉袋装上豆浆,然后用力将浆液挤出流进一只木桶;
⑤煮沸 :将纯豆浆倒进一个大鼎,经煮沸后装进一个按比例配以石膏水的木桶里,并用一支木桨搅匀,然后让其冷却凝结;
⑥加压成形 :取几块长约60×60×4厘米的槽形木板,板面呈方格状 , 并各垫上一块白布,然后用贝壳瓢将已凝结的豆腐花舀到几块木板槽里,用槽里的白布盖?。?再压上一块木板和石头,令其减少含水量并成形 。一个多小时后,搬开石头和木板并将其反转过来,除去白布,一板乳白色呈方格状的豆腐便新鲜出炉了 。

豆腐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过年吃豆腐预示着什么 过年吃豆腐预示着什么
过年吃豆腐预示着什么,中国人过年,讲究的就是一个好彩头,比如说这豆腐,就是过年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除了做法丰富之外 , 还有非常美好的寓意,一起来看过年吃豆腐预示着什么 。
过年吃豆腐预示着什么1
过年吃豆腐的寓意,如果是豆腐丸子,寓意着福气就像丸子一样滚滚而来 。而且过年吃豆腐,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富富裕裕幸幸福福,豆腐听起来像都福 , 也寓意着家里团团圆圆吃了豆腐 , 全都有福 。
春节吃豆腐习俗由来的传统说法“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 在北方习俗里,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就要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吃豆腐渣的习俗 。而且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锦衣玉食 , 不愁吃喝 , 年年有节余 , 也就是奔小康 。豆腐就代表锦衣玉食中的玉食之意,因玉为白色,豆腐也为白色,极其相象,所以家家都要磨豆子做豆腐,以备过年时享用 。
豆腐谐音“都福”,寓意着每个人都福气安康 。另外,豆腐的谐音还有“都富” ,  寓意着大家都富起来,表达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裕之意 。
吃豆腐 , 用豆腐青菜汤,代表做人清白,为人正派,受人尊敬,豆腐豆制品吃得健康 。
过年吃豆腐预示着什么2
每个地方的人都觉得新的一年就意味着全新的开始 , 然而 , 中国的新年却有说不完的传统和迷信,而其中很多都是与食物相关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歪果仁”眼中的10个中国食物迷信 。
桔子和柑橘
中国新年最普遍的两种食物象征便是柑橘和桔子 。柑橘象征着财富,桔子象征着好运 。这是因为在粤语里,“柑”与“金”同音,而“桔”与“吉”同音 。两种意思完全不同的词,会因为读音或者拼读的相似而联系到一起,这在中国文化中并不奇怪 。橙子和柑橘的外皮颜色都是耀眼鲜明的橘色,这是一种象征着财富的颜色 。
面条
尽管关于面条最早是在哪里出现的这一问题一直存有争议 , 但毫无疑问的是,面条是古时食物,也是重要的中国传统食物之一,如捞面、炒面 。
面条是主食,它可以由很多原材料做成,如米粉、小麦粉或者绿豆淀粉 。过年期间吃面条,面条不能被切成一小条一小条的,因为长面条象征着长寿,尽管这么多长面条一起吃进嘴里的时候会有些许狼狈 。所以,在吃面条之前最好准备好一些餐巾纸 。
全鸡
全鸡是中国新年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肴,它代表着团圆和重生 。全鸡既是家庭的象征,更是集体团结兴旺的象征 。不管怎么说,鸡肉经过精心烹制后能为整个大家族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和丰富的营养 。
中国人相信,水煮或者清蒸全鸡才能完美地诠释其象征意义 。此外,中国人还会把寓意团圆美满的全鸡献给祖先 。很多人可能对此无法理解,但中国人敬重过去 , 展望未来 , 也是对新年最好的庆祝了 。
中式饺子
传统而言 , 新年前夕家人团聚,一起煮饺子 。中式水饺制作简单而且其乐无穷 。中式饺子通常以卷心菜和大葱等蔬菜伴着猪肉或鲜虾做陷儿,是一道四季开胃小菜以及美味配菜 。
如果今年你打算延续中国新年传统,叫上全家老少一起包饺子,并在其中一只饺子内包入一枚硬币作为“幸运饺子”,那么吃到“幸运饺子”的人一年都会非常走运 。
石榴
中国新年还得提及石榴,石榴内含数量丰富、色彩斑斓的种子,整个果实呈充满生机的鲜红色,代表着幸福,还可用于辟邪;而且石榴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和维他命C,帮助你在热烈庆祝新年过后恢复元气 。
也许你已熟知,石榴汁是一种强大的提神饮料,往往被用作各种酒类饮品的底料(石榴常被制成“石榴汁糖浆”) 。与此同时,石榴籽也经常活跃于各种沙拉中,为腌肉提味增色,特别是与胡萝卜片、紫甘蓝或者橙肉瓣搭配时,石榴是耀眼的装饰 。不信你可以试试,找个新鲜石榴,去皮,取出部分石榴籽尝尝 。石榴籽拥有压倒性的甜味,回味起来又有点点酸,单独作为冷甜点再好不过了 。
种子
种子寓意着丰收、富足和多产,在中国新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种子预示着好运即将来临 , 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
不少多籽水果 , 如香橙、柑橘、西瓜、石榴和柚子等 , 被用作经典菜式的食材或者装饰 。西瓜所含的天然红色色素可以添加到糖果内,给糖果染色 。莲花香甜的莲子可以做成蜜饯 。红肉西瓜籽具有多重含义,红色代表快乐,西瓜籽代表无限的潜力和美好的愿望 。
罗汉斋
罗汉斋即由十八种鲜香蔬菜烹饪而成的斋菜,名字为十八罗汉齐聚一堂之意 。人们通常选用根类蔬菜来做这道菜,也就是萝卜、土豆等 。因为中国新年正值播种季伊始,所以新年正是吃掉冬季里囤积下来的蔬菜的好时机 。
为了增添点好意头,人们还会在菜里加上寓意发财的发菜,寓意子孙满堂的莲子,寓意健康长寿的竹笋,还有其他普遍的食材,如金针、红枣、生菜、云耳、马蹄等 。
白色食物
尽管在中国的新年菜式里会出现豆腐,但通常来说,在新年里期间吃白色的东西是不吉利的 。白色寓意着不详甚至是死亡 , 但是在一些中国人的眼里,白色也意味着纯洁 。
在中国,尤其是新年这种传统节日期间,各种颜色都是富含寓意的 。红色、橙色、绿色和金色都是吉利的颜色,所以橘子、橙子、红瓜子和石榴都是受欢迎的水果 。
八宝盒
八宝盒是中国人新年里用来装八种传统糖果的六角形或者圆形的盒子 。在中国,“八”意味着发财兴旺 , 八宝盒里的每一种糖果也都寓意深远 。而用传统食材做成的.这八种糖果通常是用来提供给小孩子或者客人的 。
如果一个大人从八宝盒里拿走一颗糖,他就要将一个红包放回盒子里 。红包里的钱通常都是偶数,大多数都是8结尾的 。

在中国的传统里,人们要在大年三十的团圆饭上一条鱼,当天吃掉半条,再留半条到年初一吃 。
在汉语里,“鱼”与“余”同音,所以 , 留半条鱼到大年初一吃就意味着年年有余 。要买到新鲜的鱼,挑鱼的时候就要挑鱼目清明、色泽亮丽的,而不是腥味熏天的 。另外 , 鱼的摆盘也十分讲究 。新年的鱼必须是一整条的 , 头和尾都不可切掉 。
过年吃豆腐预示着什么3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在过年期间,豆腐是许多家庭必备菜肴之一,那么,为什么过年要吃豆腐呢?
豆腐是以水和大豆经过浸泡、磨浆、烧浆、刷膏、压制而成,它的名字蕴意深刻 , 因为豆腐的“腐”字与“福”与“富”有相似的发音,所以豆腐也预示着“都富、多福” , 因此过年吃豆腐也就有了象征性的意义 。
值得一提的是 , 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钾、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是人类优质蛋白质、钙的重要来源 , 过年了,大鱼大肉吃多了,吃点豆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豆腐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吃豆腐的寓意和象征 吃豆腐的寓意和象征
吃豆腐的寓意和象征,豆腐是最适合老人和小孩的,豆腐的做法也很多,当然豆腐也是有着寓意的,我今天为大家整理好了吃豆腐的寓意和象征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
吃豆腐的寓意和象征1
1、吃豆腐 , 现多指调戏,占别人便宜 。此外还指开玩笑;旧时丧家准备的饭菜中有豆腐,所以去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 。
2、有些人为了填饱自己的肚皮,经常厚着脸皮去蹭饭吃 , 时间久了,“吃豆腐”便有了占便宜的意思 。而把“吃豆腐”用在男人对女人的上面,就有男人占女人便宜的意思了 。
3、在《子夜》十三里说:“你不要慌,我同女人是规规矩矩的 , 不揩油,不吃豆腐 。”这里把调戏占女人便宜叫做“吃豆腐” 。
吃豆腐被用来借指调戏女性 。据说过去的豆腐店老板娘因常食豆腐而细皮嫩肉,为招徕顾客难免会有卖弄风情之举,便引得周围男人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且动手动脚 。于是,吃豆腐就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当然,也有人认为旧时丧俗中丧家准备的饭菜中必有豆腐,所以去
不管这两种说法哪个是真的,吃豆腐一词都有了占人便宜的意思 。中国人自古讲求礼节,语言多委婉,所以,即使有时候批评他人,也往往用一些诸如吃豆腐这种带有引申含义的词语 。这样,既不会过分攻击到他人,也能达到一定的警示和谴责作用 。
吃豆腐的寓意和象征2
过年吃豆腐的寓意,如果是豆腐丸子,寓意着福气就像丸子一样滚滚而来 。而且过年吃豆腐,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富富裕裕幸幸福福,豆腐听起来像都福,也寓意着家里团团圆圆吃了豆腐,全都有福 。
春节吃豆腐习俗由来的传统说法“腊月二十五 , 推磨做豆腐”,在北方习俗里,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就要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吃豆腐渣的习俗 。而且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锦衣玉食,不愁吃喝 , 年年有节余,也就是奔小康 。豆腐就代表锦衣玉食中的玉食之意,因玉为白色,豆腐也为白色,极其相象,所以家家都要磨豆子做豆腐 , 以备过年时享用 。
豆腐谐音“都福”,寓意着每个人都福气安康 。另外,豆腐的谐音还有“都富”,寓意着大家都富起来,表达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富裕之意 。
【豆腐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丧家吊唁吃饭叫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饭 。过去普通人家日子过得比较困难,因而有很多人为填饱肚皮,只好厚着脸皮去蹭丧饭,时间久了,吃豆腐便有了占便宜的意思 。
吃豆腐的寓意和象征3
家常豆腐
材料:豆腐、食盐、鸡精、葱、姜、蒜、生抽、豆瓣、辣酱、白糖
做法:
1、将北豆腐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左右,取出凉一下备用 。
2、将豆腐切成菱形块 , 薄厚适中 。
3、锅内放油烧至6成热左右 , 放入豆腐块 , 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备用 。
4、青红椒切段,锅内用炸豆腐的油烧至7成热时放入葱、姜、蒜爆香,放入一勺辣酱,炒出红油 。
5、放入煎好的豆腐块,翻炒一下,放入一小勺糖 , 再放入适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许清水煮一会儿 。
6、翻炒汤汁快收干的时候 , 放入少许盐和鸡精出锅即可 。
鱼香豆腐
材料:北豆腐(一块)、豆瓣酱 、大蒜、 姜 、糖 、醋 、酱油、 盐 、油
1、豆腐切成小块(小一些比较入味) , 入油锅煎一下,煎至表面金黄取出 。
2、蒜、姜切末,调一小碗鱼香汁:酱油1勺、醋2勺、白糖1勺调匀 。
3、锅烧热后倒入油,先放入姜蒜末炒香 。
4、倒入豆瓣酱,炒出香味后,倒入2勺水或高汤 。
5、再倒入豆腐块炒匀,事先调好的鱼香汁,大火煮至收汁即可 。
鲜肉豆腐
材料:瘦肉,豆腐,生抽,油 , 盐,葱
1、把瘦肉洗净、剁碎 。洗净豆腐、葱 。
2、烧开水,放入豆腐,沸水2分钟 。
3、捞起豆腐放着 , 备用 。
4、洗净锅,倒入油 。再倒入剁好的’瘦肉 。炒3分钟 。
5、把豆腐放在碟子上,把瘦肉撒上,再把葱撒上 。
6、倒上生抽、盐,即可食用 。
香葱煎豆腐
材料:卤水豆腐400克 , 山鸡蛋2枚,香葱20克,葱姜片各5克,淀粉适量,盐8克,鸡粉5克,胡椒粉适量,花生油30克
1、首先将卤水豆腐切成8厘米长,5厘米宽、0.6厘米厚的片 。
2、山鸡蛋打入碗中并用筷子打散;香葱切末,将葱姜片放入碗中,加入调料和50克水调匀 。
3、将切好的豆腐片放入料水中浸泡二十分钟入味后,沥干水分 。
4、将豆腐片放入淀粉中全身蘸匀淀粉,再放入蛋液中沾匀蛋液,放入烧热后加入花生油的平底锅中,中火均匀加热 。
5、待一面煎制金黄即可将没煎的那一面把香葱末均匀撒在蛋液上,用锅铲翻转煎制撒有葱花的另一面,待两面都煎制金黄色后即可起锅装盘 。
锅塌豆腐
材料:豆腐9块,花生油,生抽,胡椒粉,玉米淀粉,香葱,猪肉100克,盐,蚝油,鸡粉,水 。
1、把豆腐中间挖一小块出来 , 最好挖成半球形 , 小心不要把底挖穿 。
2、把猪肉剁碎 , 加入花生油、盐、鸡粉、玉米淀粉、胡椒粉搅拌均匀 。
3、把调好味的猪肉碎酿入豆腐孔中 。
4、在平底锅内放入花生油,把酿好的豆腐煎到金黄 。
5、在碗内放入水,调入盐、生抽、蚝油、胡椒粉、鸡粉、玉米淀粉搅拌均匀称为混合酱汁 。
6、在煎好的豆腐中加入混合酱汁焖,焖到收干汁,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
家常麻婆豆腐
材料:豆腐300克,猪肉馅100克 , 香葱1棵,生姜1小块,大蒜6瓣 , 花椒1大匙,淀粉适量,干辣椒2个 。食用油30克 , 香油1大匙,酱油1/2大匙,豆瓣酱1大匙 , 白糖2小匙 。
1、豆腐改刀切成2.5cm左右的块状,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加有盐的沸水中(1000g水加2茶匙盐),焯一会儿断生去豆腥味儿 。
2、将姜,蒜切成末末,在干净的锅子内加入2勺香辣油,待油温烧至5成热 , 加入蒜末,姜末,爆香 。
3、加入1勺豆豉,1勺豆瓣酱,10g辣椒面,炒匀煸香 。
4、加入75g大骨高汤,待锅内汤汁煮沸,加入焯好的豆腐块 , 用木铲将汤汁和豆腐推均匀,依次加入盐、生抽、调味粉、蒜粉,用木铲将它们和锅内食材推均匀 。
5、分三次淋入湿淀粉勾芡,并用木铲将它们轻推均匀 。
6、起锅前,淋入1勺香辣油 。装盘后撒少许花椒面和香葱末在麻婆豆腐表面即可 。
肉末烧豆腐
材料:豆腐500g,五花肉末50g、玉米油,盐,生抽,料酒,西红柿 , 尖椒,水淀粉,味精 。
1、豆腐、尖椒、西红柿切块,葱切段 。
2、炒锅热油 , 爆香葱段,放入猪肉末,大火煸炒肉末 。
3、加入西红柿、料酒、生抽迅速翻炒,放入豆腐块轻轻的翻拌均匀 。
4、加适量的水 , 放入尖椒块烧开后,转中火焖5分钟 。
5、起锅前加点味精,用水淀粉收汁即可 。
豆腐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豆腐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悟禅
“素醍醐”是豆腐的别称 。其名的由来,还要讲到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与豆腐的一段妙缘 。
谢应芳生逢乱世,仕途也颇为坎坷 。但他一生崇正辟邪,始终保持着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性 。古稀之年 , 他退隐故里,却依然不忘导人从善,老而不倦 。然而此时的“龟巢老人”年事已高,牙齿几乎尽落 , 进食多有不便,导致了身体也大不如前 。
一日,应老友之约,谢应芳来到寺庙与高僧品茗论禅,转眼间便到了晌午 。高僧知他咀嚼不便 , 便特地精心烹制了几道豆腐斋菜 。谢应芳一试,豆腐柔嫩细滑,口味醇厚绵长,食毕齿间留香,遂赞不绝口 。
豆腐菜肴美味又不需费力咀嚼,甚合谢应芳的心意 。此后相聚,他们除了品茗论禅,也时常一起切磋制作与品尝豆腐斋菜的心得 。久而久之,谢应芳悟出了豆腐表象下蕴含的禅意,盛赞其为“素醍醐” 。所谓“醍醐”,原指酥酪上凝聚的油脂 。豆腐气作龙涎香,色过牛乳腻的特质,正与其相合 。佛家有醍醐灌顶之说 , 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 。与高僧一起品尝豆腐,高谈阔论之时 , 谢应芳体悟到了豆腐“虽无肉料之味,却有肉料之功”的变通之妙,以及最宜养老的慈悲之心,仿如得到了 “令问维摩 , 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的欣喜 。
食豆腐而参禅,正合乎佛家一体同观、离色离相的法度 。明末清初诗人尤侗,自幼研习佛法,曾撰文借豆腐论立戒修身 , 提出“豆腐戒”一说,其中包括大戒三、小戒五 。大戒三指味戒、色戒、声戒 。小戒五指赌戒、酒戒、足戒、口戒、笔戒 。他认为常人的欲望是难以戒断的,若久食豆腐 , 便可清心寡欲 。所以“非吃豆腐不能持此戒也”。
其实,寺庙中就设有专门制作豆腐的场所,制作豆腐被作为一种参禅的过程 。佛家认为豆腐成型是一种境界的转化 。粒粒黄豆被放入石磨 , 历经研磨才能化作浆汁 , 是为一重境界;点卤成型,是为二重变化 。其中磨豆成浆、水分添加、温度掌控、点卤时机,无不需要时时处处的精心与静心 。这种精与静正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心性 。除却变化过程,豆腐的滋味也是清淡近乎无味 , 又甘中带苦,品一口“众生扰扰,其苦无量” 。这样的味道,对修行者而言,也可以“平心性,生悲悯” 。难怪唐代诗人沙张白咏叹道:“疮痍四海谁解铃,唯有食腐之人心怆然!”
修身
“日给不过四分,每日买菜腐一二十文”,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每日就吃着这样简陋的餐食 。他当时已经官至兵部尚书,位居正二品 , 月俸六十一石 。然而刘宗周为人清廉正直,操守甚严,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自艰于食,仅以豆腐白菜裹腹,得了“刘豆腐”的称号 。
刘宗周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 , 克己寡欲 , 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养生为度” 。《周易》言 “大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 。在中国文化中,食与德向来密不可分的 。这也就无怪乎味淡价廉又益于养生的豆腐成为了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
清代诗人胡济苍一首广为流传的咏豆腐诗 , 道出了以豆腐修身的缘由:信知磨砺出精神 , 宵旰勤劳泄我真 。最是清廉方正客 , 一生知己是贫人 。中国清正儒士不畏清贫,不惧强权,洁身自好,砥砺德行的修身诉求,在具象的豆腐身上获得了共鸣,也通过吃豆腐得以践行 。
这种对豆腐精神层面的认同一直绵绵承继,承载着中国人的道德追求 。革命家瞿秋白在英勇就义前的遗书《多余的话》中 , 就以这么一句话为结尾:“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永别了 。”这看似多余的,甚至是不相干的临终遗言,此时读来,或许正是瞿秋白对自己人生信念的最后表白 。
执中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讲道:“君子执中,则执中之谓也 。”时人解释说,执中谓持中庸之道,无过与不及,不偏不倚 。《管子·水地》曰:“淡也者 , 五味之中也 。”前者讲处世之道 , 后者言五味之道,其实都没有离开一个过犹不及,恰到好处的“中”字 。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不仅仅是中国传统的处世准则,也适用于饮食风尚 。中国人饮食追求“五味调和”,唯有清淡者可以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因此谢应芳在谈到清淡而不寡味,内敛温和的豆腐时,称赞其“淡而不厌知者谁,中庸君子古来稀 。”
豆腐的“中”体现在与任何食材搭配都不会喧宾夺主,破坏其主味,同时也能保留自己的本味 。搭配鱼肉,得其鲜美;搭配果蔬 , 得其清爽;总能相得益彰 , 珠联璧合 , 达到“甘而不哝 , 酸而不爽 , 咸而不减 , 辛而不烈 , 淡而不薄 , 肥而不腻”的境界 。
《汉书》云“大味必淡 , 大音希声” 。在古人眼中馔肴至美之道绝非极致的酸甜苦辣咸 , 而是尝尽五味归于平淡所达到的“致和” 。豆腐没有醒目的色彩 , 没有刺激的味道,无论添加怎样的色香味 , 豆腐都能大而化之 , 没有相冲 。或许豆腐的这种由“淡”而致的“和” , 正是“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 。
随遇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警示后人:富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 不处也 。贫贱人之所恶也 , 不以其道去之 , 不去也 。说的是君子不该以不正当手段谋求富贵 , 也不能够以不正当手段来摆脱贫贱 。那么坐拥富贵或身陷贫困之人又该如何自处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一则孔子与众弟子答问的故事 。其中子贡问:“富贵而不骄纵,贫贱而不谄媚 , 这样的人您认为如何?”孔子笑道:“不错,但是不如贫而乐道 , 富而好礼 。”
豆腐可荤可素 , 可贵可贫 , 皇宫贵族吃得,贫民百姓也吃得,恰似一位随遇而安的君子 。《红楼梦》第八回中 , 宝玉向尤氏要了一碟“豆腐皮包子”送给晴雯 , 这豆腐皮包子就是豆腐皮作皮八珍入馅 , 裹制烧卖包子,用的都是名贵食材 。
不仅王公贵族们喜欢豆腐,皇城之内也少不得豆腐的身影 。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后每餐必食豆腐,让自己勿忘创业维艰,也使皇子皇孙知外间辛苦 。皇帝吃豆腐便成了明朝一代的祖宗家法 。
富贵者吃豆腐可以获得平常心,居高位者吃豆腐可以居安思危,窘境中者吃豆腐则可以安贫乐道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自创了家喻户晓东坡肉,宋神宗元丰二年十二月他官场失意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苦中作乐创出东坡豆腐 。当时薪俸有限,苏轼还是不改好客之风,常邀请三五好友来家中小聚 。生活略显拮据的苏轼想到用豆腐代替猪肉,将其放入面粉鸡蛋中挂糊再放入油锅中炸,配上笋、香菇和调味料 。虽以廉价豆腐为原料,但此菜质嫩色艳,鲜香味醇,丝毫不减东坡肉的美味 。
一位贫寒学士的对联更是道尽了个中意味:大烹豆腐茄瓜菜,高会山妻儿女孙 。生活清贫却能不为物所滞,安贫乐道 。一口豆腐,大可不问世事 , 尽享天伦:如此淡泊洒脱,方可得了真自在 。
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随遇而安 。
豆腐成全了这番心境,这番心境也赋予了豆腐不一样的意味 。
济世
《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也是被庶民烹之,食之 。对国人来说,豆腐最可贵之处,在其被广为食用,博施于民的济世之功 。豆腐既是最廉价的美味,也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 。
也正因如此 , 从南到北几乎各地都有一两道拿的出手的豆腐菜肴 , 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沙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 。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 , 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
中国百姓广食豆腐的现象曾被康熙时期在江浙耶稣会成员记录下来:“普通中国人的饮食只包括三种食物,豆腐、青菜和大米 。”可见豆腐在外国人眼中是平民日常饮食的最大特点 。
豆腐在中国普通百姓中能有如此高涨的人气,除了美味、富有营养之外,还要归功于豆腐祛病养生的功效 。早年贫困人家生了燥热病症,没钱看医生,经常是吃几块豆腐就权当是治病了 。
明代养生学名著《遵生八笺》中就记有一道独具匠心的豆腐药膳:茉莉花嫩叶采摘洗净,同豆腐熬食 。这道简单易得的茉莉豆腐药膳到底妙在何处?清代医术《本草求真》:“豆腐,经豆磨烂,加以石膏或者卤汁而成,其性非温”,可以去火除热以安和;茉莉花可以舒胆明目,清凉解毒 。茉莉花的香气可以上头透顶,下去小腹;豆腐可以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 , 消除胀满 。二者结合 , 便可解除胸中一切陈腐之气 。
豆腐在中国深得人心 , 民间俚语中豆腐常被挂在嘴边 。“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说的就是豆腐的保健作用;“刀子嘴,豆腐心”说的是豆腐的仁爱谦和;“小葱拌豆腐”说的是豆腐的纯洁;“马维儿栓豆腐”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用豆腐来说事儿打比方,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见豆腐在百姓生活中根基是十分深厚的 。
如果说豆腐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也许会显得有些武断和片面 。但在中国似乎也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 。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 , 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 , 达到了“意”的境界 。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与追求 。
转载:相思瀑布
豆腐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
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中国豆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勤劳、诚信、包容、创新、智慧、清白、朴素等 。对于中国豆腐,可以说它既是高端的,又是大众的;既是传统的 , 又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独立的,又是包容的 。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去传颂、传承、传播、传扬 。
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有其宝贵的精神内涵,章丘龙山水豆腐制作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有着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生产工艺 。4000多年来 , 龙山水豆腐文化之所以能绵延不断地传承,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首先,豆腐的发明是古人的智慧、创新的结果 。豆腐的发明,是我国先人对世界食品的一大贡献,被称为“20世纪全世界之大工艺” 。
古人能把一颗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用水研磨的方法提取出来,然后加入天然的石膏或盐卤 , 变成豆腐 。而龙山水豆腐,不用膏,不用卤,就用龙山当地的天然开水点浆——漤水点浆,故又称为漤水豆腐 。这个过程既包含有物理过程 , 又有化学变化 , 即便是放到现在的食品加工业,也可谓是创举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自此法发明以后,有关豆腐的制作技术、设备、产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
仅从制作工艺和产品方面,中国豆腐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八大系列:一为水豆腐 , 包括质地粗硬的北豆腐和细嫩的南豆腐;二为半脱水制品,主要有百叶、千张等;三为油炸制品,主要有炸豆腐泡和炸金丝;四为卤制品,主要包括五香豆腐干和五香豆腐丝;五为熏制品,诸如熏素肠、熏素肚;六为冷冻制品 , 即冻豆腐;七为干燥制品 , 比如豆腐皮、油皮;八为发酵制品,包括人们熟悉的豆腐乳、臭豆腐等 。可以说:“豆腐之法,代代匠人创新不止 。”
包容精神
其次,是渗透、融合的包容精神 。
豆腐是一款既能作为主菜又可作为配菜,能够和任何菜肴搭配 , 却不改变其它菜肴风味,与任何食材搭配都不会喧宾夺主,破坏其主味,同时也能保留自己的本味 。
在四川东部 , 有“口袋豆腐”,以汤汁乳白、状若橄榄、质地柔嫩、味道鲜美为特色 。成都一带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独具麻、辣、鲜、嫩、烫五大特点 。其它体现豆腐包容特色的名菜名食有,湖北“荷包豆腐”、杭州“煨冻豆腐”、无锡“镜豆腐”、扬州“鸡汁煮干丝”、屯溪“霉豆腐”、以及以豆腐衣为原料的“腐乳糟大肠”等 。吉林盛行的“素鸡豆腐”,色泽美观 , 五香味浓;还有“蛤蜊杏仁豆腐”,杏仁止咳润肠,雪蛤清头明目,豆腐软嫩细腻,色泽纯洁乳白,菜味甘甜爽口 。此外,朝鲜族人民用牛肉、粉条、鸡蛋、豆腐制成“梅云汤”,广西壮族有名菜“清蒸豆腐圆” , 云南大理白族有“腊味螺豆腐” 。
我国制豆腐的技术从唐代开始外传,首先传到的国家是日本,接着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日本,以当地特色的天然海产品结合,做出各种各样的豆腐料理;朝鲜人根据本地资源,制作了风味各异的豆腐汤;印尼人普遍爱吃“酱拌炸豆腐”;缅甸人越南人则创制了颇具东南亚风格的“酱拌蛋花豆腐”、“什锦盘”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风行的“肉骨茶”,其实也是豆腐菜肴中的一种 。
印度尼西亚人对豆腐情有所钟,显然是受中国侨民的影响 。西爪哇一座名叫苏木当的小镇 , 当地的印度尼西亚人,大部分人以卖炸豆腐为生,而苏木当炸豆腐更成了印度尼西亚著名的品牌食品 , 他们将炸得外焦里嫩的豆腐浇上椰子汁沿街兜售,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在美国,商人们则把豆腐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快餐食品 , 诸如豆腐色拉、豆腐汉堡包、豆腐冰淇淋、豆腐烤鸭、豆腐结婚蛋糕等,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
豆腐传播到各个地方,都可与其他食品搭配,总能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可以说“甘而不哝,酸而不爽,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识荒濉?。比如,搭配鱼肉,得其鲜美;搭配果蔬 , 得其清爽 。豆腐所蕴含的渗透、融合的包容精神,折射出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 。
清白为人精神
第三,是清白为人精神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豆腐寓意清白、朴素大方,可谓清正、廉明 。
豆腐寓意清廉,早有先贤 。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日给不过四分,每日买菜腐一二十文”,虽官至兵部尚书,每日就吃着这样简陋的餐食 。刘宗周为人清廉正直 , 操守甚严,仅以豆腐白菜裹腹,得了“刘豆腐”的称号 。清初文学家尤侗认为 , 平日能过青菜豆腐这样清心寡欲生活的人,才能有崇高的德操,因而他借豆腐来鼓励儒士要立戒修身 。他在《豆腐戒》中为儒士立下大戒三、小戒五 , 总名为“豆腐戒” 。清代诗人胡济苍一首广为流传的《豆腐》诗,道出了以豆腐修身的缘由:“信知磨砺出精神 , 宵旰勤劳泄我真 。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是贫人 。”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中国豆制品企业和行业工作者在弘扬中国豆腐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
“中国豆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极其丰厚的精神内涵:勤劳、诚信、包容、创新、智慧、清白、朴素等 。对于中国豆腐,可以说它既是高端的 , 又是大众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独立的 , 又是包容的 。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去传颂、传承、传播、传扬 。。
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有其宝贵的精神内涵,章丘龙山水豆腐制作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有着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生产工艺 。4000多年来,龙山水豆腐文化之所以能绵延不断地传承 , 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首先,豆腐的发明是古人的智慧、创新的结果 。豆腐的发明,是我国先人对世界食品的一大贡献,被称为“20世纪全世界之大工艺” 。
古人能把一颗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用水研磨的方法提取出来,然后加入天然的石膏或盐卤,变成豆腐 。而龙山水豆腐,不用膏 , 不用卤,就用龙山当地的天然开水点浆——漤水点浆,故又称为漤水豆腐 。这个过程既包含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变化,即便是放到现在的食品加工业,也可谓是创举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自此法发明以后,有关豆腐的制作技术、设备、产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
仅从制作工艺和产品方面,中国豆腐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八大系列:一为水豆腐 , 包括质地粗硬的北豆腐和细嫩的南豆腐;二为半脱水制品,主要有百叶、千张等;三为油炸制品,主要有炸豆腐泡和炸金丝;四为卤制品,主要包括五香豆腐干和五香豆腐丝;五为熏制品,诸如熏素肠、熏素肚;六为冷冻制品 , 即冻豆腐;七为干燥制品,比如豆腐皮、油皮;八为发酵制品,包括人们熟悉的豆腐乳、臭豆腐等 。可以说:“豆腐之法,代代匠人创新不止 。”
包容精神
其次,是渗透、融合的包容精神 。
豆腐是一款既能作为主菜又可作为配菜 , 能够和任何菜肴搭配,却不改变其它菜肴风味,与任何食材搭配都不会喧宾夺主,破坏其主味,同时也能保留自己的本味 。
在四川东部,有“口袋豆腐”,以汤汁乳白、状若橄榄、质地柔嫩、味道鲜美为特色 。成都一带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 , 独具麻、辣、鲜、嫩、烫五大特点 。其它体现豆腐包容特
豆腐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同世间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商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样,豆腐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豆腐制品种类的逐步繁多,豆腐菜肴的日益丰富,豆腐品尝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质,林林总总,构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 。她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以豆腐为载体,以豆腐的独特品味、丰富营养、风格品质、蕴含哲理、历史渊源等为基础,由饮食渗透到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文化 。
民间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豆腐故事 , 通俗朴实的豆腐歌谣,富有哲理的豆腐谚语与幽默风趣的豆腐歇后语,这些劳动人民的口头作品,是豆腐文化的源头 。
宋、元、明、清咏豆腐题材的古体诗就有20余种,今人咏豆腐的旧体诗词和新诗也在百首以上 。这些诗词追溯了豆腐的源头,凭吊了豆腐的发明人,描述了豆腐的制作工艺,赞美了豆腐的优美质地,解释了豆腐蕴含的哲理,内容极为丰富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极喜食豆腐,在杭州做官时,经常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菜,“东坡豆腐”的雅号流传至今 。曾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南宋爱国诗翁陆游的“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 。拭盘推连展 , 洗釜煮黎祁” 。在诗中,把豆腐作为美味佳肴招待亲朋好友,展现出一幅农家乐的景象 。而元代郑允端《豆腐》一诗中“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从原料、豆腐的制作过程到成品都很齐全,极力赞美豆腐的色、香、味、美 , 并誉其为“五鼎食” 。清代胡济苍的诗词“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 。最是清廉方正客 , 一生知己属贫人 。”不写豆腐的软嫩味美,而写豆腐的藻雪精神 , 由磨砺而出,方正清廉 , 不流于世俗,赞美其风格高尚 。
以豆腐为题材的散文 , 以宋代文学家杨万里《诚斋集》中《豆卢子柔传–豆腐》为最早,其文用拟人的手法把豆卢子的存在比作“豆腐身世”,色洁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风,曾隐于滁山,以汉末出现,至后魏始有所闻,构思有趣 。其次是元代的虞集的《豆腐三德颂》,颂扬了豆腐的食用和医用的作用 。近年豆腐题材散文更常见报刊 。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描写了豆腐文化的外延与内涵,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 。
小说是文学中的一大类别,以生活为原型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豆腐也是其情节描述的对象 。在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故乡》,传统戏剧《双推磨》,现代古装京剧《豆腐女》以及电影《白毛女》和《芙蓉镇》等作品中,都有对豆腐的描写或是以豆腐为内容的作品 。仅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本巨著中涉及豆腐的描写就不下数十处 。
豆腐的膳食文化基于豆腐自身的营养(高质量蛋白质,不含胆固醇)和官感(即无色、无味、无形)的两大特点,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许多烹饪、品尝、描写、赞誉豆腐的膳食文化 。关于豆腐菜的传说也很多 。或讲其来历,或讲其特色,或讲其命名 , 同时又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大多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每道豆腐菜名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 每道豆腐菜肴都有一种独特风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就有豆腐菜肴千余道 。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故豆腐名菜更多 。这些菜肴不仅制作精美,而且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味美溢香,说起来更是各有典故 。随着豆腐的走向世界 , 中国人吃了两千年的日常食品,如今已成为西方餐桌上的珍馐 。
豆腐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过年磨豆腐的寓意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过年吃豆腐的寓意是什么过年吃豆腐的寓意是“都福” 。因豆腐听起来像“都福”,同时也寓意着家里团团圆圆吃了豆腐,全都有福,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富富裕裕幸幸福福 。如果是豆腐丸子,寓意着福气就像丸子一样滚滚而来 。
过年吃豆腐的寓意是“都福” 。因豆腐听起来像“都福”,同时也寓意着家里团团圆圆吃了豆腐,全都有福,祈愿来年的生活能过得富富裕裕幸幸福福 。如果是豆腐丸子,寓意着福气就像丸子一样滚滚而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