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干净的人,才有纯粹的幸福( 二 )
一个真正敢于扛起责任 , 具备担当精神的人 , 并且不断为之付出努力和坚持的人 , 才是真正的成熟 , 也是值得尊敬的人 。
人活着 , 不光是自己一人的事情 , 更是属于自己的、身边的、在乎的人的事情 。 我们看似是一种个体 , 其实说到底是一个整体 。
但是 , 你能否具备影响、负责乃至照顾好整体的能力 , 则取决于自身个体的能力 。
而想要获取这种个人能力 , 说到底 , 则需要我们懂得如何单纯地、纯粹地独处 。
正如达·芬奇所说:''如果你独自一人 , 你就彻底属于你自己 。 如果你和其他人一起 , 你只有一半属于自己 , 甚至不到一半 。 ''
偶尔远离你的工作 , 远离亲近的人 , 给自己放松一下 , 偷偷给自己放个假 。 这种突然''失踪''的顿失 , 等你再次回来的时候 , 你的判断会变得更准确 , 尤其是那些曾困扰住你很长时间的问题 。 这种准确度的提升 , 就在于你在独处的过程里 , 无形之中摒弃了杂念 , 得到了深度的思考 。
无疑 , 独处的氛围、环境以及质量 , 能够促进这种深度思考 。 当工作、事业在你整体生活当中变得越来越渺小 , 你才能看清它的全部 。
于是 , 其中的合理以及不和谐的部分 , 自然如同退潮之后的沙滩上的花甲 , 看得一目了然 。 短暂的''消失'' , 就是短暂的回归初心 , 就是思想上的重新回归与升华 。
这种心态和行为 , 则是在独处的过程里 , 可以起到有效的正反馈作用 。 极大程度上 , 一个善于独处的人 , 无论从思想、眼界还是格局上 , 都比不爱独处的人更具有深度和宽度 。 而这种深度和宽度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则能够让一个愈加清晰地看到心灵上的干净程度 。
文章图片
02干净待人
看过一句话:“生活就像是一个大型染缸 , 不管你颜色鲜艳 , 亦或是纯白无暇 , 这浑浊不清的环境从来不给你保持本色的机会 , 你总要主动或被动地染上颜色 , 否则 , 就会与这社会格格不入 。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我们会感触于岁月蹉跎的无情 , 但归根结底 , 则是在为过得毫无意义的人生阶段而焦虑、困恼以及慨叹 。 其实 , 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 。 如此 , 我们就会明白 , 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永恒的标准 , 而生命在其之上 , 则显得短暂、猝不及防 。
更为令人困恼的是 , 在这个生活大染缸里 , 我们总会难免地被其他事物所干扰 。 其中之一 , 就是来自人际关系上 , 或是来自于物欲和权位的攀比 。 大部分人之所以活得特别累的原因 , 在于将很多事情本末倒置 。 因为别人光鲜亮丽的成功 , 就是所有层次上的成功 , 是得来不费功夫 , 更是老天赏赐 。
难怪薄伽丘在《十日谈》里说:''世上只有'穷苦'才不会招人妒忌 。 ''
这个道理非常的浅显 , 在短视频上 , 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么一个有趣的段子:本来大家一起穷得好好的 , 为什么你要先富起来 。 的确 , 当一个群体习惯了处于自我觉得相对稳定 , 看不出彼此之间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时 。 大家的心情都会觉得势均力敌 , 谁也不差 , 心里头没有落差 。
但当哪天发现身边的某个人突然变得富裕起来 , 自己还依旧原地踏步的话 , 心里就不平衡了 。 大家一起''穷苦'' , 才能心安理得地继续保持当下的状态 。
说到底 , 这就是一种''穷苦''心态 。
一个人 , 只有摆脱了这种心态 , 才能向上生长 。 人呢 , 也只有主动摒弃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沉沦''的心态 , 才能干净成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