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后面两句诗是什么,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1、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两句诗的白话译文是: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 。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
托体:寄身 。山阿(ē):山陵 。
这句诗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 写的是想象中的下葬情形 。诗人对下葬后的幽冥世界不猜测,也认为贤达也不能逃避死亡,与当时追求神仙得道的风气迥异 。
陶渊明于晚年写下了《拟挽歌辞三首》组诗,假设自己死后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又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
第一首诗是说死后收殓的情况 , 描述儿女朋友痛哭 。诗人豁达地说死后便没有荣誉与羞辱,只觉得酒还未喝够便死了 , 有些遗憾 。原文如下: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有生必有死 , 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 , 今旦在鬼录 。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 , 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
第二首诗是写出殡前的祭祀 。诗人描述亲人的哀伤,自己虽感到不能饮酒的遗憾,但已为离开家园而有些黯然 。原文如下:
《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 , 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 , 归来良未央 。
全诗艺术构思极有新意,以形象化的语言设想自己离开人世之后发生的主客观情状,表现了诗人对生死极其坦然的态度,显示了他极其明彻达观的思想 。
:百度百科-拟挽歌辞三首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后面两句诗是什么,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 托体同山阿:
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 。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 。(山阿:山陵)
出处是:《拟挽歌辞三首》【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
《拟挽歌辞三首》是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晚年的组诗作品 。诗人假设自己死后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 又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
此诗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 。“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 。
“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 。“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 , 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 。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 , 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 。
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 , 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 。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 。
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 。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看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 。
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 。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 , 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
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 , 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
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 。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平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
:拟挽歌辞三首百度百科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后面两句诗是什么,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寻一首祭奠亲人的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
可怜江浦望 , 不见洛桥人 。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君所归兮归碧落,我惟痛矣痛慈长 。
哀离失怙德何报,哭竹生笋哺未偿 。
天上人间两陌路,死生契阔各凄凉 。
仙山难遣鱼书寄,恸到无声更断肠 。
或是陶潜的《挽歌》也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 , 托体同山阿 。(好像不是祭奠的但也可看看)希望能帮到你 。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后面两句诗是什么,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朋友 , 你这句话有个字错了 。
原句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这是陶潜所作的《挽歌》中的四句,意思是 , 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 。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 。山阿,山陵 。
《似挽歌辞三首》第三首是: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
严霜九月中 , 送我出远郊 。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 。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 。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 。最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无论是达官贵人 , 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命运 。陶渊明这样豁达是空前的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后面两句诗是什么,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逝者长已矣,他人亦已歌.意思语出陶渊明《拟挽歌辞》: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 。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后面两句诗是什么,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一个人不管富贵贫贱,死了埋葬之后,双亲和妻子儿女们或许还有一点儿悲哀,其他的人或许会唱起歌来不悲哀了,死了以后还说什么呢?把自己的身体埋了就像大山一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