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和刘胜飞,看到的婚姻真相( 三 )


在李湘看来 , 一对恋人或夫妇 , 年龄、财产差异较大 , 本身不是太大问题 , 真正的问题在于 , 双方由年龄差距带来的社会经历和阅历差 。 这样的落差 , 会导致不谙世事的女孩被欺骗和“拿捏” 。
而普遍被认为属于婚内最不可容忍的罪行——家暴 , 其诉讼案件往往难在取证 。 刘胜飞提到 , 最容易被法院采纳的家暴证据可分为三大件:报警后的笔录证据;当天的就医记录;对方自认打人的悔过书、保证书或录音和聊天记录 。
李湘和刘胜飞,看到的婚姻真相
文章图片
面对家暴 , 刘胜飞律师呼吁被害者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寻求帮助 , 同时还需具有证据意识
在被丈夫第三次进行性暴力后 , 刘娟终于想起来偷偷打开手机录像 , 只不过 , 慌乱之中 , 摄像头只对准了天花板 , 录下了一段蔡坤辱骂自己的污言秽语 。
而即便在妻子身上留下了明显外伤 , 对于自己的性暴力行为 , 蔡坤竟在法庭上当众辩解道:“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这么累 , 晚上对自己的老婆耍耍流氓、减减压有什么错?”
并非每个遭遇暴力的女性都能意识到这是暴力 , 深处恐惧与惊诧里的她们也并不都有意识即时取证 。 另外 , 家暴的发生 , 也并不只在弱势女性身上 。
刘胜飞与李湘曾接待过一位从事安保工作的女性 , 她接受过正规的格斗、散打训练 , 还修过法律相关课程 。 但婚后 , 她的噩梦开始了:无数次被丈夫掐脖子、反摔到地上 , 甚至被踢至流产 。
李湘和刘胜飞,看到的婚姻真相
文章图片
《江照黎明》剧照
然而 , 在早期 , 妻子仅将这些伤害理解为“夫妻间正常的吵吵闹闹” 。 自然 , 也没有刻意保留证据的意识 。
代理家暴离婚案时 , 刘胜飞通常会把家暴的细节写入长达数页的起诉状 , “对被施暴的受害者(通常是女性)来说 , 整个诉讼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其通过回忆、表达和控诉及外界的回应来疗伤 , 恢复对良善世界、亲密关系和人际交往的信心 。 ”
走出痛苦是一个过程 , 但并非人人都能很快走出 。 它需要推翻过去的自己 , 推翻已有的认知、习惯、价值观 。
更常见的是 , 人们会因为对未知的恐惧 , 而沉溺在安全的假象中 , 难以自拔 。 刘娟虽然是身家千万的妻子 , 却对领着几千块工资的律所助理感到羡慕 , 对她来说 , 那是一种自由的且看得到希望的日子 。 意识到痛苦与快乐之区别的那一瞬间 , 刘娟“觉醒了” , 有某种对幸福的新认知与新定义 , 在她内心悄悄生长 。
李湘和刘胜飞,看到的婚姻真相
文章图片
官司进入胶着状态时 , 刘娟的亲弟弟也私下打电话恳求刘胜飞与李湘以招团队助理的理由留下她姐姐 。 “我很理解我姐 , 精神没有其他寄托 , 很难不胡思乱想 。 她想要重新独立地步入社会 , 面对全新的社会关系 , 但我觉得她精神上无处安放 , 本能地想退缩回原来的家庭生活里 。 ”
他说中了 , 刘娟最终没能像电视剧里一样走上“女性主义”的蜕变与自我成长之路 , 而是再一次选择回到蔡坤身边 , 缩回让自己痛苦的婚姻里 。
这是超出包括刘胜飞夫妇在内不少人意料的结局 , 但真实的人生或许就是这样 。
03
不要抗拒婚前协议
“走进幸福之前 , 要想过最糟糕的结果 。 ”
刘胜飞认为 , 很多人 , 尤其是女性 , 怀着对爱情的主观憧憬闯入婚姻 , 进去后才发现并非相爱即足矣 , 现实中的婚姻涉及一系列权益、风险、经济问题 。
在刘娟一案中 , 这样的现象体现得尤为典型——婚前 , 男方蔡坤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 有很明确的协议意识 。 在与刘娟领证的前夕 , 蔡坤故意面露难色地告诉刘娟 , 他的家人怀疑她是奔着钱嫁给他的 , 因此希望两人能签一份“婚前财产协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