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二 )


本文图片

玩工这一专业术语代指的是根据互联网打游戏的人 。 在玩游戏进行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免费的劳动者 , 这类免费劳动者被用来协助资本在新式互联网社会中开展新一轮的圈地运动 。
互联网的低龄化代表着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变成玩工 , 主要表现为未成年人热衷于充值手游、打赏主播 , 即便是未成年人现在还不具备这些能力 。
这些未成年人在游戏、小视频上投资的时间和金钱就是使自己在一步步变成完工的过程 。 常常玩手机的未成年人以后可能会受互联网游戏的影响 , 欠缺判断能力 , 不会深度思考 。

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本文图片

父母的学历和未成年人玩手机的频率呈现出反比关系 , 父母的学历越高 , 就会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长 。
从客观性上看这是因为高学历的人对互联网的缺点有更为明确的认知 , 可是这不能证实为什么有一些未成年人会那么喜欢玩手机 , 还有一些未成年人不喜欢玩手机 。
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率大概为60%以上 , 即使是低学历的父母也很清楚地知道玩手机的弊端 。
那该怎么样解释越是在父母的控制下 , 这部分未成年人反倒对手机有越来越大的执念呢?答案就是父母营造的一种环境 。
【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本文图片

低文凭的父母虽然老是逼迫小孩用手机学习 , 可是他们本身就欠缺阅读和学习的良好习惯 , 反倒自己也十分喜欢玩手机 。
常常玩手机的孩子和不常常玩手机的小孩在日积月累的习惯下 , 认知能力和心态都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