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信息数据统计显示 , 在我国未成年人上网的人数大概在1.75亿左右 , 未成年人互联网覆盖率高达93.1% , 城区覆盖率达到93.9% , 乡村覆盖率达到90.3% 。
随着现代智能手机的普及 , 未成年人接触电子设备的年纪在持续降低 , 那么常常玩手机会对小孩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呢?

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本文图片

玩手机的孩子与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十年后差别明显 , 尤其是认知方面的差异 , 这一方面的差异往往是后天环境塑造的结果 。
国外有一则相关实验的数据表明 ,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的未成年人 , 头部纹路均发生了改变 。 而且每天玩电子产品超过7个钟头的未成年人 , 大脑皮层有变薄的征兆 。
大家都知道 , 我们的不断学习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大脑皮层面积越来越更大 , 越来越厚 。
但是在2019年未成年人使用电子设备的主要用途中 , 有89.6%是在线学习 , 用来听歌、打游戏、闲聊和小视频的占比分别是65.9%、61%、58%和46.2% 。

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本文图片

换句话说就是除了必要的学习 , 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频率还是很高的 , 而且像游戏和小视频这种是泛娱乐化的 , 处于被动接收信息 , 不利人脑的自主学习 。
科学研究表明 , 人脑具有延展性 , 人脑的第三个发育高峰期是12岁至18岁 , 学习会使人脑的构造更为繁杂 。 大家会把表现好的小孩称为聪慧 。
常常玩手机和不太玩手机的小孩在10年之后会被大家以是否聪明做出评判 , 但大家忽略了这10年之中发生的外部情况的影响 。
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术语为“二元处理机制(Binary processing mechanism)” , 指的就是大家在独立思考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方法 , 一种是独立思考 , 另一种是凭感觉作出分辨 。

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本文图片

认知专家强调 , 大家更趋向于用直觉做出最快地判断 , 而不是经过严格的独立思考作出决策 , 他们把这种情况称为认知吝啬 。
经常在网上冲浪的人都知道 , 互联网是一个简单思索的过程 , 比如在微博中产生争执 , 就会习惯性低贴上标签来替代思考 , 例如“女权主义”这个词就是互联网中快速思索产生的词语 。
这代表使用手机时间越长 , 未成年人的推理能力就越会受到限制 。
人类会思考就是学习其他能力的基础 , 这就表示常常在互联网玩游戏娱乐的未成年人在学习能力、反应能力等各领域的能力是远远落后于不经常玩手机的未成年人的 。

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本文图片

常常玩手机和不常常玩手机会使大家有着不一样的行为和喜好 。 常常玩手机的小孩会因为玩手机而造成过于懒散 , 懒散后就会造成无法努力学习 , 不能努力学习就会更喜欢玩手机 , 这是一个不停息的恶性循环 。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 相关专家对有关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科学研究 。
1977年 , 专家提出的“受众商品论” , 这一基础理论指的是新闻媒体完全免费供应给观众们的信息仅仅是用来吸引住用户的免费甜点 , 媒体真正想要吸引的是受众的吸引力 , 然后再将此类“商品”进行包装再卖给广告代理来盈利 。

未成年人|10年后你就知道了,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小孩差距有多明显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