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姻弟、姻兄指什么亲戚?昨天孩子放学回家后开始写作业 , 突然抬起头来向我们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什么是表哥,表弟呀?当时我一愣,接着对孩子说,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 在学校没有学到?孩子摇摇头,我接着一想 , 可也是,毕竟是低年级的学生 。于是我就给她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想到接下来类似的问题接二连三的就停不下来了 。“那我有表亲吗,什么叫堂亲,奶奶的哥哥叫什么 , 姥姥的妹妹怎么叫?。牙押屯馄攀且桓鲆馑悸穑康鹊取?。
晚上吃过饭躺在沙发上摆弄手机的时候想了想,现在的孩子确实挺可怜 , 基本都是独生子,虽然也有不少家庭生了二胎和三胎 , 但相比八,九十年代以前的家庭成员结构还是少了很多 。有一种感觉,再过若干年现在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没有多少人会把中国传统家庭父系,母系的成员关系捋清楚吧!借着这个机会来梳理一下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的“枝繁叶茂”的“三亲六少:
亲属
亲属通常分为三种:配偶、血亲、姻亲 。
(1)配偶
配偶就是夫妻,夫妻关系因结婚而发生,因离婚而解除 。
(2)血亲
血亲就是有血统联络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分为自然血亲和法定血亲两种 。自然血亲是指出于同一祖先,有血统联系的亲属 , 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法定血亲是法律公认的血亲,并无自然的血亲关系,如养父母、养子女 。身边的人,如父母、祖父母、子女、孙子女等 。
旁系血亲:虽然不是与自己有直接的血亲关系,但是出于同一祖先 , 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
亲等:亲等是表示亲属间的远近的程度 。在直系血亲,从本身往上或往下数 , 以一世为一亲等 。如自己与父母隔一代,是一亲等,与祖父母隔二代,是二亲等 , 往下数也相同 。旁系血亲则从本身往上数到同一祖先,再由该祖先数到要和本身计算亲等的人 , 二者相加的总世数就是亲等 。
(3)姻亲
姻亲就是因婚姻而发生的亲属关系 。可分为“血亲的配偶”如兄弟的妻子、姐妹的丈夫;“配偶的血亲”如妻子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如妻子的兄弟的妻子或妻子的妹的丈夫 。一般不承认“血亲的配偶的血亲”是姻亲,因为如果承认的话,姻亲的范围就太广泛了 。兄嫂、弟媳的父母,或夫、妹婿的父母等都不是姻亲,俗称“亲家” 。
2.称谓
对于称谓,我们的祖先是十分讲究的,丝毫必辩 , 如不谨慎,稍有差错 , 便会贻笑于人 。今天,我们虽然不必像先人那样讲究,但是,为了能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交和工作中应酬自如不致弄出笑话,搞清楚亲属、师友、同志之间称谓是很有必要的 。
常用亲属称呼表
父系亲属
称呼对象
称呼
自称
他人之敬称
向他人谦称
父亲之祖父
曾祖父
曾孙(曾孙
男)曾孙女
令曾祖(曾翁)
家曾祖父
父亲之祖母
曾祖母
令曾祖母
家曾祖母
父亲之伯祖父
曾伯祖父
曾侄孙(曾
侄孙男)
曾侄孙女
令曾伯祖父
家曾伯祖父
父亲之伯祖母
曾伯祖母
令曾伯祖母
家曾伯祖母
父亲之叔祖父
曾叔祖父
令曾叔父
家曾叔祖父
令曾叔母
家曾叔祖母
父亲之叔祖母
曾叔祖母
令祖(尊祖父)
家祖父(家祖,家公)
父亲之父亲
祖父(爷爷)
孙子,孙女
令祖母(尊祖母) , 令大母
家祖母(家大母)
父亲之叔父
伯祖母
侄孙,侄孙
女
令伯父
家伯祖父
令伯祖母
家伯祖母
父亲之叔母
(婶母)
叔祖父
叔祖母
令叔祖
家叔祖父
令叔祖母
家书字母
称呼对角
称呼
自称
他人之敬称
向他人谦称
父亲之姑母
姑祖母
(姑奶奶)
内侄孙,内侄
孙女
令姑祖母
家姑祖母
父亲之姑父
姑祖父(姑爷爷)
令姑祖父
家姑祖父
父亲之舅父
舅祖父(舅爷爷)
外孙,外孙女
令舅祖父
家舅祖父
父亲之舅母
舅祖母(舅奶奶)
令舅祖母
家舅祖母
父亲之姨夫
姨祖父(姨爷爷)
姨外孙,姨外
孙女
令姨祖父
家姨祖父
父亲之姨母
姨祖母(姨奶奶)
令姨祖母
家姨祖母
父亲
父亲(爸爸,
爹爹 , 大大)
儿子,女儿
令尊,尊翁 , 尊君 , 尊大人
家父,家严,
家公,家尊 , 家大人
父亲之继妻
继母(妈妈,继
续母)
继子,继女
令继母,令堂
家继母(家慈)
父亲之兄
伯父(伯伯 , 大爷)
侄子
侄女
令伯,尊伯
家伯父
父亲之嫂
伯母(大娘,世母)
令伯母
家伯母
父亲之弟
叔父(叔叔,从)翁,
令叔(贤叔)
家叔父
父亲之弟妇
叔母(婶母 , 婶婶,季母)
令叔母
家叔母,婶母
父亲之姐妹
姑母,姑妈
内侄,内侄女
令姑母
家姑母
父亲之姐丈(妹夫)
姑父 , 姑爷
令姑父
家姑父
称呼对象
称呼
自称
他人之敬称
父亲之堂兄
堂伯父
堂侄
堂侄女
令堂伯
父亲之堂嫂
堂伯母
令堂伯母
父亲之堂弟
堂叔父
令堂叔
父亲之堂弟妇
堂叔(婶)母
令堂叔(婶)母
父亲之表伯父
表伯祖父
表侄孙
表侄孙女
令表伯祖
父亲之表伯母
表伯祖母
令表伯祖母
父亲之表叔父
表叔祖父
令表叔祖
父亲之表叔母(婶母)
表叔祖母
令表叔祖母
父亲之表兄
表伯父
表侄,表侄女,堂弟
, 堂兄,堂妹,堂姐
令表伯
父亲之表嫂
表伯母
令表伯母
父亲之表弟
表叔父
令表叔
父亲之表弟妇
表叔母(婶母)
令表叔母
父亲之堂姐妹
堂姑母(堂姑妈)
内堂侄
内堂侄女
令堂姑母
父亲之堂姐丈 , 堂妹夫
堂姑父
令堂姑父
父亲之侄儿
堂兄 , 堂弟
堂弟,堂兄,堂妹
堂姐
令堂兄,令堂弟
父亲之侄媳
堂嫂 , 堂弟妇
令堂嫂,令堂弟妇
父亲之侄女
堂姐,堂妹
令堂姐,令堂妹
父亲之侄女婿
堂姐夫,堂妹夫
令堂妹夫
母系亲属
称呼对象
称呼
自称
他人之敬称
向他人谦称
母亲之祖父
外曾祖父
外曾孙 , 外曾孙女
令外曾祖
家外曾祖父
母亲之祖母
外曾祖母
令外曾祖母
家 , ,,, , ,
母亲之父
外祖父,外公,姥爷,外祖
外孙 ,
外孙女
令外租(父)
家 , , ,,,,
母亲之母
外祖母 , 姥姥,外婆
令外祖母
家,,,,,,
母亲之伯父
外伯祖父
外侄孙
外侄孙女
令外伯祖
家 , , , ,,,
母亲之伯母
外伯祖母
令外伯祖母
家,, , , ,
母亲之叔父
外叔祖父
令外叔祖
家,,,, , ,
母亲之婶母
外叔祖母
令外叔祖母
家, , ,,,,,
母亲之舅父
外舅祖父
外孙
外孙女
令外舅祖
家 , , , ,,,
母亲之舅母
外舅祖母
令外舅祖母
家, , ,, , ,,,
母亲之姨夫
外姨祖父
外姨孙
外姨孙女
令外姨祖
家,,,,,, ,
母亲之姨母
外姨祖母
令外姨祖母
家,,,, , ,
母亲之姑父
外姑祖父
外表侄孙
外表侄孙女
令外姑祖
家,,,, , ,,
母亲之姑母
外姑祖母
令外姑祖母
家,, , , , ,
母亲之表伯父
外表伯祖父
令外表伯祖
家,, , , ,,,
母亲之表伯母
外表伯祖母
令外表伯祖母
家 , , , , ,,,
母亲之表叔父
外表叔祖父
令外表叔祖
家 , , , ,,,,
母亲之表婶母
外表叔祖母
令外表叔祖母
家 , , ,,,,,,
母 亲
母亲 , 妈妈,娘
令堂,令慈,令母,令萱,尊堂
家母,家慈,家堂,家萱
称呼对象
称呼
自称
他人之敬称
向他人谦称
母亲之后夫
继父(爸爸)
继子,继女
令继父(令尊)
家继父(家严)
母亲之兄弟
舅父(母舅)
外甥
外甥女
令舅父(令母舅,哲舅,尊舅父)
家舅父
母亲之嫂嫂,弟妇
舅母(姨妈 , 撇)
令舅母
家舅母
母亲之姐妹
姨母 , 姨妈,从母
姨外甥
姨外甥女,襟侄
襟侄女
令姨母
家姨母
母亲之姐夫,妹夫
姨父(姨爹)
令姨夫
家姨夫
母亲之堂兄弟
堂舅父
外甥,
堂外甥女
令堂舅父
家堂舅父
母亲之堂嫂 , 弟妇
堂舅母
令堂舅母
家堂舅母
母亲之表兄弟
表舅父
表甥 ,
表外甥女
令表舅父
家表舅父
母亲之表嫂,弟妇
表舅母
令表舅母
家表舅母
母亲之表姐妹
表姨母
表姨甥,
表姨外甥女
令表姨母
家表姨母
母亲之表姐夫,妹夫
表姨父
令表姨夫
家表姨夫
兄弟姐妹亲属
称呼对象
称呼
自 称
他人之敬称
向他人谦称
兄
哥(兄长)
弟妹
令兄 , 尊兄 , 哲兄,长君
家兄
兄之妻
嫂嫂
夫弟,夫
令嫂,尊嫂
家嫂
弟
弟弟
兄,姐
令弟(淑弟,介弟,贵介,贵弟
舍弟,家弟,鄙弟,劣弟
弟之妻
弟妇,弟媳
夫兄 , 夫姐
令弟妇
舍弟妇
姐(姊)
姐姐
弟,
令姐,贤姐,贵姐
家姐,家姊
姐之夫
姐夫,姐丈,姐婿
内弟,内(姻弟,姻)
令姐丈
家姐丈
妹
妹妹
兄,姐
令妹
舍妹
妹之夫
妹夫,妹丈,妹婿
内兄,内姐,姻兄,姻姐
令妹夫
舍妹夫
叔伯之子
堂兄,嫡兄
堂弟,堂妹
令堂兄,令嫡兄
家堂兄
堂弟 , 嫡弟
堂兄 , 堂姐
令堂弟 , 令嫡弟 , 仁弟
舍堂弟
叔伯之儿媳
堂嫂,嫡堂嫂
夫堂弟,夫堂妹
令堂嫂,令嫡嫂
家堂嫂
堂弟妇,嫡堂弟妇
夫人堂兄,夫堂姐
令堂弟媳,令嫡弟妇
舍堂弟妇
叔伯之女
堂姐,嫡堂姐
堂弟,堂妹
令堂姐,令嫡姐
家堂姐
堂妹,嫡堂妹
堂兄,堂姐
令堂妹 , 令嫡妹
舍堂妹
叔伯之女婿
堂姐丈(夫) , 嫡堂姐丈
内堂弟 , 内堂妹(姻弟 , 姻妹)
令堂姐夫
家堂姐夫
堂妹夫,嫡堂妹夫
内堂兄,夫堂姐(姻兄,姻姐)
令堂妹夫
舍堂妹夫
姑父,舅父,姨夫之子
表兄,表弟
表弟 , 表兄
表妹 , 表姐
令表兄 , 令表弟
家表兄,舍表弟
姑父,舅父,姨夫之儿媳
表嫂,表弟妇
令表嫂,令表弟妇
家表嫂 , 舍表弟妇
姑父 , 舅父,姨夫之女
表姐,表弟妹
表妹,表弟
表姐,表兄
令表姐,令表妹
家表姐,舍表妹
姑父,舅父,姨夫之女婿
表姐丈,表妹夫
令表姐丈 , 令表妹夫
家表姐夫 , 舍表妹夫
由于篇幅所限,除了以上的常用主要亲属称谓外,还有夫妻亲属,妻系亲属,晚辈亲属等,看来我中国传统文化的亲缘关系和称谓确实有够复杂 , 繁琐 。别说现在的孩子,就是现在的成年人也未必能把父亲母亲两边稍远点的亲戚关系捋的清?。?
家族: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
亲戚:亲戚是指与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 。
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
一、直系血亲(直系)
父系:曾曾祖父(老太爷)–曾祖父(太爷)–祖父(爷爷)–父亲(爸爸)
曾曾祖母(老太太)–曾祖母(太太)–祖母(奶奶)–父亲(爸爸)
母系:曾曾外祖父(老太爷)–曾外祖父(太爷)–外祖父(姥爷)–母亲(妈妈)
曾曾外祖母(老太太)–曾外祖母(太太)–外祖母(姥姥)–母亲(妈妈)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有时孙子是不分性别的称呼 。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
二、旁系血亲(旁系)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父亲的兄弟:
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等(叔叔侄、侄女)
伯父叔父的妻子:
伯母叔母大妈婶娘 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侄、侄女)
伯父叔父的子女:
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
父亲的姐父之妹姑母姑娘:
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
兄弟的妻子:
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 , 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
夫之兄弟伯叔:
叔伯 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 , 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
丈夫兄弟的配偶:
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
女婿、儿媳的父母:
亲家、亲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为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
姑父姑丈姑夫 旧呼大爹、二爹、大伯 , 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
姑之子女:
姑表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称 , 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
三、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母亲的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兄弟及其配偶:
舅父、舅舅、舅姆、舅妈; 今呼阿舅、舅姆妈(外甥、外甥女)
舅父的子女:
舅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
母亲的姐妹及其配偶:
姨父姨母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阿姨(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
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妻子的父母:
岳父、岳母、丈人、丈母,面称随妻阿爹、姆妈(女婿)
妻子兄弟及其配偶:
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姐夫、妹夫
妻子姐妹:
内姐内妹姨娘面称随妻姐、妹
妻子姐妹的丈夫:
连襟,连襟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哥、弟
四、姻亲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亲 , 也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祖父的哥哥:伯祖父(伯公)
祖父的嫂嫂:伯祖母(姆婆)
祖父的弟弟:叔祖父(叔公)
祖父的弟妇:叔祖母(婶婆)
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
祖父的姐姐、妹妹:姑祖母(姑婆)
祖母的哥哥、弟弟:舅祖父(舅公)
祖母的嫂嫂、弟妇:舅祖母(妗婆)
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
祖母的姐姐、妹妹:姨祖母(姨婆)
附:
一、家族长辈称谓
(前为称谓:后为自称)下同
曾祖父、母:曾孙、孙女
太公翁(丈夫的曾祖父):曾孙媳
太奶亲(丈夫的曾祖母):曾孙媳
曾伯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哥哥、嫂嫂):曾侄孙、曾侄孙女
太伯翁、太姆婆(丈夫的曾伯父、母):曾侄孙媳
曾叔祖父、母(父亲的祖父的弟弟、弟媳):曾侄孙、曾侄孙媳
太叔翁、太婶婆(丈夫的曾叔祖父、母):曾侄孙媳
祖父、祖母(父亲的父母):孙、孙女
祖翁、婆(丈夫的祖父、祖母):孙媳妇
伯祖父、母(父亲的伯父、母):侄孙、侄孙女
伯祖翁、婆(丈夫的伯祖父、母):曾孙媳
叔祖父、母(父亲的叔父、母):侄孙、侄孙女
叔祖翁(丈夫的叔祖父):侄孙媳
婶婆(丈夫的叔祖母):侄孙媳
翁亲、姑亲(丈夫的父亲、母亲):儿媳
伯父、母(父亲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
伯翁、母(丈夫的伯父、母):侄媳
叔父、母(父亲的弟弟、弟媳):侄、侄女
堂伯、叔(同族与父同辈者):堂侄、堂侄女
宗伯、叔(同姓与父同辈者):宗侄、宗侄女
叔翁、婶亲(丈夫的叔父、叔母):侄媳
二、亲戚长辈称谓
曾祖姑丈(曾祖父的姐妹父)――内曾侄孙、内曾侄孙女
曾祖姑母(曾祖父的姐妹)――曾侄孙、曾侄孙女
祖姑丈(祖父的姐妹父)――内侄孙、内侄孙女
祖姑母(祖父的姐妹)――侄孙、侄孙女
舅祖父(祖母的兄弟)――外甥孙、外甥孙女
舅祖母(祖母的兄弟的妻子)――外甥孙、外甥孙女
祖姨夫(祖母的姐妹父)――姨甥孙、姨甥孙女
祖姨母(祖母的姐妹)――姨外甥、姨外甥女
姑丈(父亲的姐妹父)――内侄、内侄女
姑母(父亲的姐妹)――侄、侄女
表伯、姆(父亲的表兄、嫂)――表侄、表侄女
太外祖父、母(母亲的祖父、母)――外曾孙、外曾孙女
外祖父、母(母亲的父母)――外孙、外孙女
外伯祖、外姆婆(母亲的伯父、母)――外侄孙、外侄孙女
外叔祖、外婶婆(母亲的叔父、叔母)――外侄孙、外侄孙女
舅父(母亲的兄弟)――外甥、外甥女
舅母(母亲的兄嫂、弟媳)――外甥、外甥女
姨丈(母亲的姐妹父)――姨甥、姨甥女
姨母(母亲的姐妹)――襟侄、襟侄女
太岳父、母(妻的祖父、母)――孙婿、孙女婿
太伯岳、母(妻的伯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
太叔岳、母(妻的叔祖父、母)――侄孙婿、侄孙女婿
岳父、母(妻的父母)――女婿
伯岳、母(妻的伯父、母)――侄女婿
叔岳、母(妻的叔父、母)――侄女婿
姻伯丈、姆(妻的从伯父、母)――姻家侄婿
姻叔丈、姻婶(妻的从叔父、母)――姻家侄婿
姻伯、姆(妻的堂伯父、母)――姻家侄
姻叔、姻婶(妻的堂叔父、母)――姻家侄
三、家族平辈称谓
胞哥(本人的哥哥)――弟、妹
兄嫂(哥哥的爱人)――夫弟、夫妹
弟妇(胞弟的爱人)――夫兄、夫姐
胞姐、妹(本人的姐、妹)――弟、妹、兄、姐
夫兄(丈夫的哥哥)――弟妇
兄嫂(丈夫的嫂嫂)――弟妇
夫弟(丈夫的弟弟)――嫂
弟妇(丈夫的弟媳)――嫂
爱妻(本人的妻子)――夫
良人、夫君(本人的丈夫)――拙荆、妻
夫姐(丈夫的胞姐)――弟媳
夫妹(丈夫的胞妹)――兄嫂
从兄、姐(伯、叔的女儿)――从弟、妹
从弟、妹(伯、叔的女儿)――从兄、姐
夫从兄(丈夫的从兄)――从弟妇
从兄嫂(丈夫的从嫂)――从弟妇
从弟(丈夫的从弟)――从兄嫂
从弟妇(丈夫的从弟媳)――从兄嫂
堂兄(丈夫的堂兄)――堂弟妇
堂嫂(丈夫的堂嫂)――堂弟妇
堂弟(丈夫的堂弟)――堂兄嫂
堂小弟(丈夫的堂弟媳)――堂兄嫂
堂兄、堂姐、堂弟、堂妹(同族平辈者)――堂弟、堂妹、堂兄、堂姐
宗兄、宗姐、宗弟、宗妹(同姓平辈者)――宗弟、宗妹、宗兄、宗姐
姐丈(本人的胞姐夫)――内弟、内弟妇
妹丈(本人的胞妹夫)――内兄、内兄嫂
表兄、表姐(姑、姨、妗的子、女)――表弟、表妹
表弟、表妹(姑、姨、妗的子、女)――表兄、表姐
表姐丈(姑母的女婿)――表内弟、表妹
内兄、嫂(妻子的哥、嫂)――内兄、嫂
内弟、媳(妻子的弟、媳)――姐夫
襟兄(妻的姐、妹夫)――襟弟
姻兄、弟(妻的从兄、弟)――姻兄、弟
姻家兄、弟(妻的堂兄、弟)――姻家兄、弟
四、亲戚互称
老太姻翁、姆(亲家的祖父、母)――姻再侄、姻再侄妇
太姻翁(亲家的父亲)――姻侄、姻侄妇
太姻姆(亲家的母亲)――姻侄、姻侄妇
姻伯翁、叔翁(亲家的伯、叔父)――姻家侄、姻家侄室
姻伯姆、叔母(亲家的伯、叔母)――夫姻家侄
姻翁(亲家)――姻弟
姻姆(亲家姆)――姻室
姻兄(亲家的兄弟)――姻家弟
姻仁兄(亲家姆的兄弟)――姻家室
姻家兄(亲家的从、堂兄弟)――姻家弟
姻侄(亲家的堂、侄儿)――姻家伯、姻愚叔
姻伯祖(兄弟妻的祖父)――姻家再侄
姻弟和姻兄就是指男人的小舅子和大舅子 。一个男人和他的小舅子称为兄或者弟 。这是因为婚姻关系而产生的兄弟,并不是因为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兄弟 。所以姻兄弟就是小舅子和大舅子
姻兄(弟):姻亲中同辈兄弟的互称.可以是妻子的兄弟、堂兄弟;也可以是亲家的兄弟 。亲家的堂兄弟、亲家母的兄弟也可叫姻兄(弟)或姻家兄(弟) 。
姻亲指互相结亲后两家的关系,其中姻弟姻兄是指新娘子的弟弟和兄长 。也叫小舅子大舅子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姻亲的称呼各是什么?直系血亲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
旁系血亲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姨:母亲的姐妹 , 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 。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
旁系血亲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 , 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姻亲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亲 , 也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 , 也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姻亲关系有哪些?1、长辈
家翁/公公/老爷 – 丈夫的父亲
家婆/家姑/婆婆/奶奶 – 丈夫的母亲
岳丈/外父 – 妻子的父亲
岳母/外母 – 妻子的母亲
姑 – 父亲的姊妹
伯 – 父亲的兄长
2、平辈
妯娌 – 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 – 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姐夫 – 姐姐的丈夫
妹夫 – 妹妹的丈夫
3、后辈
媳妇 – 儿子的妻子
女婿 – 女儿的丈夫
扩展资料
姻亲分类具体分为
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 。如儿媳、姐夫等 。
配偶的血亲 。指自己配偶的血亲 。如岳父、夫之妹等 。
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 。如妯娌、连襟等 。
姻亲关系具体分为:
1、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 。如儿媳、姐夫等 。
2、配偶的血亲,指自己配偶的血亲 。如岳父、夫之妹等 。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 。如妯娌、连襟等 。
旁系血亲是指具有间接血缘知道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包括在辈分上相当于或高于父母的旁系长辈血亲,在辈分上相当于或低于子女的旁系晚辈血亲以及在辈分上同自己相当的同辈旁系血亲 。
扩展资料:
我国现行婚姻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亲属关系远近的 。世代计算法一辈为一代,在计算直系血亲时 , 以已身为一代,然后由已身向上或向下数,向上数至父母为二代 , 数至祖父母为三代;向下数至子女为二代,数至孙子女为三代,依此类推 。
在计算旁系血亲时须根据旁系血亲之间的同源关系确定世代,同源于父母的为两代以内旁系血亲 , 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依此类推 。所谓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已身相对而言)的旁系血亲 。
姻亲关系.姻亲 , 即婚姻关系,是指因婚姻而产生的亲属关系,包括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 。婚姻是一种血缘婚姻,因此血亲关系是姻亲关系的基础 。婚姻产生的姻亲关系可分为配偶姻亲和血亲姻亲两种 。血亲姻亲是指出自同一祖先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配偶姻亲是指除直系亲属外,因婚姻而产生的亲属,如妻子、丈夫、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婚姻法学中姻亲的名词解释一、名称定义
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 。
二、分类
具体分为:
(1)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 。如儿媳、姐夫等 。
(2)配偶的血亲 。指自己配偶的血亲 。如岳父、夫之妹等 。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 。如妯娌、连襟等 。姻亲关系因夫妻离婚或夫妻中一方死亡、他方再婚而消失 。
三、姻亲关系
1.长辈
家翁/公公/老爷 – 丈夫的父亲
家婆/家姑/婆婆/奶奶 – 丈夫的母亲
岳丈/外父 – 妻子的父亲
岳母/外母 – 妻子的母亲
2.平辈
妯娌 – 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 – 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姐夫 – 姐姐的丈夫
妹夫 – 妹妹的丈夫
嫂 – 兄长的妻子
弟妇 – 弟弟的妻子
姑 – 丈夫的姊妹
伯 – 丈夫的兄长
叔 – 丈夫的弟弟
舅 – 妻子的兄弟
姨 – 妻子的姊妹
3.后辈
媳妇 – 儿子的妻子
女婿 – 女儿的丈夫
婚姻法学中姻亲的名词解释如下:
姻亲,指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 。但配偶本向是除外的 。按照亲属法学中的一般见解 , 血亲的配偶 , 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都属于姻亲的范围 。
血亲的配偶如兄弟之妻、伯叔父之妻、侄之妻、姑之夫、姐妹之夫、女婿、儿媳等 。
配偶的血亲如如岳父母、公婆、妻子的弟弟、丈夫的哥哥等 。
配偶的血亲的配偶以夫方来说如妻的兄弟的妻、妻的姐妹的夫等;以妻方来说,如夫的兄弟的妻,夫的姐妹的夫等 。
姻亲可分为以下三类:001.血亲的配偶.如兄弟之妻 , 伯叔父之妻 , 侄之妻.姑之夫.姐妹之夫.女婿.儿媳等;002.配偶的血亲.如岳父母.公婆.妻子的弟弟,丈夫的哥哥等00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就夫方来说,如妻的兄弟的妻.妻的姐妹的夫等;就是妻方来说,如夫的兄弟的妻 , 夫的姐妹的夫等.
6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姻亲关系是指什么?一、姻亲关系
姻亲是指由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但配偶本身除外 。姻亲关系因婚姻的成立而发生 。婚姻成立的时间,便是姻亲关系发生的时间 。但是婚姻成立以后,一方与另一方的新出生的弟、妹之间的姻亲关系,是以该婚姻的成立和该弟、妹的出生作为发生原因的 。
二、姻亲可分为血亲配偶、配偶血亲和配偶血亲的配偶三类 。
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 。如儿媳、姐夫等 。
配偶的血亲 。指自己配偶的血亲 。如岳父、夫之妹等 。
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 。如妯娌、连襟等 。姻亲关系因夫妻离婚或夫妻中一方死亡、他方再婚而消失 。
姻亲是以婚姻关系(男女双方)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 。
具体分为:
(1)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 。如儿媳、姐夫等 。
(2)配偶的血亲 。指自己配偶的血亲 。如岳父、夫之妹等 。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 。如妯娌、连襟等 。姻亲关系因夫妻离婚或夫妻中一方死亡、他方再婚而消失 。
姻亲关系因夫妻离婚或夫妻中一方死亡、他方再婚而消失 。姻亲关系1.长辈家翁/公公/老爷 – 丈夫的父亲家婆/家姑/婆婆/奶奶 – 丈夫的母亲岳丈/外父 – 妻子的父亲岳母/外母 – 妻子的母亲
基于婚姻而产生的亲属关系,也就是你配偶的亲属与你所形成的关系 。
姻亲就是因为结婚而产生的亲属关系,就是配偶一方的亲戚 。
【姻亲关系的称呼,姻弟、姻兄指什么亲戚?】自己de配偶那边的亲戚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馒头上的红点材料哪里卖,蒸桃馒头上的红色是什么东西什么地方有卖的?
- 为什么咸鸭蛋的蛋黄会出油,为什么咸鸭蛋的蛋黄会出油
- 临湘市属于哪个市,临湘是什么市的
- 公积金还款年冲和月冲的区别,公积金年冲和月冲的区别
- 鸡腿肉烤制方法,烤鸡腿的方法
- dhc维生素e,像fancl和dhc之类的维生素片能长期吃吗?
- 什么品牌的手表比较好,手表哪些品牌最好?
- 莫比乌斯环的意义,莫比乌斯环的爱情意义
- 床上消毒杀菌最简单的办法,床单被套杀菌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 蜥蜴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吗,蜥蜴的尾巴断了还能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