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的寓意象征 春天的寓意象征
春天的寓意象征,春天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温度适中是很舒服的一个季节 , 也是最多人喜欢的季节,带着美好的象征,以下了解春天的寓意象征 。
春天的寓意象征1
春天对于不同的对象,有不一样的意义,具体如下:
1、对新生的萌芽来说,春天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
2、对野花来说,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 。
3、对森林来说,春天象征着复苏和希望 。
4、对学生来说,春天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新的计划 , 新的目标 。
扩展资料:
春季,是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气盎然的季节,春季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 。春季天气逐渐变暖,此时阳气升发,饮食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同时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避免多吃油腻、辛辣、油炸食物,这些食物难消化,会加重胃和肝脏的负担 。此外多食新鲜时令水果 。
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气更加旺盛 , 导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而甜味食品能够增强脾胃之气,有益健康 。因此,春季饮食要增甘减酸,甜味食品中,大枣是不错的选择 。
春天的寓意象征2
春天的象征意义
春天象征一切重新开始,并且有朝气蓬勃的意味. 自己细细品味,会感觉到一股泥土的芬芳,会使你心旷神怡!
春天,象征着一切都有生机,有希望,爱情似乎也会跟着长绿叶,开红花 , 美得让人心醉,开心的就像刚长出的小苗 勃勃生机 渴望长大~
春天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希望
早晨就能感觉到春的气息;风,不像冬天那么的刺骨了,而是清凉凉的;太阳 , 也散发着灿烂的光芒.喜欢春天,它象征着万物复生,一切事物又要重新开始.同样自己也要开始新一年的拼搏和生活……
春天象征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春天的节气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 , 春是温暖 。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 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 , 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
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 。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 。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
诗曰:“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左河水《立春》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 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 。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 。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 , 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
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 。嫁接果木,植树造林 , 正是时候 。华南继冬干之后 , 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 。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 , 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危害极大 。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
诗曰:“南湿北冷两交锋 , 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左河水《雨水》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到了惊蛰 , 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 , 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 , 气温波动甚大 。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 , 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 , 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 , 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
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 , 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诗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 , 融融翠野启春耕 。”左河水《惊蛰》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 , 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 。
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
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 , 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
诗曰:“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左河水《春分》
清明
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民俗于此日扫墓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 , 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 , 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 , 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 , 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
诗曰:“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 , 冥钱纸烛祭先陵 。”左河水《清明日》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 , 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
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 , 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 。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 , 这时已能满足 。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
诗曰:“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左河水《谷雨》
春天的主要节日
清明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太阳回归年制定的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 故有“清明前后 , 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春天的.寓意象征3
立春的含义
立春顾名思义就是春天开始的时候 。一年四季气温和降水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古人们为了划分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转折点,就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每一种节气代表着不同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点 。而立春就是每一年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气温温度会逐渐上升,降水量也会有相应的增长,大地万物也开始慢慢复苏,人们也要准备农耕事宜了 。
立春的来历
立春属于二十四节气,所以立春的来历就等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最早的时候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二十四节气的雏形了,那个时候人们通过观察北斗七星对节气进行划分 。但直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才有具体的时间和名称,这种形式的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到近现代,直到科技兴旺,人们懂得了更多的天文知识,采用了更加精准的节气计算方法 , 才对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划分进行调整 。
立春的`民俗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所以每当立春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都要进行一番庆祝,因为它代表着一年四季之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而具体的庆祝立春的民俗活动包括了迎春、打春牛、咬春、抢春、籍田、送春、贴春字、拜太岁、吃春盘、吃春卷、吃春饼、吃胡萝卜、养生防寒、预防疾病 。古人认为立春时节正是百病易发的时候,务必注意防范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病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春季的寓意和象征 春季的寓意和象征
春季的寓意和象征,春天是秋收冬藏的结束,是万物复苏的开始,天气开始回暖,从冬季进入春季,可以开始农耕准备,春天的时候 , 十分的温暖,下面了解春季的寓意和象征 。
春季的寓意和象征1
1、对新生的萌芽来说,春天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
2、对野花来说,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 。
3、对森林来说,春天象征着复苏和希望 。
4、对学生来说,春天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新的计划,新的目标 。
扩展资料:
春季,是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气盎然的季节,春季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 。春季天气逐渐变暖,此时阳气升发,饮食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 , 同时要保持均衡 ,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避免多吃油腻、辛辣、油炸食物,这些食物难消化,会加重胃和肝脏的负担 。此外多食新鲜时令水果 。
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气更加旺盛,导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 , 而甜味食品能够增强脾胃之气,有益健康 。因此 , 春季饮食要增甘减酸,甜味食品中 , 大枣是不错的选择 。
春季的寓意和象征2
1、象征一切重新开始,并且有朝气蓬勃的意味 。
2、象征着一切都有生机,有希望 。
3、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希望 。
4、春天象征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
扩展资料
一、简介
春天 , 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在北半球的公历为2月初―5月初,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 。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 。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
二、主要节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 , 节气是按照太阳回归年制定的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 , 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春季的寓意和象征3
春天的节气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 , 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 。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
时至立春 , 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 , 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 , 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 , 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 , 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 。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 , 等待”春风吹又生” 。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
诗曰:“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左河水《立春》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 , 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 。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 。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 , 降雨也不罕见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 。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 。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 。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 , 空气温度?。缢俅? ,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危害极大 。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
诗曰:“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左河水《雨水》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 , 一刻值千金 。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 , 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 , 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 , 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 , 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诗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左河水《惊蛰》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 , 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 。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 , 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 , 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 , 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
诗曰:“风雷送暖入中春 , 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左河水《春分》
清明
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民俗于此日扫墓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 , 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 , 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 , 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 , 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 , 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
诗曰:“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左河水《清明日》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 , 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 。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 。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 , 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
诗曰:“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 , 栽插种管事诸多 。”左河水《谷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春天的美好寓意和象征 春天的美好寓意和象征
春天的美好寓意和象征,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春代表一年的开始,所有好运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 , 春天的时候也是万物复苏时 。以下了解春天的美好寓意和象征
春天的美好寓意和象征1
春天的象征意义
春天象征一切重新开始,并且有朝气蓬勃的意味. 自己细细品味,会感觉到一股泥土的芬芳,会使你心旷神怡!
春天,象征着一切都有生机,有希望 , 爱情似乎也会跟着长绿叶 , 开红花,美得让人心醉,开心的就像刚长出的小苗 勃勃生机 渴望长大~
春天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希望
早晨就能感觉到春的气息;风 , 不像冬天那么的刺骨了,而是清凉凉的;太阳,也散发着灿烂的光芒.喜欢春天,它象征着万物复生,一切事物又要重新开始.同样自己也要开始新一年的拼搏和生活……
春天象征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春天的节气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 , 春是温暖 。鸟语花香;春是生长 , 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 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 , 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这些气候特点 , 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 。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 , 等待"春风吹又生" 。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
诗曰:“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左河水《立春》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 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 。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 。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 , 降雨也不罕见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 。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 。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 , 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 。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 , 空气温度小 , 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 , 对老、弱、幼危害极大 。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
诗曰:“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左河水《雨水》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 , 一刻值千金 。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 , 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 , 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 , 气温波动甚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 , 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诗曰:“一声霹雳醒蛇虫 , 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左河水《惊蛰》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 。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 , 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
诗曰:“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左河水《春分》
清明
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民俗于此日扫墓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这天 , 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在西北高原 , 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 , 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 , 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
诗曰:“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 , 冥钱纸烛祭先陵 。”左河水《清明日》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 。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 。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
诗曰:“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左河水《谷雨》
春天的美好寓意和象征2
春天有什么花开,论述10种最美花卉
1、桃花
桃花是春天最常见的一种花,很多人都会踏春赏桃花,它的花瓣多为淡粉色,在风中更是显得婀娜多姿 ,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 它的花期是在每年的3~4月,在我国安徽、湖北等地种植范围较为广泛 。
2、杏花
春季万物复苏,更是一些鲜花盛开的季节 , 那么春天有什么花开,杏花又叫做杏子,它的花色多为纯白色,杏花的果实可食用 , 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多有种植,花期一般在春季,常被种植在庭院或者湖畔两侧 。
3、杜鹃花
杜鹃花又有映山红这个别称,属常绿灌木,杜鹃花的花色艳丽花叶繁多,受到了很多爱花人士的偏爱,可在春季开花,较耐寒,很多地方冬季温室也可种植 , 可以将其入药,对人体可起到活血补气的功效 。
4、梨花
梨花又叫做之花,它的花色为纯白色,属落叶乔木,香味极浓,适合在庭院种植,在春季开始开花,原产地在中国,喜爱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在我国安徽、河南等地多有种植 。
5、水仙花
水仙花有中国水仙这个美名 , 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期多在春季,水仙花的外壳有一层碗状的保护罩 , 花芯呈鹅黄色,在我国有很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
6、迎春花
迎春花又叫做小黄花,属落叶灌木,花瓣多为淡黄色 , 花叶很小巧精致 , 花期一般是在春季的2~4月,迎春花喜光稍耐寒,在我国云南、山西等地多有种植,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7、山茶花
山茶花又有山椿这个别称 , 它的花瓣颜色为全红色,属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山茶花的园艺品种很多,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春季3~5月份开花 , 在我国江西、重庆等地多有种植 。
8、芍药
芍药又叫做红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瓣多为紫红色,且花叶较大,在春季开花,它的花色丰富多样化,主要有白色、黄色、粉红、浅黄等多种颜色,不仅观赏性高,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做药引,有治疗眩晕、痛风、胃痉挛的功效 。
9、丁香花
丁香花有“天国之花”的美名 , 它的气味很特殊,花色多为淡紫色 , 因其纯洁的外表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丁香花多在春季开花,它的根茎还是有名的中药,是一种天然的最佳保健药材 。
10、白玉兰
白玉兰属被子植物 , 花色多为纯白色 , 花期在春季的2~3月,白玉兰的枝干可做家具、图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白玉兰还有我国的名贵园林花木之一的美誉,一直以来都深受大家的喜爱 。
春天的美好寓意和象征3
春分寓意
春分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相等,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 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 。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 。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 。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 , 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一场春雨一场暖 , 春雨过后忙耕田 。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 。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 。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
春分有什么含义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 。
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
春分后,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
这个时节,减衣不宜过早过多,还要多喝水、定时作息、规律睡眠 。此外,春季是传染病多发期,应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室内通风 。同时,应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 加强锻炼 , 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
春分也是人们调养身体的大好时机,要点为养肝护肾健脾胃 。饮食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及山野菜等 。
“春分无雨是空年”是什么意思
农村一直有“春分有雨是丰年 , 春分无雨是空年”的说法,就是在“春分”节气前后,要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降雨的话,这对地里的庄稼生长可不是件好事 , 收成可能也会不好!还有句老话“春分无雨地皮干”,在春分节气时,温度会逐渐回升 , 华南等地区的平均温度都达到了15℃左右,此刻 , 北方地区的气温也开始回升,平均温度都在10℃左右,这也是真正进入到了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而这个时候也正是冬小麦快速返青生长的非常时期,对土壤蓄水量的要求特别高,在这关键时刻要是长时间没有出现降雨,也就会影响到地里庄稼的收成了!
春分节气后还会冷吗
一般在春分节气前后,气温都会有个明显上升的过程,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0℃左右 。但是今年,因为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在气温方面要比往年偏高1-2℃,对于东北地区的来说偏暖的幅度还会更大!所以,我们从长期的气象预测来看,在春分节气后,主要还是会以偏暖为主 , 但是 , 咱们还是要防范春季乍暖还寒的现象发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春寒”,大家也别掉以轻心了 。
关于春分竖蛋的玩法
“竖蛋”游戏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虽然失败者颇多 , 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 , 蛋儿俏”的说法 。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
根据经验 , 应这样“春分竖蛋”:鸡蛋的表面其实是高低不平的 , 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0.8毫米 。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合适的“小山”支点,就能使鸡蛋竖立起来了 。
此外,生下后4―5天的鸡蛋,由于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重心下降 , 更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春天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春天的寓意代表着一年的开始,所有好运的开始,象征着活力与生命,春是一年中四季之一 。在中国 , 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 , 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 。
春,其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说文解字》认为“春,推也”,也即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 , 故又可延伸至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意 。
春天的主要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 。
在现代 , 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
路神生日(正月初五) 。
路头神是吴地地区民间所信奉的一位财神 。俗以此日做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 , 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 。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 。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 。
元宵节(正月十五) 。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 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 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 。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
寒食节(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 。传说,这个节日 , 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 。
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 , 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
清明节(每年的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天气候温暖适中,时间范围指立春至立夏期间 , 春天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以下看看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1
1、对新生的萌芽来说 , 春天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
2、对野花来说,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 。
3、对森林来说,春天象征着复苏和希望 。
4、对学生来说,春天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新的计划 , 新的目标 。
扩展资料:
春季,是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气盎然的季节 , 春季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 。春季天气逐渐变暖 , 此时阳气升发 , 饮食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 , 同时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避免多吃油腻、辛辣、油炸食物,这些食物难消化,会加重胃和肝脏的负担 。此外多食新鲜时令水果 。
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气更加旺盛,导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而甜味食品能够增强脾胃之气,有益健康 。因此,春季饮食要增甘减酸,甜味食品中,大枣是不错的选择 。
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
1、象征一切重新开始,并且有朝气蓬勃的意味 。
2、象征着一切都有生机,有希望 。
3、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希望 。
4、春天象征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
扩展资料
一、简介
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 , 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在北半球的公历为2月初―5月初,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 。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 。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 , 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
二、主要节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太阳回归年制定的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迕鳎蓖蛭锝越嗥攵迕? ,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 ,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 ,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3
春天的节气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 , 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 。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 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这些气候特点 , 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 。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 。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
诗曰:“ 东风带雨逐西风 , 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左河水《立春》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 , 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 , 雨水之前天气寒冷 。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 。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 , 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除了个别年份外 , 霜期至此也告终止 。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 。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 。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风速大 , 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危害极大 。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
诗曰:“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左河水《雨水》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 , 一刻值千金 。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 , 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 , 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 , 对水分要求敏感 , 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 , 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
诗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左河水《惊蛰》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 , 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 。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 , 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 , 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 , 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
诗曰:“风雷送暖入中春 , 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左河水《春分》
清明
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民俗于此日扫墓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
常言道:“清明断雪 , 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 , 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 , 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 , 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 , 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 , 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
诗曰:“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左河水《清明日》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 , 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 , 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 。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 。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 , 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 , 获得高产稳产. 。
【春天的寓意和象征,春天的寓意象征】诗曰:“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左河水《谷雨》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25克食用油的测量方法,黄油25克等于多少毫升的食用油
- 韩国红参口服液功效,韩国的红参液有没有人吃过,吃了好不好?我晚上睡不着,可以吃吗?
- 印度人用什么擦屁股,印度的厕所里是没有纸的,为何会这样?
- 肩挑日月指的是什么,慈父肩挑日月,家母手转乾坤。啥意思
- 鸡蛋散黄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有些鸡蛋打开来蛋黄是散的?
- 长三角核心城市,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哪几个?
- 外包装透明的大盖子 东鹏特饮的盖子干嘛用的,东鹏特饮的透明塑料盖是多少毫升? 急,求告知
- 玛卡五宝茶有用吗,五宝茶有用吗
- 谷维素片的成分,哺乳期能吃谷维素片吗
- 豆腐脑卤汁怎么做,豆腐脑的制作过程和卤水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