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那些年,和他一起炸街的少年去哪儿了?( 四 )


文章图片
他打电话告诉母亲,母亲坚决不回去,他只能独自去看望父亲 。
父亲临死前,给了他1000块钱,那是他身上所有的家当 。
那一刻,他对他生起了怜悯之心,他乞求老天让他撑到中秋,他想陪他吃一顿团圆饭 。
但他还是走了,走在那个下着雨的夜里,走在那座漏水的瓦房里... ...
他没有为父亲的离去流一滴泪,他也没再恨过父亲,他记着的都是他的好 。

罗福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那些年,和他一起炸街的少年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他说:“只要把我生出来就行了,我能看到这个世界,已经很幸运了 。”
他是善良的,他比大多数诋毁他的人都要善良 。
父亲的离去,让他明白他该扛事儿了,父亲的路不能在母亲身上重走 。
6.
他需要给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一份安稳,于是他开了一家美发店 。
但仅仅三个月,店铺就倒闭了 。

罗福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那些年,和他一起炸街的少年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再后来,导演李一凡找到他,邀他共同完成《杀马特,我爱你》的拍摄 。
于是,他开始搜集杀马特图片、视频、联络杀马特旧友、凑齐采访... ...
两年时间,一部为杀马特正名的纪录片问世 。
片中受访的杀马特群体,有着和罗福兴相似的经历 。
他们都是来自偏远地带的留守农二代,物资的匮乏、教育的落后、家庭的缺失,让他们小小年纪便没了生气 。

罗福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那些年,和他一起炸街的少年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他们中的大多数,没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便匆匆进了城 。
他们进城务工的年龄,大都在11岁到16岁之间 。
他们没钱、没学历、没背景,年龄也达不到用工要求 。
除了办假身份证获取一份小型工厂的流水线工作,他们没有别的出路 。
因为未成年,他们每天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加班到天亮,但得到的报酬却极少 。

罗福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那些年,和他一起炸街的少年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他们终于迈开走出大山的步伐,但城市的霓虹灯却从未对他们开放过 。
他们生存的空间,永远是高楼背面的某个角落 。
在家乡,他们是留守儿童;在城里,他们是不停运转的机器 。
没人真的关心他们,老板眼里,他们是廉价的劳动力;路人眼里,他们是可有可无的透明人 。

罗福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那些年,和他一起炸街的少年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他们想为自己的世界添加一点甜,他们想证明自己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
房子和车子对他们来说都太遥远,他们不敢想,所以他们打起自己头发的主意 。
他们用奇特造型吸引路人的目光,只为有人多看自己一眼,多了解自己一点 。
7.
哪怕引来的是谩骂、羞辱,甚至掐架,他们也愿意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自己还活着 。
他们和罗福兴是一样的人,所以在杀马特的推动下,他们相遇了 。

罗福 “杀马特教父”罗福兴:那些年,和他一起炸街的少年去哪儿了?
文章图片
他们孤单的生命,终于有了同伴 。这一刻,他们凹造型的目的不再是吸引路人,而是寻找同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