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陈冲妈妈张安中
我从六岁开始跟姥姥同屋 , 一直都喜欢和羡慕她那股潇洒劲儿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 我记忆中总是有很多年轻人来找姥姥补习英文、修改文章或者闲聊 , 有时聊得高兴了她还点上一根烟 。 姥姥是一个让年轻人喜欢的老人 , 有许多忘年交 。
文革期间姥姥下放到五七干校 , 虽然生活是艰苦的 , 但是她的信上讲的都是她找到了什么上海吃不到的东西 , 我记得让她特别兴奋的好像是一种叫臭芦梗东西 。 她在干校跟人说 , 毛主席是“两论起家” , 我是“两精起家”(味精和糖精) , 结果让人给抓了小辫子 , 批斗了一通 。 姥姥没跟我说她挨斗的事 , 这是她的个性 , 说这种倒霉事有什么好玩儿的?挨斗的事是我母亲告诉我的 , 为了让我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 。 几十年以后 , 也是从母亲那儿知道 , 我的那位热爱生活的姥姥原来在文革初期挨整时曾经自杀过 。 我至今都无法将那种悲哀和绝望安在我心目中的姥姥身上 。
从干校回来后 , 姥姥还停着职 , 不能从事她热爱的出版事业 。 被剥夺了工作权利和政治待遇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 但是姥姥却决定乘没事干带我去旅游 。 那个年代没有人旅游 , 只有人出公差 。 我妈觉得很诧异 , 我却兴奋得跳起来 。 当时家里钱很紧 , 姥姥和妈妈又都不太会过日子 , 到了发工资前几天 , 总是缺钱买菜 。 为了不影响家用 , 姥姥取出她全部的积蓄 , 就带我上路了 。 那时我大概在小学三四年级 , 姥姥为我请了两周假 , 用的什么借口我不记得了 。 我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写南京长江大桥的 , 姥姥就把大桥作为我们的第一个景点 。 站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我感受到无比的骄傲 ——并不是因为建桥的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这座壮观的大桥 , 而是因为全班甚至全校只有我一个人亲眼见过它 。
1977年我主演了谢晋导演的《青春》 , 78年又拍了《小花》 。 在那之后 , 经常会有一些人上门来要认识我 。 据姥姥说 , 他们都是“高干子弟” 。 不管我当时在家或不在家 , 姥姥一概不让我出面 , 我总是拿着一本书待在厨房或待在厕所 。 姥姥照常倒茶递烟 , 冬天点上炭炉 , 夏天递把扇子 , 天南海北地跟人聊 。 来的人虽然不能满足初衷 , 走时也不觉太失望 , 有个把还回来看过姥姥 。
刚开始留学那阵 , 我隔好久才能见姥姥一回 。 那个年代 , 如果从美国回家探亲 , 总是要带一台电视机什么的 , 那些所谓的“四大件” 。 可是姥姥不要大件的 , 也许是不舍得我花钱 , 也许是真的对大件不感兴趣 。 当我坚持要带东西给她时 , 她让我带一块美国最“臭”的奶酪 , 姥姥喜欢一切发过酵的“臭”食品:臭芦梗 , 臭豆腐 , 臭奶酪 。 还有一回 , 她问能不能带一个有点儿波浪的假发套 。 最让我惊讶的是有一次姥姥居然让我为她买一个在前面扣扣的文胸 , 让我在电话里开怀大笑好一阵 。 在美国拍戏后 , 我有了足够的收入频繁地回来看她 。 每次回家 , 我总能从楼下就看到姥姥已经带着头套趴在钢窗框上等着我 。
我在世界各地出外景都会在电话里告诉姥姥我的近况 , 她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 。 姥姥是一个富有强烈好奇心和探险精神的人 , 现在回想她一定很向往能到那些异国风情的地方去看看 。 当年护照签证都是非常难拿到的 , 如果我邀请姥姥 , 她未必能去成 。 但是 , 我的遗憾是我没曾邀请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守着回忆,想着你,相隔很远,心却很近,写给心里的爱人
- 作者:黎荔立冬之日 在初雪的窗边的回忆
- 新兵 我的新兵班长,我的新兵班,我一辈子的回忆
- |苏美林|雨中灯-回忆我的父亲
- 倪萍:年轻是最宝贵的财富
- 爱情|“夜读”我在回忆,但也没有忘记前进
- 宫崎骏|“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存在于现在,却能影响未来”
- 罗曼|转载:《回忆》
- 李晓胜|【原创】宁夏|李晓胜:回忆一种寂寞是幸福
- 大家还记得童年回忆里的这只狼吗?它叫威利狼 北美最受迫害的动物,被人打压仍繁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