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来访者对我的评价之一就是「无论情绪多糟糕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纳( 二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电影《小偷家族》
这种双重压力会让孩子崩溃 , 外在表现要么更抓狂、失控 , 要么立马闭嘴独自舔舐伤口 。
第三种:制止与争吵 。 别他妈说了!烦死了!闭嘴 , 滚!有完没完!我忍你好久了!要闹出去闹 , 要哭滚出去哭!别上学了看你学的这熊样!
更有甚者 , 会上手一耳光……
毋容置疑 , 这做法不需要几次 , 保证孩子今后绝不会如此 , 他会欺骗你、隐瞒你 , 会通过其他办法刺激你或对外寻求或彻底闭嘴 。
这类父母视孩子为敌人 , 充满怨恨和报复 , 借孩子情绪来泄愤 。

许多来访者对我的评价之一就是「无论情绪多糟糕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纳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电视剧《大小谎言》
其实 , 真正的「允许」很简单——你在场 , 让他说、让他闹、让他哭 , 你唯一能做的只有听 。
别觉得这很简单 , 相反 , 这相当难 , 特别迁怒对象是你本人的时候 , 稍后我会告诉你如何做到 。

许多来访者对我的评价之一就是「无论情绪多糟糕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纳
文章图片
第二重、第三重境界是认可与看见 。
你要先看见 , 才能做到认可 , 甚至要先看见 , 才能做到允许 。
看见负面情绪背后的动力 , 这动力就是——期待亲密 。
请问 , 你会冲谁发火?
答案很简单 , 与你无关之人不会让你有情绪 。
能让你发火的对象 , 都是你认为安全的、亲密的 , 准确的说是让你恨铁不成钢的人 。 尽管他一再令你失望 , 但你却离不开他 , 还是有期待 , 希望他能认可你、亲近你、重视你 。
所以无论孩子多么「作」 , 都是因为他没办法让你爱他 , 一个从来不在你面前作的孩子是彻底绝望了 。
还能在你面前表现不好 , 证明他是勇敢的!

许多来访者对我的评价之一就是「无论情绪多糟糕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纳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电视剧《山茶花开时》
而不是唯唯诺诺俯首认命 , 只是勇敢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 有的眼神透着世故 , 举动像个小大人 。
一旦你清晰了这个动力 , 就会进入反思 , 会思索孩子究竟在表达什么 , 会思索过去一切家庭关系 , 会思索孩子以及自己生命历程——思索中 , 某些事件与感受也开始浮出水面 。
于是 , 你开始愧疚 , 开始补偿 , 开始理解自己 , 并开始心疼孩子 。
那么 , 认可也就不是问题 , 你会认可孩子情绪的表达、认可这份勇气、认可他的无奈他的期待 , 并为孩子还能对你而不对别人表达心存感激——这个过程 , 才是真实的接纳 。

许多来访者对我的评价之一就是「无论情绪多糟糕 如何让孩子学会接纳
文章图片
做到真实接纳十分艰难 。
第一 , 你要自我接纳 。
不能自我接纳就无法接纳他人 , 如果有就是强迫接纳 , 十分消耗 。
最近 , 我把朋友圈签名改成了:敬畏自己生命中的任何阶段 。
活着是单程路 , 谁也无法重新来过 , 所谓往事不堪回首指的是厌恶、贬低过去的自己 , 恨不能把那经历彻底抹去 。
你不要抹去 , 要去敬畏 , 当初任何决定与选择都是当时比较而言最优的 。
越理解自己的伤痛 , 就越不容易投给孩子 , 就不会把包容变成纵容 , 就不会矫枉过正 , 譬如:被严重控制是你的伤 , 很可能会给孩子过度放纵的自由;没钱读书是你的伤 , 很可能把赌注全押在孩子学业上;没人疼没人爱是你的伤 , 很可能就会溺爱孩子 。
过去可以补偿 , 但前提是对自己的过去有个清晰认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