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场对价值的探究_百…“所以在维修摩托车(工作)的时候 , 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内心的平静,让自己不要和工作环境疏离,在做其他工作时也是一样 。这一点做到了,其他的一切就会变得很自然 。内心的平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而采取了正确的行动的工作 , 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平静 。”
而培养内心的平静 , 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兴趣” 。当一个人“没有与所做的工作有疏离的感觉,就可以说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 , 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产生认同感 。”
最大收获 , 尽在于此!
经典摘录:
P15. 肖陶扩,又译肖托夸 , 19世纪与20世纪早期美国流行的成人教育运动,起自纽约的肖陶扩一地,以集会为教育形式,包括娱乐、演戏、音乐、讨论、报告等 。
P15,人类历史中有些时代,思想的河道挖掘得太深,以至于无法改动 , 从而再也无法出现任何新气象 , 这时“最好的”就成了僵化的教条――但我们的现状并非如此 。目前,思想的河流似乎早已漫过两岸,丧失了主要的目标和方向,淹没了低洼地区,把高地孤立起来,并切断了它和其它地区的联系 。
P21,除非他真正感觉需要别人的帮助,否则别人的介入只会引起他的厌烦。
P28,只有在情绪不对的时候 , 身体上的不适才会凸显,那时你满脑子不快,看什么都不对劲 。但是如果情绪正常的话,身体上的不适就无关紧要了 。
P46,对于别人所相信的鬼魂,我们很容易傲慢而自负地进行攻击,但是对于我们自己心中的鬼魂 , 我们却非常无知而盲目地信仰着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经典语录,读书――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场对价值的探究】 P53,通常我会选择一本他不懂的书 , 然后备对答之用,我先读一两个句子,然后等他一连串地发问,然后回答他的问题,之后再读一两个句子 。用这样的方法读经典作品很有用,它们一定是用这种方式写成的 。
P57,每一部摩托车都有它自己的个性 , 也可称之为你对这部车子所有直觉的总和 。
P58,如果彼此相处太久 , 个性上的不同注定要显露出来的 。
P59,如果有人不懂心存感激 , 而你当面告诉他,那么就等于是在骂他 ,这样你什么事都解决不了 。
P62,你看着这样一片风景 , 然后看看地上的草,一切都妙不可言 。但是一旦你用框子框住,美感就都不见了 。
P109,如果你能够了解我这种感觉,你就能了解真正的恐惧是什么―― 恐惧来自于你知道自己无处可逃 。
P128,一个实验并不会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就被称为失败了,只有它的结果无法检验假设的真假时才会被称为失败了 。
P133一个人会做这样的工作(生物化学) , 必然有接近教徒和爱人的奉献情操,他每天的努力不是靠刻意的筹划 , 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动力 。
P136 , 运用科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从许多假设中找到正确的一个,这就是科学的目的 。然而我们从科学的历史来看,事实恰恰相反 。各种资料、史料、理论和假设不断地大量增加,科学把人从唯一绝对的真理,引向多元、摇摆不定、相对的世界,是造成社会混乱、思想价值混淆的主要元凶 。
P144,西方文化主要从理论角度理解人的存在 , 东方文化则从美感的角度理解人的存在 ……
P150,以前为了生存需要承受不少痛苦,现代人预支相比,无疑有了进步,而产生这种进步的唯一来源就是理性 。
P161,我对这个连续性(摩托车先验假设)真的非常感兴趣,也喜欢这种边讨论边思考的方式,所以不想与其他人共进午餐,因而在态度上有些冷淡 。…… , 如果有人想在各种学问之间自由地游荡,势必会和周围的人疏远 。
P167,梵文教义被推崇备至,“彼即汝”,它宣称,你认为你所是的与你认为你所感的是不可分割的。完全认识到它们是一个整体 , 就是开悟 。
P177 , 由于他对理性这样缺乏信心,所以才会有这么狂热的研究态度(因为缺失,所以才更用心去追寻答案) 。……,如果有人对政治或是宗教狂热,那是因为他对这些目标或是教义没有完全的信心 。
P189,到达目的地还不如在旅途中。
P195,工作的艺术不仅依赖与机器的物质层面 , 还依赖于你自己的思想和心灵,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内心平静 。……,有时候你只要把新手或蹩脚的人和高手作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 。老手根本就不会照着指示去做 , 他边做边取舍,因此必须全神贯注于手上的工作,即使他没有刻意这样做,他的动作和机器之间也自然地有一种和谐感 。他不需要遵照任何书面的指示,因为手中物质的本质决定了他的思路和动作,同时他的思路和动作也在不断改变他手中物质的本质 。所以物质和他的思想一同不断地改变 , 直到他的内心与物质同时达到正常与平静 。
P207,(写作)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原则,只是把他们认为对的东西写下来,然后回头看是否有问题,如果修辞不妥,可以再修正 。
P209 , 这个时候,他感到内心前所未有地宁静 。此时此刻 , 他就是他自己,而不是被他或别人所期待成为的什么人 ,方寸之地 , 包容如许…… 。
P219,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明白,其实登山并没有唯一或是固定的路线,有多少这样的人就有多少条路 。
P224,很奇怪,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而不要在乎别人说过什么 。而把题材缩减到一块砖就突破了她的瓶颈 。因为很显然,她必须直接地、不受任何阻碍地观察这块 。
P225,一旦他们能自己直接观察,就会明白有无穷的题材值得写,这是一种培养信心的训练,虽然他们所写的看似微不足道,但终究是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模仿别人之作 。
P230 , (重返学校)为了追求真正的知识 , 他不需要别人强迫他去学习,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 。
P233,越聪明越认真的学生越不需要分数,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本身比较感兴趣 。而越懒惰越愚笨的学生则越需要分数,因为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及格了 。
P235,目标缺失是致命的……
P238,只为了未来的某个目标而生活是肤浅的,生命萃聚在山的四面,而不是在山顶,我们脚下才是万物生长之地 。
P246,任何追求个人荣誉的目标 , 结局都非常悲惨。
P257 , 如果你把登上山顶作为目标,你会辛苦得多,而这只是名义上的目标 , 真正的目标 , 是体验登山的每一分钟,同样是到达山顶,却要愉悦的多 。我们慢慢往上爬,不把怨怒背在身上 。
P273 , 一旦你被训练得轻视自己的喜好 , 那么当然你就会对别人更加顺服――变成好奴隶。一旦你学会不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你就会为系统所接受 。
P279,一般哲学家研究的要么是一元论,比如说上帝,将世界解释为单一事物的表现;要么是二元论,比如说心与物,将世界解释为两种东西;也可能研究的是多元论,将世界解释为无限多的事物的表现 。
P289,我认为如果能够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形而上学就是好的 , 否则就忘掉他吧 。
P290,“过去”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未来”则存在于我们的计划之中,而只有“现在”才是唯一的现实 。
P301,很少有人提到,拓荒者在本性上 , 一定是麻烦制造者 。他们只看见自己高远的目标 , 而完全忽略自己所制造的各种混乱 。
P311,一个事实越普遍,越是值得珍惜。那些能够多次使用的比很难出现的更好 。比如 , 如果只有个体而没有种群,也没有遗传机制使孩子更像他的父母,那么生物学家就没有办法建立生物科学 。
P327,(写作)卡住是最常碰到的一种麻烦 。如果你想一下子说太多东西 , 往往就会这样 。你要做的就是 , 不要强迫自己立刻写出来,因为这会使你更写不出东西 。你只要先把事情一样一样地区分清楚,然后每次只写一样 。如果你一边想要说什么,一边想先说什么,就太复杂了 。所以要先把他们区分清楚 , 列出要说的事,然后再排出先后顺序 。
P335,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衡量被卡住的情形 。这时你的大脑一片空白 。其实它可能不是最糟糕的,而是最好的状况 。毕竟这是禅宗花费许多功夫想带给你的: 经由调息、打坐 , 让你的心灵腾空一切杂念,产生像初学者一样谦虚的态度。
P345, 能够使你平静的就是好的工作,反之,则是坏的 。
P346,内心的平静有三个等级 。其中生理的平静虽然有许多层次,但似乎是最容易达到的境界,……;精神的平静,也就是消除杂念,相对来说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仍然可以达成 。但是价值的平静 , 也就是一个人没有欲望,只是单纯地过自己的日子,这似乎是最难的 。
P347 , 在我们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时,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与工作融合为一,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和自己的工作疏离 。我提到的那种优秀的技术人员就不会如此 。据说他对自己做的事情“感兴趣”,他在工作时非常“投入”,这种“投入”的原因就是,在意识的前沿,没有任何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疏离 。
P347,佛教的禅宗提倡打坐,就是要使人物我两忘 。……,你只要专注地修理车子(工作) , 就不会出现物我对立的情况 。当一个人没有与所做的工作疏离的感觉,就可以说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产生认同感 。
P348,所以在维修摩托车(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内心的平静,让自己不要和工作环境疏离,在做其他工作时也是一样 。这一点做到了,其他的一切就会变得很自然 。内心的平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 , 正确的价值观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 , 而采取了正确的行动的工作,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事人内心的平静 。
P356,一个人如果能保持长久的安静,看见、听见、感受到真正的宇宙,而不是一些八股的思想,他必然会充满进取心 。
P364,在价值的陷阱中,最常出现又有害的是价值的僵化 。这是指固守以前的价值观,无法从新的角度衡量事物 。
P372,禅修也和枯燥有关,因为他最主要的活动――打坐――就是世界上最乏味的活动 。
P381,你需要修身 。使你避开各种陷阱的是你的生活态度,它使你看清正确的事实。你想知道怎样画一幅完美的画吗?很简单,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再顺其自然地画出来,这就是所有专家的方式 。
P443,一个人只要望着地平线,或许就能得到内心的平静 。
P445,如果你有正确的态度就不难,事实上难的是要有正确的态度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读书笔记(8)理性教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在抵达黄石公园后,罗伯特他们见识到了很多美好风景,并准备期待见到狄威斯夫妇―斐德洛的好友 。在书中 , 我发现狄威斯像谜一样,估计后面拜访狄威斯时,会有一些秘密显露 。或许狄威斯才是终极大BOSS 。
斐德洛在印度求学时,他感到并没有学到任何奥秘 。东方宗教宣称:你认为你所是的与你认为你所感的是不可分割的 。完全认识到它们是一个整体 , 就是开悟 。进而,斐德洛引出了“禅”,也就是把自己放空,抛开或是减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动,静坐亦是一种方法 。最近我也在尝试着冥想,因为脑子里面太混乱了,所以需要平静下来 , 说实话,目前还没有看到收益,希望坚持下去 , 可以看到曙光 。
在斐德洛感到失望后,他回到了生活中,结婚,生子,工作,似乎在放弃内心的目标之后,斐德洛更成熟了 。这也算是一种放空吧,在人生当中,总会遇到想不通的时刻,那是一种挣扎,混沌状态,这时,不妨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投入另外一种生活中 , 然后回过头发现,一直困扰自己的那个问题,会自己解开枷锁 , 得到答案 。
斐德洛找到了一份大学教授的工作,每次在他给学生上课时,都会紧张的冒汗,因为他孤独惯了 。而且他觉得这所所谓的学校,并非真正的学校,你只能不停的上课,没有思考研究的时间,老师给你灌输的所有思想就是正确答案,斐德洛感到越来越枯燥乏味 。在资本主义的引领下,学校已经变得功利化 。于是,“理性教堂”出现在了斐德洛的演讲里面,他认为那些因教堂被占据成酒吧而愤怒的人类,其实并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堂,教堂不是建筑,不是那个十分具体的存在,只要人有信仰,心中就是教堂,要知道 , 教堂是反对物质主义的,所以就算建筑消失了,信仰依旧存在 。学校亦如此 , 虚假的大学就是老师为了薪水 , 抛开自己的见解,按照主流思想来教学 , 学生失去了获得其他小众思想的权利和自由,变得刻板,独断 。理性就像太阳一样,每天都会照常升起 , 它一直就在那里,一直都在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是二十世纪美国作家波西格的作品 。作者在这篇作品中记述了在横穿美国大陆的旅途中的见闻美景,并疏通了自己对科学理性等基本哲学问题思考 。作者借助沿途的风景引出自己一直以来对理性和感性矛盾的思考 。风景和思考像两条绳子,缠绕在一起,螺旋推进故事的发展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想知道作者旅途的尽头和他思想的源头 。小说带有自传的性质,为读者呈现出作者求学、思考、得出答案的历程 。横穿美国大陆是一次壮游 。沿途的风景、同行的旅伴是作者哲学思考的引子 。我随着作者的见闻和思想,同样经历了一次赏心悦目的旅行和印象深刻的Chautauqua 。在本篇读后感中,我打算将作者的思考这条线单独抽出来,看他思考的脉络是如何形成的 。
在旅途中,作者对摩托车保养等技术问题非常感兴趣 , 而同行的约翰和思薇雅夫妇却对这种话题无动于衷 。除了对修理摩托车不敢兴趣,他们对修理水龙头也不感兴趣 。作者究其原因是他们无法忍受高科技产物 。作者认为他们厌恶和逃避高科技是一种自欺的行为 。
作者回想起自己修理摩托车时的糟糕经历,发现修理人员不害怕科技,却对科技没有真正的投入 。他们运用科技成果,却不愿与它产生任何关系 。摩托车手册的编写同样有类似的问题 , 手册编写者的态度就像是旁观者的态度 。作者打算研究究竟什么东西把人和人的工作分离开来的问题 。
作者借助儿子克里斯是否相信有鬼存在问题,提出自然法则、科学是属于现代人相信的鬼神 。所有现代科学、西方思想背后的鬼魂就是理性本身 。这个想法是作者原先的想法,作者把原先产生这个想法的自己起名为斐德洛 。
在又一次修理摩托车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自己和约翰思考问题的不同 。作者从理智、知识的角度看待修理摩托车 。约翰从直觉和当下的角度看待修理摩托车 。前者是内涵的角度,后者是表面的角度 。即使思考相同的事情 , 思考的出发点其实完全不同 。在自己认定的世界中,自己看到和想到的就是事实 。当这些事实被侵犯的时候,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 令人难以面对,继而产生愤怒 。
科技只是讨论基本形式的表象,接下来作者将斐德洛的思想进行介绍,从基本形式本身的角度看待基本形式世界 。作者利用二分法将人类的知识分为古典认知和浪漫认知 。
古典的思想依赖理性和法则,浪漫的模式主要是感情和直觉 。骑摩托车旅行是件浪漫的事情,修理摩托车却是古典的行为 。古典的认知方式认为表象是丑陋的,浪漫是浅薄的 。
对于浪漫的人来说,古典的人枯燥无味 , 呆滞丑陋 。对于古典的人,浪漫的人轻浮浅?。?肤浅没有内涵 。人们偏向于从一种形式思考和感觉,就会误解和看清另一种形式 。
斐德洛是信奉古典精神的人 , 注重理智和分析 。把分析运用好,就像是善用一把锋利的小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刀子用以分析世界,把精力放在分析这把刀子本身才是重要的 。
古典的认知方法和浪漫的认知方法互不相容 。斐德洛希望能够将两者融合为一,将重点放在分析的来源 。斐德洛研究逻辑,研究古典系统的系统 。他热切地研究理性,因为他想从理性中解放出来 。
作者认为,研究理性就要先有理性的例子 。研究摩托车维修的艺术 , 就是研究理性艺术的缩影 。摩托车的结构即设计者的理念 , 各种零件即各种观念 。观念的结构即为体系 , 也就是西方知识的基本结构 。结构整体即为系统 。我们的系统观就是理性 。
从体系中要通过逻辑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逻辑有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解决一个难题通常是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正统的科学方法就是把所有状况写下来 , 写下来后解决的方法就会渐渐浮现 。正确写出问题的步骤如下:
1、 问题是什么
2、 假设问题的原因
3、 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
4、 预测实验的结果
5、 观察实验的结果
6、 由实验得出结论
由以上步骤可以得知,实验过程仅是科学的一部分 , 要避免把实验和展示混为一谈 。
在科学方法中 , 假设是科学的源头 。假设的形成是难以解释的 。爱因斯坦曾说“通往法则没有合乎逻辑的路 , 只有靠着直觉和对经验的体谅才能进入其中 。”建立宇宙的基本法则是科学的源头 。这些基本法则就等同于假设 。
在实验假设是否正确的时候 , 其他假设会不断涌现出来 。斐德洛将假设本身作为一种实体 。他拟定一条定理,
这条定理否认了所有科学方法的效用 。因为如果假设出现的速度快于实验能够处理的速度 , 就来不及证明所有的假设 。如果不能够证明所有的假设,任何实验结果都变得不可靠 。针对这一点,爱因斯坦认为:“根据进化所显示的 , 在历史上任何一刻,所有可见的存在 , 总有一个会证明他比其他的一切要优越 。”斐德洛看来,这说明真理是一种时间的功能 。过去的事实会不断被新的解释取代,科学的历史发展确是如此 。随着科学研究速度的增快,未来科学研究成果的寿命将会越来越短 。看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假设也就越来越多 。来不及从一堆假设中筛选出真理,就会产生更多的假设 。想接着科学的方法接近真理,实际上没有任何进展,甚至越来越远,这是当前运用的科学方法造成的 。
科学本应消灭这一现象,却制造出反科学的混乱 。
斐德洛认为 , 科学危机产生的原因是理性存在天生的缺点 。古典的理性结构在情感上是空虚的 , 在美学上没有任何表现 , 在灵性上一片空白 。这导致了人们在整个文明的理性结构下 , 活得很盲目而且很疏离 。有些人希望从这个结构(理性和感性二分的结构)之外寻找答案 , 但是却找不到持久而令人满意的答案 。斐德洛反其道而行之,想把二者结合起来 。
针对什么是大学这个问题,斐德洛所采用的分析的手法不是将大学划分成不同的科系,也没有将学校分成学生、教授和行政部门,而是从教会和地点入手分析大学的本质是流传下来的理性的自身 。
在友人狄威斯家居住的时候 , 作者以烤肉架说明书为例,说明组合烤肉架的方法不止说明书指示的一种 。当内心平静 , 发现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会优千百种烤肉架的组合方式 。由此可见科学和艺术是紧密相连的,把艺术和科学分离是完全违反自然的,而两者的分离已经太久了 。
科学的问题在于没有和人的心灵连接在一起,所以在盲目中表露出丑陋的一面,因而必然引起人们的厌恶 。然而理性的方法不可能解决理性自己产生的问题,有些人选择直接抛弃一丝不苟的理性,跟着感觉走 。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 而是抛弃或者否定理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该是抛弃或者否定理性 , 而是要拓展理性的内涵 。
良质――就是拓展理性内涵的直接结果 。斐德洛开始思考什么是良质 。斐德洛让自己学生写什么是思想和陈述的良质 , 学生无从下手 。斐德洛自己同样有这样的困惑 。有所谓的良质的存在,但是一旦去界定它,情况就会变得混乱 。斐德洛给良质下定义,
良质的这个定义其实就是拒绝给它下定义 。
在哲学上良质的定义就是所谓的美学 。斐德洛认为把良质归为某些学问之下 , 是对良质的污蔑 。不对良质下定义,良质就不隶属于任何知识的领域 。美学家认为斐德洛并没有说出道理,因为他没有用理性的方法证实他的理论 。定义是理性的基?。庆车侣謇Щ笥肴绾斡美硇越缍ň芫唤缍ǖ氖挛?。
良质是否存在呢?根据哲学的实在论方法,要证明一个东西是否存在,可以把它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如果原先的环境无法正常运作,那么它就存在 。按照此观点,把良质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画作就无所谓好坏,音乐无所谓好坏,诗无所谓好坏,喜剧无所谓好坏,运动无所谓好坏,食物无所谓好坏,电影无所谓好坏 , 舞蹈无所谓好坏 。但是科学、数学、哲学、逻辑则不会受到没有良质的影响 。
缺少良质后,世界仍能运转,但是生命将会变得非常呆滞,生命不再有价值活着目标 。所以良质是存在的 。抽离出良质,就是朴质 。缺少良质是朴质的精髓 。
朴质会阻碍我们与良质的接触 。也许,问题不是良质是否存在,而是分析本身 。
从形而上学来看 , 良质是存在于我们观察的事物中,还是主观地存在于当事者心中?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辩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逻辑严谨的方法如下,一是反驳所谓的客观暗指的是科学测量的方法;二是反驳主观暗指的是喜欢的一切;三是否定主观和客观是仅有的选择 。也有一些非逻辑性的反驳方法,一是对良质的无知就是无能;二是对于两难问题自己无法回答,但无法回答不代表没有答案;三是根本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斐德洛还是选择要用逻辑和辩证的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
针对客观的难题――良质为什么无法用科学仪器测量出来的问题 , 洛克认为不论是否属于科学范畴,你只能了解一个事物的良质而非其他 。也就是说,良质之所以无法测量,因为良质就是所测量的全部 。斐德洛认为这个解释并不成立,因为事物的物理性质可以测量,良质却是不属于物理范畴的模糊特性 。于是,从这个角度的解释暂时搁置 。
针对主观的难题――良质是否是所喜爱的事物的问题 , 斐德洛发现社会很自然的反对人做自己喜好的事 。因为做自己喜好的事情来自于非理性的情感 。从科学的物质主义看,能由科学仪器测量的物质和能量才是真实的,其他的都是不真实的,或者说不重要的 。喜欢是无法用科学仪器衡量的,喜欢可能是一个事实,也可能是一种幻觉,因此就不真实 。从古典形式主义看,无法通过理智了解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良质是一种不能被理智分析的情感认知,因此是不重要的 。斐德洛推翻科学的物质主义看法的手段是研究科学的物质主义看法的前提是否荒谬,即无法测知能量的事物就不存在或不重要是否正确 。根据数字零的例子、发现重力的例子,可以得知如果主观被视为不重要,整个科学体系也会随之瓦解 。辩驳古典形式主义的观点的方法同样如此 。
在面对主观的难题和客观的难题时,都必须将整个理性的背景纳入考量,而不应该单单因为感情的冲动而立刻做出反应 。
我们可能无法被立即发现良质 , 而是在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明白 。
下一个问题是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良质是什么 , 为什么对它有不一致的意见 。一种解释是虽然纯粹的良质对每个人都一样,但是体现良质的本原却是人人各异的 。这种解释相当于没有给良质下定义,不算解答问题 。另一种解释是人们对良质意见的不同在于有些人使用他们当下的情绪,有些人应用他们整体的知识 。这种解释相当于把单独的统一的良质划分成了两个,浪漫的一个 , 古典的一个 。良质被分析这把刀子一分为二 。
对于斐德洛来说,他所谓的良质是超越古典的良质和浪漫的良质之上的 。良质不是客观的,它不存在于物质之中 。良质也不是主观的 , 它不单单存在于人心 。良质独立于人心和物质两者之外 。斐德洛认为 , 世界是由心、物和良质三种事物组成的 。针对三者的关系,斐德洛认为,良质不会单独与主观或客观发生关系,而是在主观和客观交汇一刹那出现的 。由此看来,良质不是一种物体,是一种事件,是主观意识到客观存在时发生的事件,是同时意识到主客观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 。良质不仅仅是主体和客体相遇产生的结果,良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因 。
(未完待续)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经典语录《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经典语录
我们常常太忙而没有时间好好聊聊,结果日复一日地过着无聊的生活,单调乏味的日子让人几年后想起来不禁怀疑,究竟自己是怎么过的,而时间已悄悄溜走了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如果你对事情有完全的信心,就不太可能产生狂热的态度 。就拿太阳来说吧,没有人会为了它明天升起而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必然的现象 。如果有人对政治或是宗教狂热,那是因为它对这些目标或是教义没有完全的信心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 。坐在汽车里,你只是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 。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 。它没有什么车窗 玻 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对一个浪漫的人来说,这种古典的方式往往显得很沉闷,呆滞而且丑陋 。就像保养车子一样,车子的一切都可以分解成零部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经过测量和证明,这就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一种永无止尽的灰暗,这就是一股死亡的势力 。
对于一个古典的.人来说 , 浪漫的人就很轻浮而没有理性 , 心情起伏不定 , 不值得信任,只对享乐感兴趣,是一种肤浅的人,就像寄生虫一样没有内涵,无法养活自己,是社会的负担 。从这里我们就差不多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了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在这里要提到逻辑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观察摩托车开始,然后得到普遍性的结论 。比如说,如果摩托车在路上碰到坑洞,发动机就煌火了; 然后又碰到次 , 发动机又熄了;然后再碰到一次 , 发动机仍然熄了; 之后,行在平坦的路上,就没有媳火的情形,然后再碰到一次,发动机又熄火了 。那么这个
人就可以合理地推断,发动机熄火是坑洞造成的 , 这就是所谓的归纳法 由个别的经验归纳出普遍的原则 。
演绎法正好相反,它是从一般的原则推论出特定的结果 。比如说,我们知道摩托车有一定的结构、体系,修理人员知道喇叭是受电池的控制,所以一旦电池用完了 , 喇叭自然也就不会响了,这就是演绎法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我们打算好好欣赏一下沿途的风光景致,所以要好好享受旅游的过程,不会做那种在很短时间之内游览几个景点的煞风景的事 。
沿途时不时还有小孩向你挥手,也有大人从屋里走到廊前看看是谁经过 。一旦停车问路或是想t解什么当地的情况 , 你得到的回答往往出乎意料:他们会问你打哪儿来 , 已经骑了多久,热情而又滔滔不绝地和你神侃半天,简直比你还要兴奋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这是天底下最难拍的了 。你需要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广角镜头,你看着这样一片风景,然后看看地上的草,一切都妙不可言 。但是一旦你用框子框住,美感就都不见了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人的热情、情感以及意识中情感的层面,其实也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而且是它的核心 。
工作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它是工作的核心 。
要想具有鉴赏力,了解如何完成高级的工作,体会和工作融为一体的感觉,就要培养内心的宁静 。
内心的宁静涉及到一种自然的态度,让人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 。在我们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时,就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
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如果你对事情有完全的信心,就不太可能产生狂热的态度 。就拿太阳来说吧 , 没有人会为了它明天会升起而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必然的现象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理性结构已经不符合所需,从而显露出它真正的面目——在情感上是空虚的,在美学上没有任何表现 , 而在灵性上上更是一片空白 。
在整个文明的理性结构下 , 活得很盲目而且很疏离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人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轻另一种形式 。然而没有人会放弃自己所看到的真理,就我所知 , 目前还没有人可以真正融合两者,因为两者之间根本就找不到交会点 。
所以在近代古典和浪漫的文化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这两个世界逐渐分离,互相仇视 , 所有的人都在怀疑是否要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事实上没有人希望如此——不论他的敌手如何想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把它做得很漂亮,或是很丑陋 。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拿回属于你的生命力看到“ 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 , 就表示你再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 。”这句话时,我首先感到震惊,继而陷入了沉思,因为我正身处高压的工作之下,要赶快在明早之前做好一个复杂的方案,这意味着我今晚至少要工作到夜里11点 。
这句话的出现让我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怀疑:我确实很想快点完成,赶紧逃脱这糟糕的一切,因为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我觉得这份工作没有意义 ,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带着这样的追问,我燃起想看这本书的信念 。
霍金说,希望他的《时间简史》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样使人们觉得,他们不必自处于伟大的智慧及哲学的问题之外 。作者给120个出版商写信 , 其中119家都拒绝出版这本书,但经过历时4年的写作,最终这本书却成为了畅销的经典,这样绝地逆袭的经历也给这本书蒙上一层传奇色彩 。这两个原因让我更加坚定了,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有丰富价值的作品 。
这并不是一本可以一目十行的休闲读物,在读的过程中 , 你常常需要大量的思考,以跟上讲述者的思维 。这是一本指向内在的书,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塑造一个讲述者角色,在旅途的间隙,向读者分享他的想法 。斐德洛的经历是作者讲述的一部分,他以讲述者熟识之人的面目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实际上是讲述者患精神疾病前的另一个自己 。讲述者以“精神与技术彼此割裂的问题”探寻可以重新融合两者的“良质”,由此引出许多思考的过程 。
书中反复提及的“关心”二字是我认为的核心,也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点,讲述者也提及“关心通往良质” 。当失去对事物本身的关心 , 将只看到表象而忽略本质、失去进取心、失去不断探索琢磨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
书中“不关心”第一名当属讲述者的同伴约翰同志,这位同志拥有一辆价值不菲的宝马摩托车,却没有基本的维护常识,遇到小小的故障就只能原地烦躁,每当善良的讲述者试图和他聊聊原理的时候 , 气氛就会降到冰点――他根本不愿意听,不感兴趣不想知道,即使他已经明显在为此受苦 。这促使讲述者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也是这本书之所以问世的第一动因 。
讲述者回想起在约翰家目睹他老婆思薇雅发脾气的情形,水龙头在滴水,她试图大声说话压过滴水的声音 , 然后就不禁发起脾气来,却似乎刻意忍受不肯承认水龙头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情绪,事实上上一次他来就提醒过约翰,但约翰轻描淡写地说换了皮圈还是没修好 , 然后就不再管了 。讲述者认为问题在于他们不能应对科技的产物,他们的逃避和厌恶是一种自欺的行为 。
其实这里“科技的产物“可以替换成任何我们搞不定的事情 。比如痛苦的工作、不满意的人际关系、解释不清的遭遇,而修理物品,是最直观最具象的事件 。当我们搞不定时,我们就会逃避,逃避会生出一些奇怪的论调和现象 , 比如“大家都这样”、“我怎么知道”、“你不教我我怎么会啊”,比如仇富、无能狂怒、修不好的丢掉、责怪搞不定的人事物 。真正受良质指引的人,应该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而不是逃避 。逃避证明了什么?证明了他们不想做,不关心,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做 。有些人会说了,迫于生存、迫于学校、迫于原生家庭,所以没办法做感兴趣的事,这是什么?这种说法还是逃避 , 如果真想做,应该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方法乔帮主其实已经告诉过咱们了,“Keep looking,don't settle.”,直接翻译就是,“一直寻找,不要停下 。”
我也曾思考为什么很多人做着不喜欢的工作 , 但宁愿忍受痛苦每天抱怨也还是愿意留在那里?后来我想清楚了,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家庭、风险对比等原因,更多的是他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内心深处的答案 , 那就是忍受相对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来的更容易 。忍受是被动的,你只需要受着,而追求理想很难,甚至很累,最主要的是得动脑子,真正的动脑子 。所以他们像约翰一样,像思薇雅一样,宁愿饱受不懂摩托车的痛苦、不修水龙头的痛苦,也不愿踏出半步 。
讲述者想弄清楚的第一个就是他和约翰们的区别 , 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就是意识的问题 , 意识到出了什么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做,怎么做并不是一个方法论,而是如何生活的哲学 。
我想谈论的“不关心“第二名就和讲述者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有关 。
这个第二名就是讲述者的儿子克里斯 。克里斯的问题和约翰不同,他的不关心不那么显而易见,反而容易看起来像非常关心 , 他在一次爬山时,被他老爸狠狠地分析了 。
“只为了未来某个目标而生活是肤浅的,生命萃聚在山的四面,而不是山顶 。我们脚下才是万物生长之地 。“,这句话说的就是”自我的爬山者“,他们只为了远处的山顶而爬,看不见周遭,也失去自己的秩序,到达山顶之后他们仍然不会快乐 , 因为山顶变成了”此地“,而他们总认为他们的目标在”远方“ 。这就是克里斯正在遭受的一切,他们看起来非常投入地在关心事物本身,却根本不是被良质引领,而是远方的奴隶,就像一个拥有成堆的玩具的孩子 , 却把自己的后背留给他们,而望向看不到玩具的远处 。
“活在当下”是我们已经听腻了的口号,却鲜少有人明白它真正的意义,他们一边说着自己明白,一边又念叨着过去的得失和未来的焦虑 。过去是已完成的现在 , 未来是还没开始的现在,只有现在是真实的!把目光放在现在就是在书写过去和塑造未来 , 把目光放在虚幻的过去和将来上,只会让现在沦为更糟糕的过去和将来 。
当一个人总把幸福寄托于实现某个目标之后时,代表着他的内心认为自己现在是不快乐的、不幸福的、情况是糟糕的,他就像看不到萃聚在山四面的生命、心中只有山顶的克里斯,会失去自己从容的节奏、失去享受美景的能力、失去体会快乐气味的心力,如泰戈尔所说,他拥有成把成把的珍贵的珠子而不自知 。
关于“如何做”的生活的哲学,作者探讨了什么是良质,如何通往良质 , 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意识到世界在怎么对待我们 , 以及如何避免一些陷阱 。但别指望作者像其他无聊的工具书或者在线课程一样,抓住用户的“速成”心态,把1、2、3给你列出来,甚至再奉上一个流程图,认为整本书都不用看了,到最后发现“懂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你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在认识你自己,只有你自己能走出属于你的路 。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详实地记录了作者的思考过程――也就是书中斐德洛的经历,而不是落于俗套的说教、罗列,过程才是本质 , 是结果的背后 。就像光读一篇好文章是学不会写作的,还要问作者是怎么写的 , 怎么思考的,写提纲时对材料根据什么做了哪些删改 。子曾经曰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C哉?人焉C哉?”,不只是人,任何事都要有意识去洞察表象背后的原因 。
这是一本艰涩难懂的书,阅读珍藏版的附册《生长的河》有助于了解更多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想法 。如果书中谈论的许多问题你都曾经在内心发问过并且良久地思考过 , 那么你将更容易跟上讲述者的脚步,并且会感受到共鸣和醍醐灌顶的快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万国35111机芯的档次与特点,万国柏涛菲诺蓝盘金针怎么样
- 月见草胶囊有用吗,月见草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 维生素b族片的作用与功效,b族维生素片的功效与作用
- 竖子不足与谋是什么意思,竖子不足与谋什么意思
- 探究一类二等手表品牌的品质与工艺水平,手表低中高端品牌怎么分类
- 北京蜂王浆口服液的作用与功效,蜂王浆的作用与功效
- 胶原蛋白肽多少钱一盒,正规肽多少钱一盒,海洋胶原蛋白的功效与服用方法
- monaco是哪个国家,摩洛哥与摩纳哥分别在哪?
- 幽诺女神是什么,寇妹私护产品效果怎么样?寇妹与幽诺女神哪个好用?
- 杨梅要放冰箱吗,杨梅的储存与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