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人30岁称什么年华 女人古代年龄称谓有哪些
1、30岁(女子):半老徐娘 。
2、0-1岁:襁褓时代,0-1岁的孩子在古代年龄称谓中被称之为孩提、襁褓时代 , 主要是指初生或者尚在发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为襁褓时代 。
3、2-3岁:孩提之年,古代年龄称谓中孩提之年指的就是还在幼儿时期的孩子,需要大人的照顾与关怀 。也有称之为“孩提包“或“提孩“的说法,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
4、7岁(女子):髫年(tiao) , 7岁的女孩子在古代年龄称谓中会被称之为髫年(tiao),是指还在幼童时期,髫年也是指女孩子头发开始长 , 但是并没有束发时的自然下垂现象,故称之 , 也称作“垂发之年“ 。
5、8岁:总角 ,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是古代年龄称谓对8岁小孩的称呼 。
6、9岁:九龄 , 9岁是儿童开始学习的时间,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 。语出《礼记》 。
7、10岁:黄口,黄口也是对10岁以下孩子的统称 , 我们经常也会听到黄口小儿一词,指的就是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 。
8、12岁(女子):金钗之年 , 古代年龄称谓中金钗之年指女孩子12岁,女孩子到了十二岁之后就开始要带钗了,所以才将12岁的女孩叫做金钗之年 。
9、13岁(女子):豆蔻年华 , 豆蔻年华是几岁?就是指的古代十三、四岁的少女,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
10、13-15岁:舞勺之年,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
11、14岁(女子):二七之年,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
12、15岁(女子):及笄之年,及笄之年(jī)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古代年龄称谓,泛指该女子15岁了 , 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古代女子到了及笄之年后就意味要出嫁了 。
13、16岁(女子):碧玉年华 , 碧玉年华也叫碧玉之年,是古代人们对16岁年轻女子的称呼,古代二八年华也是指的16岁,也叫破瓜之年 。
14、18岁(女子):二九之年,古代女子18岁可称“二九“ 。《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 。“本来男女皆可用 , 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
15、20岁(女子):桃李年华,桃李年华指女子成年待嫁,也称为是双十年华 。
16、24岁(女子):花信年华,花信年华也称花信之年 , 花信年华在我国古代时期是对女子二十四岁的称呼 。
17、30岁(女子):半老徐娘,半老徐娘是指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古代“三十岁”的称位是什么?三十而立
以下是其他年龄的称谓,愿能对你有所帮助!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豆蔻年华 ,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疾鸡指女子年满15岁,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指女子年满15岁,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而立30岁 , 知命50岁,不惑指人40岁,花甲60岁,古稀指人70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古代30多,40多,50多岁的女人怎么称呼自己?20岁是桃李年华; 24岁为花信年华;30岁称为半老徐娘; 到了40岁就会被称为人老珠黄;50岁为知名之年;60岁为花甲之年;70岁古稀之年;80~90岁为耄耋之年;100岁为期颐之年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分别是?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分别是?
女子:
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称豆蔻年华 ,
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
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男子:
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
40岁称不惑 ,
50岁称知天命,
60岁称耳顺 。
70岁称古稀 ,
80岁称杖朝 。
90岁称合耄耋 。
100岁称乐期颐 。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
:wenwen.soso./z/q390798090.htm
古代对各年龄段女子的统称
襁褓:不满周岁 。
孩提:两至三岁 。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 , 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
总角:幼年泛称 。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
黄口:十岁以下 。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 , 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撷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
而立:三十岁 。
不惑:四十岁 。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 , 而有四十九年非 。”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 , 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 , 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
古?。浩呤?。(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耄耋:八十、九十岁 。(《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
期颐:百岁之人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
12岁(女)——金钗之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
各年龄段婚姻的叫法
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古代各年龄段的称号是什么?
以下是古代各年龄段的称谓:
1. 赤子:初生的婴儿 。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
2.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皆隈弑?。”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
3.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 。”赵岐注:“孩提 , 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亦作“孩抱” 。
4. 龆龀:儿童换齿 。《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 。”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
5. 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
6.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 。”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
7.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 。《礼记•内则》:“拂髦,总角 。” 郑玄注:“总角 , 收发结之 。”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
8. 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杜牧《赠别》诗:“娉娉嫋嫋十三余 , 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
9.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10. 束发:男子十五岁 。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
11. 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 。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
12. 弱冠:男子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
13. 而立:三十岁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
14. 不惑:四十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
15. 知命:五十岁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 。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
16. 耳顺:六十岁 。《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
17. 古?。浩呤?。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
18. 耋:七十至八十岁 。毛传:“耋,老也 。八十曰耋 。”《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 , 赐一级,无下拜 。”
19. 耄:八十至九十岁 。《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
20. 期颐:一百岁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有哪些 如豆蔻 及笄 要写明是哪个年龄段哈
女孩7岁-----髫年
12岁(女)---金钗
13岁(女)---豆蔻
15岁(女)---及笄
16岁(女)---破瓜、碧玉
20岁(女)---桃李
24岁(女)---花信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其他统称和男女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
古代时称各年龄段的人为什么
初度——指初生的年月时日 。
襁褓--不满周岁 。
总角——泛指幼年 。
髫年--女孩7岁 。
龆年--男孩8岁 。
黄口--10岁以下 。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
舞勺之年——指十三至十五岁的少年 。
舞象之年——指十五至二十岁的少年 。
束发——指十五岁的男子 。
及笄(jí) ——指十五岁的女子 。
弱冠——指二十岁的男子 。
桃李年华——指二十岁的女子 。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
耳顺之年、花甲、平头甲子、下寿、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七十岁 。
杖朝之年、中寿——指八十岁
耄耋——指八十岁到九十岁 。
鲐背——指九十岁 。
期颐、上寿——指百岁 。
双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 。
古代称十一、二岁的女子为什么(最好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称谓都有呀)
【古代三十岁女子称什么,女人30岁称什么年华 女人古代年龄称谓有哪些】 襁褓:不满周岁 。
孩提:两至三岁 。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
总角:幼年泛称 。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
黄口:十岁以下 。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撷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
而立:三十岁 。
不惑:四十岁 。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 , 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
古?。浩呤?。(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耄耋:八十、九十岁 。(《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
期颐:百岁之人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
12岁(女)——金钗之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 ,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
(希望能帮助你!)
各年龄段的名称 。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古代女子不同年龄段的称呼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
古人对男女不同年龄段的称呼有哪些?
男女有分别的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古代小孩称呼长辈(男女) , 不同年龄段的长辈有不同的叫法吗?!谢谢!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 , 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
皇后:皇帝的妻子 。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 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 。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 。尊称别 *** 称贤内助 。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
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
妻子:指的是妻子的儿女 。早期有“妻子”、“妻室” , 也有单称妻 , 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
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
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
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
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 , 多用于口头语言 。
老爱:因称老婆太俗语,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方法叫老爱 。
继室、续弦:妻殁再聚约 。
家里、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
女人: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 。贱内、贱媳:古人对妻子的谦称 ,
爱人:男女互称 。
老马子、后头人:河南农村对妻子的称呼 。
右客: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
伙计、搭档:现代都市流行的对妻子的俗称 。
参谋长、内务部长:现代人对能干持家贤惠妻子的尊称 。
古代称不同年龄段的人分别叫什么
古代年龄称呼
总角:指童年 。
语出《诗经》 , 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
“总角 兮” 。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
垂髫:指童年 。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
“被褐振裾 , 垂髫总发 。”
束发:指青少年 。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
及笄:指女子15岁 。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
弱冠:指男子20岁 。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 , 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而立:指30岁 。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
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
不惑:指40岁 。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
《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
艾: 指50岁 。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
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 , 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
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回圈落落如弄珠’ 。”
古?。褐?0岁 。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 , 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
黄发:指长寿老人 。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陶渊明《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鲐背:指长寿老人 。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 , “台”与,“鲐”通用 。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
耄 :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匪我言耄 。――《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 。――《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 。――《左传·隐公四年》
耋 :年八十曰耊 。
字亦作耋 。――《说文》
则大耋之嗟 。――《易·离》 。马注:“七十曰耋 。”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耄耋:七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 。
期颐:指百岁 。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苏拭
《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
古代不同年龄段的女子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
孩提:两至三岁 。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 , 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
总角:幼年泛称 。
垂髻之年: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 , 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
黄口:十岁以下 。
幼学:十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撷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
志学:十五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
弱冠:二十岁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
而立:三十岁 。
不惑:四十岁 。
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知非之年:五十岁 。(《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 , 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
古?。浩呤?。(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耄耋:八十、九十岁 。(《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人们根据这解释 , 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
古代特定指不同年龄段的词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pipl化妆品是什么牌子,pipl粉饼是三无化妆品吗
- 如何调整Swatch手表时间,斯沃琪手三眼表怎么调时间
- 苏仨为什么解散181,歪歪频道2080的苏三为什么被停唱
- 灯笼的别称和雅称,古代对灯笼的雅称有哪些?
- 古代我怎么称呼,古代我怎么称呼
- 肯德基三姐妹是什么梗,你在kfc我什么意思
- 魔鬼身材的三围是多少,问:魔鬼身材的"三围"是多少?
- 煤炭的三大主要用途是什么,煤有哪些用途?
- 中国三大母亲河,中国三大河流是什么?
- alt键怎么读,键盘上的Ctrl Alt Shift三个键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