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芳|报告文学丨尹红芳:灵魂歌者( 六 )


她记得 , 欧阳赞友队长说 , 以后文化大礼堂的山歌演出管理 , 就靠她了 。 这对于一个多年担任“草台班子”的班主而言 , 不仅是一份光荣的使命和巨大的信任 , 更是一次艰难的挑战和沉甸甸的责任 。
一方面 , 从今以后 , 花姐和她的团队唱山歌 , 终于有了稳定的场所和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 , 如何利用这个平台 , 持久地将山歌传承下去、传唱开来 , 又有很多新的困难需要去面对 。
第一是观众 , 有没有观众尤其是外来的观众 , 意味着礼堂是否有着固定的营收 , 也关系着大家有没有稳定的收入;第二是制度 , 为了稳定人群集中性地排练和表演 , 就需要事无巨细 , 建章立制;第三是费用 , 作为一个主要面向群众的公益性舞台 , 文化大礼堂要常葆活力、维持运转 , 还是需要有稳定的投资 。
从小 , 花姐就是一个细致而有担当的人 。 这些问题 , 在欧阳赞友队长找她谈之前 , 她就已经考虑到了 。 可是 , 她知道 , 有些事情即使想做 , 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
一天 , 她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欧阳赞友队长 。 欧阳队长鼓励道:“你放心 , 我们会想办法帮你们的 , 我们先把礼堂装修好 , 你们好好表演 , 表演好了 , 游客多了 , 收入有了 , 其他的 , 也就不用担心了 。 ”欧阳队长的话 , 如一剂强心针 , 驱散了她长时间的担忧 。
幸福的和声
2022年8月28日 , 龙湾乡村振兴礼堂正式启动 。 花姐不顾腰伤尚未彻底复原 , 毅然投入了第一次开场演出 。
尹红芳|报告文学丨尹红芳:灵魂歌者
本文图片

演出前 , 花姐拉着欧阳赞友说:队长 , 我们来一起拍个照纪念一下这个隆重的日子吧
她相信 , 这将是她人生的又一个出发点 。
和她一样的 , 因唱山歌而人生悄然发生改变的 , 还有团队的其他人 。
刘丛花是2021年正式加入花姐的演唱团队 。 刘丛花记得 , 花姐把她拉入团队的时候 , 正是她人生的最低谷 。 那时 , 她的父亲去世不久 , 母亲瘫痪在床 , 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 , 二哥又身患残疾 , 面对沉重的生活负担 , 柔弱的她选择了离婚 , 主动撑起残破的娘家 。 可是 , 对丈夫和小孩的愧疚 , 让她常常抑郁不已 。
在一次广场舞比赛中 , 花姐发现了刘丛花的乐感很好 , 之后 , 了解到她家里的困难 , 便想帮帮她 。 只要一演出 , 花姐都会叫上她 。
“虽然我以前学过舞蹈 , 可是唱歌我算业余的 , 也没有基础 。 ”刘丛花在花姐面前有些畏缩 。
“只要你愿意学就好 , 我又不要你交学费 。 ”
刘丛花被花姐的热忱感动 , 加入了花姐的排练队伍 。 刘丛花发现 , 只要和花姐在一起演出 , 她就特别开心 , 而且 , 还能赚到钱贴补家用 。
刘丛花回忆 , 从那以后 , 她的收入多了 , 心情也好了 , 更重要的 , 她真正走出心里的困境和精神的阴霾 。
2022年 , 刘丛花凭借出色的表演 , 还成为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刘景辉也是在跳广场舞时被花姐发现的 。 1987年出生的她 , 以前更钟情流行乐曲 , 可以说对山歌没有任何了解 。 结婚生子后 , 便一直在家照顾小孩 。
“那时 , 除了相夫教子 , 很少有自己的生活 , 生活枯燥 , 看不到太多自己的未来 。 ”刘景辉回忆曾经的那些时光 , 看了看身旁的花姐 , 真诚地表达了谢意 。
“如果不是花姐的调教 , 我不可能会唱山歌 , 也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走南闯北去表演了 。 ”
她说 , 是花姐一步步带她入门 , 从开始唱小调 , 到后来唱高腔 , 从基础练习 , 到情感表达 , 花姐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毫不藏私、倾囊相授 。 在花姐那里 , 她学会了演唱各种山歌曲调:高腔山歌 , 平腔山歌 , 节奏由慢到快、一次得吐五十多个字的滚板 , 等等 , 要驾驭各式各样的山歌 , 对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来说 , 很艰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