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夏秋冬分别是哪几个月?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
在气候上 , 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 。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 。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 , 北半球是夏季 。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
扩展资料
1、我国古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 。
在我国出版的日历上,公元纪年的日期旁边,还标着一种农历,这种历法也叫夏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历”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 , 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孩子们都盼着过“年”,这个“年”就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既是一年的头一天,也是农历季节划分上春季的开始,所以叫春节 。
2、在天文上,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 。
3、气象上,通常以阳历的3月到5月为春季,6月到8月为夏季,9月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为冬季 。
例如,3月下旬或3月底,北京地区平均气温升到10℃左右,进入春季,这时桃杏花开、柳芽吐绿,确实是一派春况;11月下旬,江苏、浙江一带,梧桐落叶、景物萧瑟,平均气温也正好10℃左右,开始进入冬季 。用这个指标比较我国各地四季的有无和长短,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各地季节变化上的差异 。
春季是指从立春到立夏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一、二、三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
夏季是指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
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
冬季始于农历的立冬 , 止于次年的立春 , 即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 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 。
扩展资料: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 ,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我国现代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 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四季的月份各是几月份日常习惯中主要以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
如何划分四季有多种方法,其他还有天文划分法、气象划分法、古代划分法、候温划分法等 。
四季的划分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 , 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 。
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 , 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 。
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 , 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 。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 。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 。
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 , 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 。
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
四季的划分,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 , 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
四季地理上怎么划分:
春季: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传统上是以立春(斗指寅,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作为春季的起点 , 至立夏结束 。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近代采用学者张宝堃“候平均气温”划分,以候平均温度(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春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22℃以上(入夏)时结束 。
夏季: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夏”(斗指东南 , 太阳到达黄经45°)作为夏季的起点,至“立秋"结束 。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稳定升到22℃以上时作为夏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22℃以下时结束 。
秋季: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秋”(斗指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作秋季的起点,至“立冬”结束 。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降到10℃以下时结束 。
冬季: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冬”(斗指西北 , 太阳到达黄经225°)作为冬季的起点,至下一“立春"结束 。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 , 至候平均温度10℃以上时结束 。
四季的由来: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 , 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
四季的特点:
上古时代依据斗柄指向确定季节交替 , 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 。现划分季节通常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 。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我国南方地区(低纬地区),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湿润、冬夏温差较?。窘谧皇比照铡⒔邓绕蛞乇浠飨?。北方地区(中纬地区)降水少、干燥、冬夏温差悬殊,季节转换时气候要素变化明显的是气温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四季都分别是哪几个月份划分在我国 , 一般是以3~5月为春季,6~8月算为夏季,9~11月算为秋季,12~2月算为冬季,这就是现在人们习惯概念上的四季 。
天文四季纯脆是从天文因素考虑的,它忽略了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性质等重要因素 , 故划分的四季与实际的气候季节变化不怎么符合 。
因此,物候学家们根据气温、降水等与农作物生长有密切关系的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为依据来进行四季划会,其标准为,以五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10℃作为冬季,10~22℃的作为春季或秋季,高于22℃的作为夏季 。
这种以气象要素为依据划分的四季,被叫做气候四季 。
虽然气候四季比起天文四季更接近四季的实际气候,但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所以,若要作全国性的气候四季划分是十分困难的,而且一般人们也不容易直观接受 。
为了使天文四季和气候能够大致相吻合,所以又出现了天文四季与气候四季相结合的四季划分法,它把天文因素和气候因素进行结合互相补充 。
扩展资料:
人对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反应 。一年四季出现的不同气候条件 , 造成人们不同的感受,也就容易发生各种不同的疾病 。
春季 , 暖空气开始活跃,气温逐渐回升 , 冷暖空气活动频繁 。忽冷忽热的天气经常交替出现,体弱的人难以适应,很容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病毒性脑炎,老人支气管炎等病症 。北方由于空气干燥 , 春秋季节风沙天气较多,人们患沙眼病者甚多 , 轻者流泪,重者发炎 。
初夏季节,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占据在我国江淮一带、形成这一地区天气阴沉,细雨连绵,空气湿度很大 。由于寒冷、潮湿刺激关节处,引起自身组织抗原性改变,容易发生风显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常常有关节和腰腿酸痛症状出现 。盛夏季节,气温很高,特别是在强烈日光照射下的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在酷暑炎热的时候集会等,体内产生大量热量 , 人体既使大量出汗,仍来不及散热,就会使体温升高,呼吸、脉博加快,发生头昏、眼花、胸闷、心悸、恶心乏力而中暑 。如果在烈日阳光下爆晒,因日光红外线照射人体大脑组织、脑膜等易引起头昏,耳鸣,烦燥不安等症状 。
秋季,除与春季相同的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外,日间气温仍然较高,但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冷却快,日夜之间温差大,睡眠时很容易着凉,易得伤风感冒,特别是儿童易患肺炎、百日咳,老人易得气管炎等 。
冬季,当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气温骤降,冷空气刺激咽喉,使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容易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疾病 。当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后,室外劳动 , 手、脚、耳及脸部等局部很容易生冻疮 。
参考资料:中国气象局—基础科普
春季为3-5月 , 夏季为6-8月 , 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2月 。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 。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 。
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 。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 。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
扩展资料:
四季由来 :
地球好比一只陀螺,它绕着自转轴不停地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朝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夜晚 。
当我们中国这里是白天的时候 , 处在地球另一侧的美国正好是夜晚;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从东方升起逐渐向西方降落 。
地球不但自转,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椭圆 , 公转轨道的半长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的偏心率为约0.0167,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千米,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约为23027′,且存在周期性变化 。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 。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 , 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
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 , 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 。
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 , 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 , 进而转入冬季;
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 , 由冬季进入春季 , 进而过渡到夏季 。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 , 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冷一些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季
以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
四季的划分方法很多 , 一般有六种划分方法 。
第一种:天文法 。
二分二至,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
第二种:节气法 。
以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作为春夏秋冬的开始 。
第三种:农历法 。
农历正月至三月为春季、四月至六月为夏季、七月至九月为秋季、十月至十二月为冬季 。
第四种:阳历法 。
以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
第五种:物候法 。
以当地某种植物发芽开花作为季节的指示植物 。
比如,广东以马尾松发芽为春季开始、以苦楝树开花作为夏季开始、野菊花开花作为秋季开始 。
第六种:气温法 。
已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摄氏度以上为春季开始、22摄氏度为夏季开始、下降至22摄氏度为秋季开始、下降至10摄氏度以下为冬季开始 。
拓展资料: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 , 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 , 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 , 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 , 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3月、4月、5月 。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 , 立秋为终点 。6月、7月、8月 。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 , 立冬为终点 。9月、10月、11月 。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12月、1月、2月 。
扩展资料:
24节气歌及各解释意义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立春:指春季的开始 。
春雨:指的是雨水量渐增 。
惊蛰:指唤醒了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春分到来,使得昼夜平分 。
清明:清明天气晴朗 , 草木繁茂 。
谷雨:谷雨到来后 , 雨量充足谷类能茁壮成长 。
立夏:夏季的开始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芒种:有芒麦类作物成熟 。
夏至:夏天来临 。
小暑: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刻 。
立秋:秋季到来 。
处暑:处暑是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平分 。
寒露:露水以寒 。
霜降:天气渐冷 , 开始有霜 。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
大雪:雪量增多,地面积雪 。
冬至:寒冬天来临 。
小寒:开始寒冷 。
大寒:最冷的时候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季
四季分为春、夏、秋、冬4个季节 。根据气候统计法,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2月 。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
四季划分还有其他方法:
1、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 , 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 。
2、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
3、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
扩展资料:
四季的形成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23°26′) , 因此,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从南纬23°26′(南回归线)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 。
太阳直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高,气温高,为夏季;反之,太阳斜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低,为冬季 。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 。
太阳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时 , 分别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赤道时,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1日前后)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一年四季怎么分 ?每个季节各是哪几个月?四季的区分: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 。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 。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 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 。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 , 10~12月为冬季 。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
四季月划分:
1、古代以阳历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12、1、2月份为冬季 。
2、天文学上以春分(3月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1日前后)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 。
3、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 , 7月份为最热月 , 故以阳历3、4、5月份为春季 , 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12、1、2月份为冬季 。这种四季的分法,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
扩展资料: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 , 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
参考资料:四季_百度百科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 。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 。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每个季节的月份是不能固定的 。
第一种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 。如春季立春为始点 , 太阳黄经为315° , 春分为中点 , 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 。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
第二种
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 , 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 , 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 。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
第三种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 , 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 。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 。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 。这就是气候四季 。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 , 秋季50天,冬季157天 。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
第四种
气候统计法 , 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 , 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
扩展资料: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 。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 , 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
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 , 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 。在此期间 , 北半球昼长夜短 , 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 。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 。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 。
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 。在此期间 , 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
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 极昼带逐渐缩?。荒习肭蛑缃コぃ?夜渐短,极夜带逐渐缩小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 , 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 。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 。
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 。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上述情况相反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的方向由东南变为东北,降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 。
从冬至到春分和从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昼长都向平均值(12小时)接近 , 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缩小 。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方向逐渐接近正东 , 降落方向接近于正西 。
从春分到夏至和从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都在向极值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扩大 。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也趋向极值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落的方向,分别向东北、东南和西北、西南移动 。
由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较复杂 , 所占篇幅较多 , 我们没有充分地说明,读者自行总结出规律来也是不难做到的 。在分析的时候,最好能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 。
例如,在北半球,可以从春分到太阳直射该地算做一个阶段 , 再到夏至为第二个阶段,夏至以后到再次太阳直射为第三个阶段,以后可以把到冬至作为下一个阶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后一个阶段 , 太阳完成了一次回归运动 。
每个阶段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太阳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时,太阳在正午时位于天顶以北,冬至时则在天顶以南),等等,都有较大的变化 。
参考资料:
四季(天文现象)_百度百科
四季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
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 。
四季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 , 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 , 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
扩展资料
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23°26′),因此 ,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 , 从南纬23°26′(南回归线)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 。
太阳直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高,气温高,为夏季;反之 , 太阳斜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低,为冬季 。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反之 , 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 。太阳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时,分别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赤道时,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1日前后) 。
参考资料
四季-百度百科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
季节区分介绍:
习惯区分:
中国民间习惯采用阴历进行区分 , 以1、2、3月为春;4、5、6月为夏;7、8、9月为秋;10、11、12月为冬 。
天文季节区分:
若按天文季节反映了一年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由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地面和海陆的影响 , 其热效应比太阳辐射效应落后一个月左右,所以常把阳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1、2月作为冬季 。天文季节的日期固定 , 便于记忆,但不能反映地区特点及差异 。
扩展资料
四季介绍: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 , 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
地理现象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 。在北半球 , 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 12~2月为冬季 。在南半球 , 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 。南半球是夏季时 , 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 。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
参考资料:四季—百度百科
一年四季是按气候来划分的,但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
一般来说北半球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 12~2月为冬季 。而南半球恰恰相反 , 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9~11为春季,12~2月为春季 。
扩展资料: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 。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 , 南半球由冷变热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
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春夏秋冬分别是哪几个月?【四季分别是哪几个月,春夏秋冬分别是哪几个月?】划分有不同的标准.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划分:
一、天文学上:以四个中气即"二至二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它是按我国农历节气的一种分法.
二、中国古代:多用"四立"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它也是按农历节气的一种分法.
三、在公历(格里历)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7月份为最热月,故以公历3月、4月、5月份为春季,6月、7月、8月份为夏季,9月、10月、11月份为秋季,12月、1月、2月份为冬季.这种四季的分法,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此分法适用性差.
四、在农历上还以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这种划分方法也存在适用性差的问题.
第一种划分法和第二种划分法和第四种划分法都是按农历(含节气和农历月份)划分的.
如有用 求采纳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茄子形状,茄子的颜色形状表面分别是什么
- 百分百羊毛大衣可以水洗吗,百分之百绵羊毛的衣服可以水洗吗
- 零糖和零蔗糖区别,无蔗糖和无糖的区别是什么?
- 绿豆汤要煮多少分钟,绿豆汤要煮多少分钟
- 铜氨丝和真丝的区别是什么,铜氨丝 天丝 真丝哪种面料更好?
- 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怎么兑成75,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怎么兑成75
- 苏南四小龙分别指,我想问一下苏南四小龙是什么地方
- 96年西铁城手表价格分析,CITIZEN WATCH CO 4-S80105 CWT 68价格多少
- 内分泌失调是因为什么,内分泌失调是什么原因?
- 鲐鲅鱼与燕鲅鱼区别,燕鲅鱼和鲐鲅鱼的区别是什么啊?怎么区分燕鲅鱼和鲐鲅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