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优秀,心里一定很苦吧?( 二 )
游戏二:让别人闭嘴 , 不要谈论自己不优秀的地方 , 来假装自己依然优秀 。 这个游戏有3种玩法:指责他人 , 指责自己 , 逃离环境 。
指责他人 , 顾名思义 , 就是不让别人说自己的缺点、不足、不好 。 当别人企图说出自己的不好 , 或在暗示自己不够好的时候 , 你就会觉得没尊严、没面子 , 然后想尽办法让对方闭嘴 。 以吵架的形式、反驳的形式、逻辑证明的形式……比如当有人说你“××事你怎么做成这样”或“你看看谁家的谁谁都多么优秀”的时候 , 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受了奇耻大辱一样 , 然后开始和对方对骂 , 或者开始贬低 , “切 , ×××算什么” 。
指责自己的游戏貌似更好玩一些 。 当被别人批评的时候 , 你会紧张、挫败、自责 ,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 甚至在跟人相处的时候 , 你会生怕得到不好的评价 , 变得小心翼翼、紧张兮兮 , 这俗称为社交恐惧症 。 和人相处紧张 , 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害怕自己表现不好 , 怕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 。
文章图片
逃离环境 , 就是到一个更差的环境里 , 显示出自己其实没那么差 , 从而找到一点安慰 。 比如你在恋爱里不自信则换个条件也差些的对象 , 对工作没信心则找个绝对能胜任但条件一般的工作 。 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宁做鸡头 , 不为凤尾” 。
通过这两个游戏 , 人们都可以不用付出 , 就实现心理上的优越感 。 优秀更多时候是一种心理需求 , 现实中自己到底是不是优秀 , 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 重要的是 , 把自己骗过了 , 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就可以了 。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里 , 有一个故事可以概括这两个游戏:有个人想偷铃铛 , 但他怕别人听到 , 于是他就堵起自己的耳朵 , 以为这样别人也就真的听不到了 。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讲 , 我们还是不鼓励掩耳盗铃的 。 我们应该做的是:可以承认自己不够优秀 , 勇于面对现实 。 当你承认这点的时候 , 就可以发展出两个更加健康的游戏 , 来应对自己对优秀的需求:
健康游戏一:把不够优秀的原因归为可控因素 。 在萨提亚模式里 , 我们常用这两句话给访客做工作 , 也是给自己做工作:改变永远是可能的 , 即使外在上的改变是有限的 , 内在的改变仍然是可能的;我们不能改变环境 , 但是我们能改变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 当能力、性格、环境、经历、父母等因素不可控、不可改变的时候 , 我们可以做两件事:
改变对它们的态度 , 发现它们的积极意义 。 现有的这些条件 , 只是既定存在而已 。 除了消极影响外 , 必然也有积极影响 。 比如制度这个东西 , 制度过死的时候 , 恰恰也是一种保护 。 比如内向 , 也许在人际关系上没什么直接好处 , 但是它可以让你更加聚焦自己 , 踏实和敏感 , 反而会间接促进关系 。 比如就心理学行业来说 , 相关国家制度上的不完善以及现有市场上的混乱情况 , 使心理学的学习、从业都充满困难 , 但不正是因为正值“乱世” , 我这种不入流的心理工作者才有机可乘进入市场了吗?(我谦虚一下 , 你们别当真 。 呵呵 。 )所以真正的
问题就是: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 , 我们可以做哪些来让结果更好些?
健康游戏二:放弃优秀的念头 , 你即使不优秀 , 也很可爱 , 也可以被爱 。 人们努力了很多 , 大抵都是在寻找一种认同感、安全感 。 其实即使你不优秀、不成功 , 你也是可以得到这些的 。 那些成功和优秀的人都这么说过:到最后 , 你还是会发现其实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 平平凡凡才是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你且悄悄努力,慢慢等待,上天自有安排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卡耐基告诉你:提升女人气质的方法,在于这四点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米饭|你有多久没吃到米饭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