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进行自我赋能?( 三 )



我们如何进行自我赋能?
文章图片
出于这一目标 , 我们在选择面试机会时 , 既要考虑自身职业的机会 , 又要考虑自身职业外的机会 。
对于前者 , 我们可以适当扩大一些行业的范围 , 很多职业在不同行业中是共有的 , 但也会有不少差异点 , 我们可以通过多接触不同行业 , 了解自身职业在不同行业中具有的特点 , 以及面临的不同痛点等 , 拓展自己的视野 , 也能让自己在本职业的发展过程中 , 挖掘一些更为底层、更为通用的东西 , 这些其实都是好的赋能 。
对于后者 , 我们可以适当选择面试机会 , 因为我们的精力毕竟有限 , 而且也无法通过一两次面试去“由点到面”地了解其他职业 , 所以对于自身职业外的了解 ,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从“兄弟职业”开始 。 这里的兄弟职业是指:与自身职业有一定交集 , 但也保持了与自身职业的差异 , 在某些重要方向上分道扬镳 。
比如 , 对于文档工程师 , 可以认为与一些设计岗位是有一些交集的 , 特别是在用户体验方面 , 是两者的共性 。
我曾在面试过一次PPT设计岗位 , 在面试过程中 , 面试官提到了一个问题 , 即是否能将设计用量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 面试官的问题提醒了我 , 因为确实在我的不少设计中 , 除了那些整体的视觉效果遵循行业通用规范外 , 一些细节上的设计都是凭借自身的感觉 , 是一种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性应用 。
从那以后 , 我在自己的PPT设计中 , 特别注重对于意识流的建立 , 力求将自己在某个点上的设计逻辑和整体思考清晰地表达出来 , 便于今后设计时的参考借鉴 , 更为宏大的计划是建立自己的StyleGuide 。
这就是从面试中得到的赋能 。
抓住任何外部培训的机会
这里的外部培训机会分为两种 , 第一种是由所在平台提供的培训机会 , 另一种是自己主动寻求的培训机会 。

我们如何进行自我赋能?
文章图片
这里所探讨的是外部培训机会 , 不包含企业自行组织的内部培训 , 因为很多培训师针对平台内部的 , 对个人的影响也是体现在平台内的 , 所以 , 从赋能的角度而言 , 内部培训的价值略低 。
我们先来说第一种 , 第一种情况以大型外企居多 , 会鼓励员工学习一些平台内和平台外都会用到的通用课程 , 比如IT类和语言类课程 , 学习完毕并通过考试后 , 公司会有一些补贴 , 基本上是全额补贴 。
对于第二种情况 , 则要看所在公司的具体文化 , 一般在注重员工成长的公司 , 会以各种形式鼓励员工参与外部培训 , 而这种培训甚至可以由员工自行选择资源 , 公司提供全额报销 , 这样的机制其实也是一种跨越平台的赋能 。 当然 , 有时也需要我们自己去进行争取 。
积极参加各种行业大会
行业大会也是很好的扩展视野的方式 。 与面试类似 , 行业大会一般也有两种途径可以选择 。

我们如何进行自我赋能?
文章图片
一种是本行业的行业大会 。 通过行业大会 , 我们可以跟踪到本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 以及行业内头部企业或新兴企业的最新研发或设计成果 , 这些都是对于我们的赋能 。
另一种就是非本行业的大会 , 这样范围就很大了 。 目前市面上的行业大会有很多 , 不仅包含一些大众行业 , 如汽车、通信等 , 还包含了一些相对小众的行业 , 特别是某一大众行业下的分支方向 。 对于这些行业大会 , 我们既要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相关的点进行选择 , 特别是一些综合性的大会 , 包含了不同的学科内容;也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选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