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风景|张莉谈女性文学阅读与写作:“一个新的女性写作时代正在到来”( 四 )


南方周末:很多人可能没有受过很多的教育 , 但是通过阅读 , 她们有了这种书写的能力 。
张莉:对 , 比如杨本芬奶奶 , 她在女儿的书架上看到一位男作家写母亲的书(野夫《江上的母亲》) , 决定拿起笔写自己的母亲 。 她认识到 , 如果自己不写母亲 , 就再没有人知道母亲曾经这样活过 。 作为女性的主体意识在阅读中被激发了 , 于是她开始写作《秋园》 。 老人并没有写作经验 , 写作的条件也不好 。 但是 , 她的写作却深具女性精神 。 为什么说她是我们时代非虚构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 , 因为她的作品里有一种难得的女性声音、女性经验 , 时代变幻都凝于她的笔下日常 , 读来令人百感交集 。
南方周末:这种普通女性的写作是不是会更自然地流露女性意识?她没有被那么多东西束缚 , 比较忠于她切身的经验 。
张莉:日常生活本身就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 只不过我们每个人对日常生活观察和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已 。 杨本芬的作品之所以令人难忘 , 也是因为亲身经历 , 那是小说或者其它文体所不能给予的真实感打动了读者 , 非虚构写作这一文体 , 非常适合没有写作经验的人 。
我想说 , 把日常生活里蕴含的光泽或者哲学思考写出来 , 是女性写作的重要维度 , 它需要我们打开对文学的理解力 , 门罗写的日常生活多么有质感 , 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今天世界文学史上 , 优秀女作家都使用或凸显了她们的女性视角 , 包括刚刚获得诺奖的法国女作家埃尔诺 。
小说风景|张莉谈女性文学阅读与写作:“一个新的女性写作时代正在到来”
本文图片

张莉认为 , 备受关注的韩国文学作品《82年生的金智英》很有问题意识 , 但从文学表现形式来说未必是精品 。(资料图/图)
南方周末:在女性文学里存在一部分观念先行的作品 , 这类作品往往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 但艺术性不足 , 你如何看待问题意识和艺术性的关系?有没有作品较好地平衡了两者?
张莉:观念先行的作品 , 并不是好的文学作品 。 在女性文学创作领域 , 如何避免观念先行 , 平衡问题意识与写作技艺之间的关系 , 是作家面临的挑战 , 包括前几年很火的《82年生的金智英》 , 这部作品的确有问题意识 , 但从文学表现形式来讲未必是精品 。
中国女性文学史上 , 问题意识极强 , 同时艺术表现形式也很好的作品也有不少 , 比如张洁的《爱 , 是不能忘记的》《无字》 , 铁凝的《玫瑰门》、王安忆《长恨歌》 。
“远离表演性、控诉式以及受害者思维”
南方周末:作家迟子建写过许多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 , 她认为 , “女性在艺术视野的开阔性和剖析问题的深刻性上 , 可能有所欠缺和束缚 。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莉:任何性别都有缺陷 , 也有优长 。 所以 , 真正优秀的作家要有所认识 , 有所跨越 。 当然 , 这句话也牵涉到我们如何理解开阔和深刻的问题 。 开阔指地理意义上的开阔 , 也可能指思维方式的开阔 。 通常的女性文学作品 , 在人们印象中总是聚焦于男女两性关系的书写 , 但这不是女性文学作品的唯一维度 。 好的女性文学作品应当将女性放置于社会关系中去观照和理解 , 而非抽离和提纯 。 理想意义上的女性写作是丰富的、丰饶的而非单一与单调的 。 好的文学作品也要有艺术性和先锋气质 , 它应该远离表演性、控诉式以及受害者思维 。 就像伍尔夫所说的 , 要越过起居室 , 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
南方周末:你特别强调新女性写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 与伍尔夫这段话有点相似 , 就是要很清晰地认知女性处于各种社会角色里面的处境 。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界定这种有强烈社会性别意识的写作和局限于个人小天地里面的写作?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