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 二 )


我开始会怀疑她们在忽悠我或者没仔细看 , 毕竟我觉得两张照片差别真得大到很离谱的地步了 。
直到后来 , 当舍友让我看她觉得自己下了狠功夫P的照片时 , 我真心觉得她这张P过的图片就和她平时给我的感觉一样呀 , 没觉得她P图用力过猛 。
然后我就想起 , 当我们拿到各种合照时 , 就是会忍不住盯着合照里自己的模样 , 并且常常会看出各种和本人不同的地方 , 很在意自己脸上很多令人不满的地方 。
可能觉得 , 这些会丑化我 , 影响我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但是我们看合照中的别人 , 就不大会有这种感觉了 。
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 是所有情境的焦点 , 这就使得我们夸大了自己的重要性 , 会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 , 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汤姆·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和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萨维斯基(Kenneth Savitsky)通过实验 , 将其总结为“聚光灯效应”或“焦点效应”:
人们感受到的社交聚光灯对自己的照射 , 比实际上要更为明亮 。
因为我们会自然地对自己的外表、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产生自我意识 。
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 当然是没有错的 , 但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 , 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
过多的自我意识 , 反而会束缚我们 , 不准确的信息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 还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

gil|你会经常被自己丑到吗?
本文图片

道理我们懂 , 我们也会想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 , 却觉得很难做到 。
有些人可能觉得 , 正是因为我们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 , 爱自己 , 才如此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长相上有缺点 , 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
有些人可能觉得 , 正是因为我们是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 , 厌恶自己 , 才关注自己长相的缺点 , 竭尽全力批判自己 , 迎合大众审美 , 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自信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
“我就是这样的人 , 难道我能改变这些吗?”
是的 , 我们完全可以改变 , 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 , 其实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去选择的 。
你可能完全不信 。
一方面 , 我们会认为缺点就是大多数人认可的 , 影响美感的部分;
另一方面 , 缺点一般就是天生的 。 怎么可能因为我认为是优点 , 就变成了优点呢?这不现实!
那么接下来 , 我们就从思想和技术两个方面 , 来挣脱认可欲求的束缚 , 和先天条件的束缚 , 具体说明可以如何操作 。
二、挣脱认可欲求的束缚——缺点是怎么来的呢?
不管我们表现出来的是自恋还是自厌 , 都是在执着于自己的“缺点” 。
阿德勒相关理论认为—
首先我们对好坏、优点缺点的价值判断 , 实际上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 。
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 , 我们也不会认为自己的某个部位不够好 , 是“劣等性” , 是缺点 , 为此自卑并深受其苦 。
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 , 没有社会也没有价值判断 , 就不存在缺点这个说法了 。
其次 , 我们执着于自己的“缺点” , 不愿改变自己对外貌特征的“主观性解释” , 是我们受到了认可欲求的束缚—他人如何关注自己 , 如何评价自己?
我们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 觉得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 才能维护住自己的高价值感 。
看似是在看着别人 , 实际上是眼里只有自己 , 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