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生育的细节|催婚的脚步近了,我们和专家聊了聊年轻人婚育( 三 )


於嘉:我觉得房价太高确实是抑制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 但是房价对于生育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中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 并且具体有多大的影响还值得商榷 。
首先 , 我国不同地区的房价差异很大 , 你提到的房价太高 , 主要可能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中 , 那么对于那些房价没有那么高的城市 , 房价就不是影响他们生育意愿和行为的重要原因 。
其次 , 房价高的压力 , 可能更多的作用于还没有拥有住房的群体 。 对于已经购买了房屋的群体 , 房价走高可能会使得他们的财产增值 , 并不一定会抑制他们的生育意愿与行为 。
最后 , 如果横向比较来看 , 房价可能不是造成低生育率最重要的原因 。 中国的很多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低生育率的问题 , 以新加坡为例 , 房子并不是新加坡居民面临很大压力的问题 , 公共房屋政策实行得很好 , 房价相比于居民收入也并不是很高 , 但是最近十几年新加坡的生育率一直是在全球最低水平 , 2019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14 。 这样来看 , 低生育率可能不仅仅是高房价压力所带来的 。
澎湃网友六月花盏:大部分独身的都是被迫的 , 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自愿的 。 年轻人无力购买婚房、婚车、彩礼的情况下 , 如何发起裸婚运动?让更多年轻人不因经济而独身 。
於嘉:在目前我国确实如此 , 大部分独身都是非自愿的 。 是否有必要发起裸婚运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人们对婚姻的经济基础要求越来越高 , 很大程度是因为社会竞争激烈、消费主义兴起和社会不平等的扩大而带来的 。 而想要降低对婚姻经济基础的要求 , 其根本在于社会层面的改变 , 而非从道德或者其他层面对个人提出要求 。
我们现在观察到年轻人持续推迟进入婚姻的时间 , 一方面是不想那么早进入家庭和为人父母 , 另一方面 , 则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更长的时间积累进入婚姻的经济基础 , 想要在刚出校园就完成婚姻经济基础的积累对很多年轻人是不现实的 , 所以待事业有所发展后再进入婚姻 , 也是一种选择 。 此外 , 不进入婚姻并不意味着独身 , 很多人可能会维持更长的恋爱或者同居时间 , 这样可以部分满足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 。
澎湃网友西瓜可乐味:常说的婚恋友好型社会究竟怎样算友好呢?
於嘉:关于怎么定义婚恋友好型社会 , 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大众观念与政策支持两方面 。 从观念角度讲 , 最主要的是大众对多种家庭行为都有着较高的接受度 。 无论是单身、同居、进入婚姻还是离婚 , 其实都是个人行为 , 旁人不应该指责、干预和价值判断 。 从政策角度讲 , 应该帮助个体满足在婚恋上的意愿与需求 , 比如对同居进行相应的法律保护 , 对单身群体的医疗与养老提供支持等等 。
终身不婚会怎样?不生孩子是自私吗?
澎湃网友“子非鱼啊”:有时候我们这辈人不想生孩子 , 在父母眼中就觉得很自私、没责任感 。 两代人之间怎么达成一致呢?
於嘉:我觉得达成一致其实是很困难的 。 当下很多年轻人和父母会在婚姻、生育等家庭行为上产生冲突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太快了 , 导致家庭行为也出现了很大的变迁 , 短短一代人就可能出现极大的变化 。
从数据来看 , 在您父母那一代 , 不生孩子的比例是极低的 , 甚至不到1% , 是一个非常少见的现象 。 他们如果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子女的生活 , 自然是不能理解的 。 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 , 无孩(childlessness)已经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了 , 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第二次人口转变、个体主义的兴起而越来越常见的现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