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十五人们要干什么庆祝元宵佳节元宵节各地庆祝的方式不同 , 列举一下不同地方的元宵节习俗:
【正月十五要干什么,正月十五人们要干什么庆祝元宵佳节】挂花灯
挂花灯是山西省欢庆元宵节必须的风俗活动之一,每逢元宵节到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 , 从正月十四晚上一直开到正月十六日 。而且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灯展,各种好看的花灯 , 让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 增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
荡秋千
在安徽省元宵节最少不了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这三大民间习俗 。在安徽凤阳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 。早在元宵节前夕,大街小巷都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到了晚上你就能看到很多大人带着小朋友在街上挑灯笼 。而在有些地区,孩子们都会早早有意识地收集、准备着一些废旧扫帚、刷把,以备元宵节撂火把 。
吃花馍
在河南省除了春节要蒸花馍庆祝,在一些喜庆的日子里,当地人都会制造花馍来庆祝,像正月十五元宵节自然也是少不了花馍的身影 。而且在农村里面蒸一手好馍的主妇,这个时候是非常受大家欢迎,早早的就会被邀请去给乡里亲朋帮忙,在谈天说地、揉面、捏馍、上笼一番劳作后,伴着芬芳香气的花馍就出炉了 。
烧香祈福
江西省的老百姓们在元宵节期间,有去寺庙或者祠堂烧香祈福的习俗 。而且全村老少就会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庙宇 , 手持元宵歌本,对着元宵画唱歌,当地人称之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 。最后在当晚的元宵节宴席上,村民们还会晚上吃饭的时候,给每位来宾倒上满满一碗米酒,每张桌子上还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
井陉拉花
在河北省最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就是井陉拉花,属于北方秧歌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每逢元宵节晚上,各大庙会、庆典、街头广场花会就会出现大大小小的井陉拉花组合庆祝元宵佳节的来临 。
看灯会
对北京人来说最热闹的就是元宵节,大街小巷到处过元宵节氛围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舞龙舞狮等等传统节目 。传统的老北京元宵节活动主要由花会、灯会、吃元宵3个部分组成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元宵节要做什么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 , 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 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
2、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 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 。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而正月十五 , 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 , 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 , 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 , 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
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 。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
3、猜灯谜
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4、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 , 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扩展资料: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今有专业户专卖) 。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 。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
到了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 。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宵节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还应该干什么呢?1. 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
2.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测,开始于南宋 。
3. 耍龙灯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正月十五有什么习俗?正月十五习俗: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 , 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 。
起初,元宵节的时令小吃并不是元宵,南朝时,吃的是拌合肉和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则是一种蚕状的面食和烤饼,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现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过当时不叫元宵,而是称为浮圆子或是汤圆等 。
后来,由于这种食品专在元宵节吃食,因此,就把它称为元宵了 。
其实汤圆和元宵的差异只是在于大小和是否包馅罢了!南方人用糯米制成大小和龙眼一般大小的圆子,称为汤圆 。
而北方人吃的圆子较大 , 里面包馅的则称为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也象征了红红火火 。
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
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
2、上元祈福
上元祈福(拜天官大帝),元月十五是上元佳节,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 , 民间说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庙都在凌晨举行盛大的仪式加以庆祝,祭品仪式就如同初九庆祝天公生一样,需念三界公经以祈福求好运 。
3、元宵节“送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灯与丁谐音,因此迎花灯有求子添丁的意义 , 过年谣有: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灯棚的记载 , 可见迎花灯已成为元宵节的不可缺少的活动 。
唐以后 , 花灯不但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也成为深入民间的活动;宋朝是花灯的全盛期,宋代花灯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蜡纸、菩提叶、羊皮、玳瑁等制作,华丽精巧可谓空前 。
4、元宵节舞龙舞狮
龙是吉祥的神话动物,也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元宵节时全国各地都有龙灯 。
早期的龙灯长约七、八丈,在竹鼓上贴上纱,制成龙形的灯笼 , 在龙头与龙身里面,点上几十支蜡烛,然后绑在木棒上 , 有十几个壮汉抬着走,表演时,由龙头追逐龙珠而起舞,姿态优美,俗称“弄龙” 。
5、元宵节猜灯谜
灯节除了花灯外,最盛行的活动就是猜灯谜 。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 。
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 , 一个物或一个名称 , 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 , 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 。
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民间艺术,从春秋时代就有以掩饰的句子做成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汉武帝时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 。
南宋后才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 , 在上元节让人猜春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射覆的方法,称之为射灯谜 。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 。
6、元宵节走百病
也叫游百?。?散百?。咔诺? ,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
7、元宵节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
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
8、元宵节迎紫姑
迎紫姑,或称拜东施娘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 龙舟蚕桑,并占众事 。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9、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 。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 。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
10、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 , 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 , 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比如听香,钻灯脚(有相亲与求子两种说法),乞龟、乞花,照月光、照井水和晚睡,元宵订情等诸多有趣习俗 。
总之,农历正月十五 ,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 。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
扩展资料:
节日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 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 , 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 , 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 , 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 ,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 , 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 , 猜灯谜,吃元宵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 , 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 , 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 , 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
到了清朝 , 就另称灯节 。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
元宵节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 。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 。
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 , 乐在其中 。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 , 易于产生爱情 。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 , 举不胜举 。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
元宵节也是求子的佳节良辰 。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 。”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 。这样一来 , 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偷灯就是祈求子嗣绵延 。
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 。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 。
节日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 春节如此,元宵节也不例外 。亿万国人的热情、奔放、张扬,可与巴西、德国等国的狂欢节比肩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宵节
正月十五习俗: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 , 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 。
起初,元宵节的时令小吃并不是元宵,南朝时,吃的是拌合肉和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则是一种蚕状的面食和烤饼,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现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过当时不叫元宵,而是称为浮圆子或是汤圆等 。
后来,由于这种食品专在元宵节吃食 , 因此,就把它称为元宵了 。
其实汤圆和元宵的差异只是在于大小和是否包馅罢了!南方人用糯米制成大小和龙眼一般大小的圆子,称为汤圆 。
而北方人吃的圆子较大,里面包馅的则称为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也象征了红红火火 。
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 日子越过越红火 。
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因此 , 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
2、上元祈福
上元祈福(拜天官大帝) , 元月十五是上元佳节,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民间说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庙都在凌晨举行盛大的仪式加以庆祝 , 祭品仪式就如同初九庆祝天公生一样,需念三界公经以祈福求好运 。
3、元宵节“送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灯与丁谐音,因此迎花灯有求子添丁的意义,过年谣有: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灯棚的记载,可见迎花灯已成为元宵节的不可缺少的活动 。
唐以后,花灯不但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也成为深入民间的活动;宋朝是花灯的全盛期 , 宋代花灯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蜡纸、菩提叶、羊皮、玳瑁等制作 , 华丽精巧可谓空前 。
4、元宵节舞龙舞狮
龙是吉祥的神话动物,也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 , 元宵节时全国各地都有龙灯 。
早期的龙灯长约七、八丈,在竹鼓上贴上纱,制成龙形的灯笼,在龙头与龙身里面 , 点上几十支蜡烛,然后绑在木棒上,有十几个壮汉抬着走 , 表演时,由龙头追逐龙珠而起舞,姿态优美,俗称“弄龙” 。
5、元宵节猜灯谜
灯节除了花灯外 , 最盛行的活动就是猜灯谜 。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 。
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 , 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 , 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 。
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民间艺术,从春秋时代就有以掩饰的句子做成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汉武帝时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 。
南宋后才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春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射覆的方法,称之为射灯谜 。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 。
6、元宵节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 , 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 , 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
7、元宵节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
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
8、元宵节迎紫姑
迎紫姑,或称拜东施娘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 , 占卜 龙舟蚕桑 , 并占众事 。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9、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 。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 。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
10、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 , 比如听香,钻灯脚(有相亲与求子两种说法),乞龟、乞花,照月光、照井水和晚睡,元宵订情等诸多有趣习俗 。
总之,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 。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 历史悠久 , 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
扩展资料:
节日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 , 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 , 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 ,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 , 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
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
元宵节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 。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 。
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 , 和睦相处 。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 。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 , 祈求神灵保佑 。
元宵节也是求子的佳节良辰 。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 。”这里“灯”谐音“丁” , 就是男丁 。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偷灯就是祈求子嗣绵延 。
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 。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 。
节日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春节如此,元宵节也不例外 。亿万国人的热情、奔放、张扬,可与巴西、德国等国的狂欢节比肩 。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 。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因此 , 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
2、赏花灯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
3、舞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
4、走百病
所谓走百?。?属于古代元宵(或正月十六夜)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明清时尤为盛行 。清康熙《大兴县志》载:“元宵前后,赏灯夜饮,金吾梦池 。民间击太平鼓 , 走百索,妇女结伴游行过津桥,曰:‘走百病’ 。”“走百病”在民间是很讲究的,必须是在特定时间进行,妇女们聚合在一起,或走墙边 , 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
5、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 , 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祈求她保佑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_元宵习俗
正月十五总结起来有以下13个习俗:
1.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 。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 , 一直延续到今天 。
2.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谜语悬之于灯 , 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
3.耍龙灯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中华民族崇尚龙 , 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4.踩高跷
踩高跷 ,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
5.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6.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
7.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寓意热热火火 , 团团圆圆 。
8.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 , 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
9.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 , 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
10.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 , 因为“灯”与“丁”谐音 。
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 , 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 , 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
11.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 。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 , 并占众事 。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
12.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 , 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 , 结伴而行 , 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 。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 , 登城 , 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
13.男女定情
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 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 , 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 , 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
拓展资料: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这天,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尤其是猜灯谜,别有一番意趣 。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因为谜语能开发大脑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 。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
扩展资料:
节日由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 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 , 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 ,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 , 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 , 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 , 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
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 。到了清朝 , 就另称灯节 。在国外 , 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宵节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正月十五的风俗是什么?正月十五的风俗如下:
一、赏花灯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在这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赏花灯了,赏花灯又叫闹花灯,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古时候人们每到正月十五 , 就会亲手制作精美独特的花灯,挂在家门前 。这天人们会在天黑之后在街头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观赏花灯,感受热闹的气氛 。
二、猜灯谜
在赏花灯的同时,人们为了增加趣味性,也会举办猜灯谜的活动 。人们一般会把谜面写在小纸条上,挂在各种花灯下面,观赏花灯的人就会聚集在一起,猜出谜底是什么,猜对的人一般会有一些小小的奖品 。猜灯谜活动让人们之间的互动增加,气氛更加热闹,也展示出古代人们的学识和智慧 。
三、走百病
北方人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 , 都要走出家门 , 到外面走上一圈 , 或者走过一座桥 。是一种祈福消灾的活动 。这天人们一般相约结伴出行 , 见桥必过,一直走到深夜再回家 。这种活动叫作“走百病”或者“游百病” 。
四、舞狮子
每逢元宵佳节,许多南方地区就会举行舞狮子活动 。舞狮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每逢各种节日或者集会庆典,人们都会请舞狮表演者来表演助兴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在广东地区广为流传 , 舞狮在广州俗称“舞醒狮”,每逢佳节喜庆,迎春赛会,开张庆典,必敲锣打鼓,舞狮助兴 。这种民间迎祥纳吉的习俗,由来已久 , 历久不衰 。
五、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或者送花灯”等,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希望在新的一年“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上元节为什么改成元宵节,2021年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吗 为什么也称为上元节
- 来大姨妈为什么要喝红糖水,经期为什么喝红糖水?
- 为什么汤圆不能给别人吃,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及注意事项 元宵节为何要吃汤圆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 正月十五开灯到几点,二零二三年正月十五晚上几点关灯
- 雪地靴如何清洗油渍,牛皮雪地靴要如何清洗? 沾了点油渍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去掉。。。
- 金蝉花煮水喝一般放几个,蝉花怎么炖汤,要与什么配煮?
- 开一晚上灯要几度电,小夜灯一夜耗电多少?
- 考拉一天能睡几个小时,为何考拉可以睡20小时?他不需要补充能量吗?
- 为什么想念刘国梁,国家体育总局为什么要撤刘国梁,中国乒乓球公开赛还没结束
- 白颊黑雁为什么要跳崖,出生3天被诱下悬崖,理性的父母都有点“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