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灯笼要烧掉吗,过年的红灯笼,为啥过了正月十五就要销毁?

1、过年的红灯笼,为啥过了正月十五就要销毁?灯笼是每年春节期间大家都会使用的东西,象征着喜庆,一般来讲春节期间挂的大门灯笼过了正月十五就可以摘下来了,灯笼是不能挂一年的,但挂灯笼是需要忌单数、忌朝北,忌年后碰灯,也就是说 , 灯笼不能挂一年不摘,过了正月十五就要取下来 。
这是因为过去民间有个碰灯的说法,过去灯笼内点的是蜡烛,过了十五两灯笼相撞销毁 , 不能留到第二年使用 。这都是以前的老说法,有点迷信,现在灯笼质量都好,用一年也用不坏,销毁了就是一种浪费,收起来第二年还可以用多好 。
因为红灯笼代表喜庆,寓意着吉祥,寄托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过了正月15年过完了,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对新一年所有美好期盼要在实践中去达成 。所以过完15,家家户户会把灯笼取下来 。
因为过完正月十五,人们的生活就要回归于正常,不能再像过年那样放飞自我 。红灯笼是过年特有的,也是人们对于新年的一种美好期盼,所以过了正月十五就要摘下来 。

元宵节的灯笼要烧掉吗,过年的红灯笼,为啥过了正月十五就要销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过年挂的灯笼正月十五是否拿下来烧掉?【元宵节的灯笼要烧掉吗,过年的红灯笼,为啥过了正月十五就要销毁?】封你给的描述的情况来看,如果说这个动轮只是一年用一次的话,也不用乱,可以把它烧掉,如果还用的话,没有换的话,也可以继续用?。?
用不着,我看别人的灯笼总是挂到来年换新的,为什么烧掉太可惜了 。
不需要烧掉呀,可以留在那里,或者摘下来保存 。
元宵节的灯笼要烧掉吗,过年的红灯笼,为啥过了正月十五就要销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外甥打灯笼照旧的典故 。据说在元代末年,当时朱元璋没做皇帝之前,他在郭子兴的义军中听令 。可是由于这股义军里有好几个主帅 , 郭子兴和孙德崖等几个主帅意见不合,甚至后来几个人翻脸发生了冲突 , 使得朱元璋被迫离开了那里,准备回老家安徽濠州 。
当朱元璋走到濠州城里大街上的时候,正看到有一伙打把势卖艺的 。他见那些人练了拳脚之后还舞动了各种兵器,引来了一阵阵掌声之余,还得到了人们扔过来的铜钱 。看到这里朱元璋心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实在没有生活出路的话,也可以卖艺赚钱生活 。想到这里自己竟然不禁的笑出了声来,可是正在他发笑的时候,那个刚练完武艺的人来到他身边收铜板 , 一听朱元璋的笑声,这个人生气了 。他以为是朱元璋在笑他刚才练得不好 。于是就和朱元璋吵了起来,他们这一吵也把其他人给聚拢了过来 。这个卖艺人就对朱元璋说:“既然你笑我练得不好,那咱俩就比试一下,如果你赢了我,我无话可说,我就自认技不如人 , 你自管走你的路 。可如果你要是输给我 , 那就要当场给我磕头认错 。”
朱元璋本来就没有笑对方武艺练得不好,而且自己是多年没回家乡,这里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当然不愿和对方比武,所以就赶紧解释 。可不管朱元璋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不依不饶的 。把朱元璋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同意了和对方比试一下 。于是两个人就亮开架势打了起来,在打到二十几个回合的时候,朱元璋飞起一脚,正踢中对方的要害,一下把那人踢出几米远倒在了地上,那人大口喘气 。朱元璋赶紧过去扶他,可那人一摆手说:“我技不如人 , 今天输了,我认了,你走吧 。”
旁边一些卖艺人的同伙,见自己人被朱元璋踢倒,正要过来打朱元璋,可被那人给拦住了 。而且还是那句话:自己技不如人,认栽了 。他让那些同伙不要为难朱元璋 。就这样朱元璋离开了这群人继续往前走 。
渐渐地天已经黑了,朱元璋走到一个胡同里的时候 , 正巧一个院落里面出来一个女子往门外泼脏水,一下泼正到了朱元璋的身上 。那女子一见觉得不好意思,就赶紧过来赔礼 。可二人一打照面,朱元璋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个女人是自己多年没见的姐姐 。
姐弟二人相见当然是好事 。朱元璋的姐姐就把他让到家中 , 姐弟二人聊了些他们这些年的经历 。朱元璋又说了他刚才在大街上遇到那些卖艺人的经过 。可就在姐弟二人说话的时候,听见外面一阵吵杂声 。姐弟二人赶紧出去,可出来一看,朱元璋愣住了 。外面来了一群人 , 而且这群人正是刚才在大街上卖艺的那些人 , 而这些人一见朱元璋也愣住了 。经过一番介绍,朱元璋才知道,原来:刚才那个和他比武的人,竟然是自己没见过面的姐夫 , 而这伙人里其他那些卖艺的都是自己姐夫的师兄弟 。当然那些卖艺人也知道了面前的朱元璋 。
大家认识以后问题又出现了,原来朱元璋和他姐夫比武时踢的那脚非常重,只见现在朱元璋姐夫的脸上全是汗 。朱元璋见自己竟然把没见过面的姐夫踢成重伤,心里非常难过,眼含着泪水请姐夫原谅 。可这时朱元璋的姐夫却叫过来自己的儿子李文忠,然后说:“孩子,把灯笼挑亮点,让我好好看看你舅舅 。”朱元璋的外甥很听话,把灯笼挑到朱元璋的头部斜上方,灯笼的光芒正照射在朱元璋的脸上 。朱元璋的姐夫看着朱元璋说:“朱元璋 , 人们都说你有皇帝相,说你将来能做皇帝 , 我这次的伤,恐怕是好不了啦 。我唯一的牵挂就是你的姐姐和我的儿子李文忠,我想等你将来当了皇帝,别忘了她们娘俩 。如果你同意,现在就给你外甥封个官吧?”
朱元璋当时怎么相信自己将来会做皇帝呢?于是就对他姐夫说:”我照顾我姐姐和外甥是应该的,你就放心吧,你现在就是要好好养伤 。”
“不 , 我不行了 。”朱元璋的姐夫吃力的说:“我知道,我不行了,你就给你外甥封个官吧?”
朱元璋还有些犹豫,可这时朱元璋的姐姐也看出自己的丈夫是真的快不行了,就对朱元璋说:“朱元璋,你就听你姐夫的话,给文忠封个官,满足你姐夫最后的遗愿吧?”
这时朱元璋姐夫的师兄弟也劝朱元璋:让他给李文忠封个官,满足朱元璋姐夫的这个要求 。朱元璋在他姐姐和大家的一再劝说下,又看着自己姐夫的痛苦表情 。朱元璋用手一指李文忠手里挑着的灯笼说道:“我朱元璋对灯发誓,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做了皇帝,就封李文忠为:一:天王 , 二:地王 , 三??????的十王千岁 。”听到朱元璋封李文忠十王千岁之后,朱元璋的姐夫微笑一下,死去了 。
后来,朱元璋真的做了皇帝 。他的姐姐带着儿子来找朱元璋,而且问朱元璋是否能兑现当年的承诺 。朱元璋笑了,他让人准备得像当年一样:让外甥李文忠挑起灯笼 , 然后郑重宣布:封李文忠为十王千岁 。这件事当时被传遍了全国,后来人们就有了这句熟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
外甥打灯笼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古代人不分家,舅舅和外公外婆是一家的,外公外婆年老,走路不便,便由舅舅提着灯笼送到外甥家 。而“照旧(舅)”的歇后语就是后人为了表达“按照以前的办法”,取“舅”的谐音创造的 。【成语典故】:刚刚过去的春节,是在爱人的老家过的 , 意外的在他的老家竟然解开了一个长久以来不明白的问题 。爱人的老家在陕西咸阳,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是一片沧桑古老、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土地,有很多淳朴的传统风俗和民俗文化都是从这里发源的且保留至今 。比如,每到过年 , 当舅舅的就要给自己的外甥、外甥女送灯笼,一直到他们满灯(第一个本命年即虚十三岁) 。按关中风俗,正月初一到初五为外甥给舅舅拜年的时间,正月初五到十五是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的时间 。以往,舅舅给每个外甥要送一个灯笼、一把蜡 , 每逢正月十五,12岁以下的孩子要打上娘舅送的灯笼,以示来年心明眼亮,茁壮成长 。而灯笼上一般都会印有“长命百岁”等祝福的话语 。采访人员的家乡临汾是没有这个风俗的,关中这个风俗吸引了采访人员的好奇,莫非,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个歇后语的严厉与此风俗有一定的关联?对此,采访人员询问了多位乡邻 , 有的说,是因为先有这句歇后语,而有的则说 , 灯笼是舅舅给外甥送的“眼睛” 。但似乎总觉得不尽如人意 。终于,村里的一位老者告诉了采访人员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他对此风俗的解释为 , 是先有习俗后有歇后语的,而习俗要追溯到我国农耕时代 。当时,由于自然、战争、医疗等因素,不少小孩会夭折,人们最基本的愿望是五谷丰登、人丁兴旺,送灯取“灯”的谐音“丁”,祝愿“人丁兴旺” 。那时 , 女儿出嫁后,第一年的正月,如果女儿未生育,娘家人要送灯笼给女儿家,希望女儿能多子多孙 。女儿生了孩子后,娘舅要一直给孩子送灯到12周岁,因为在古代12岁算已长成成年人,不易夭折 。舅舅给外甥一般送莲花灯、麒麟灯、石榴灯、长命富贵灯 , 都表达了“人丁兴旺”的祝愿 。而且灯笼要在元宵节烧掉 , 意味着红红火火,而且来年还要送新的 , 所以不能留旧的 。随着灯技的发展 , 制作灯笼的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灯笼用的是塑料、电子灯 , 灯笼都不烧掉 , 来年舅舅只送一副电池就好了 。
元宵节的灯笼要烧掉吗,过年的红灯笼,为啥过了正月十五就要销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年后什么时间取下灯笼等?按照中国的老传统,到了正月十六,新春佳节就算是收尾了 。从腊月到正月,人们喜气洋洋,忙忙碌碌地度过了春节,也该让生活回归正轨,重新开始工作、学习了 。但正月十六还算是在“年里”,依然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例如有“十六走、十七送,少生疾病得安宁”的说法 , 有些地方对这一天还特别的重视,认为正月十六承正月之俗,临近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将开启重要的春耕之季 , 还要做一些祈福的事情 。各地有着不同的老传统、老规矩,将这些民俗分享给大家 。
民俗传统主要有“1落、2走、3忌”的说法 , 每一样都很有意思 。
1落:正月十六要落灯
家里的红灯笼从除夕夜一直挂到正月十五,完成了接财、迎祥、纳福的任务,到了正月十六这天 , 也该让灯笼休息一下了 。除了悬挂的灯笼 , 小孩子们玩的花灯也要“落灯”了,旧时候有“碰灯”的习俗,以前的灯笼里面是点燃的蜡烛 , 两个灯相互一碰,蜡烛倾倒,灯笼燃烧,喊着“灯笼一着,吉利来到”,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
按照民间的老习俗,不管是悬挂的红灯笼、花灯、走马灯,过完了年都是要“燃灯”的,也就是烧掉 , 不能放在角落里留在第二年继续使用,以免把新年的福气都“放陈”了,带走了 。
2走:走百病、走百灵
宋代苏辙曾经写过一首诗“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说的就是元宵节过后 , 在街上走的人突然多了很多,这其实就是古代的习俗:“走百病”、“走百灵” 。
“正月十六走百病”是正月十六的传统习俗,旧时候吃过早饭后,家家户户都会将大门挂锁,到户外四处去“走百病”,谚曰:"跑一跑,不见老 。相传经过这样的短距离游玩,“百病”在心情畅快的过程中会全部“遗落”在路上和野外,“百病”全消,就算没病没灾,也会好上加好,更加的健康舒心 。
“走百灵”也是同样的道理,主要是指妇女和儿童,此时农事还比较闲 , 走出去踏踏青是最佳的时候,也会四处结伴去游玩,民俗说这天:“走出门庭,心灵手灵”,都是对生活美好的期盼 。
3忌:忌讳串门访友、忌讳理发剃须、忌讳搬家
忌讳串门访友:老传统这天是要“走百病”的,是不允许到别人家、别的村子里走动的 , 别人会认为你要把“不好”的东西留在这里 , 很“触霉头”,非常的不礼貌 。南方一些地方 , 这天会全村“封闭”,不允许本村以外的人进入,不做生意、不出门,整个村落都会空空荡荡的,就算有不知情的外地人进来 , 也绝不能开口和他说话,要瞪着他,示意赶紧离开 。
忌讳理发剃须:正月十六这天不要理发剃须 , 虽然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正月里不理发的习俗,但正月十六这天要尤为注意,正值承前启后时候,春节刚过,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启程,就把头发给剃了,如同大地上刚刚发芽的草木给除掉了,有不顺利、不吉利的寓意 。
忌讳搬家:一些老民俗中也有“正月十六不动迁”的说法,这天搬家表示一年的初始就有动荡,预示着新一年的日子也不会过的太过安稳 。
――老井说――
正月十六虽说是春节的收尾,但民俗活动还确实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各地还有其他不同的民俗,如一些地方要送牛桩、回娘家、爬城头等,多彩的民俗活动也让中国的年味有了传承 。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 , 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
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 。
我家在山东半岛地区,挂过年的红灯笼是和贴春联的时间是一起的 , 过完元宵节看完烟火点了灯之后就把灯笼收起来了 , 也意味着春节过去了 。
过年挂着红彤彤的大灯笼,看着就很喜庆,符合新年的气氛 , 也显示出想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愿望 。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吃汤圆放烟花点灯的习俗,还算是春节庆祝活动的范围,过了正月十五一般也没有走亲访友的了,也不会有相关的春节活动,把灯笼收起来就比较合适 , 挂灯笼也是图一个喜庆和好寓意,不一定非得有确切的时间要收起来 。
年后娶灯笼 , 一般都是在过完正月十五以后,因为正月十五是花灯节,只有在过完以后登陆才会没有用 。
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有的是过完正月十五就摘下灯笼,有的是挂一个正月,正月过了才取下灯笼 。
可以在正月十六之后取下灯笼 。关键是看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取一下吧 。
元宵节的灯笼要烧掉吗,过年的红灯笼,为啥过了正月十五就要销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元宵节送灯有什么讲究1.扛着甘蔗送花灯
“灯”和“丁”同音,送灯就意味着“添丁发财” 。对于出嫁之女,娘家必送灯,而且最好由十二三岁的小舅子出马 。送灯的时候,小舅子打扮漂亮,扛上两根甘蔗 , 带上豆腐干、海蛎、蒜 。
2.对已嫁女孩未育的女子,第一年娘家多送一盏“观音送子灯”,到了第二年还没生育,就送“孩儿坐盆灯”和“橘灯
如果已有孩子,就会送“状元骑马灯”、“关刀灯”或者“绵羊灯” 。
3.女孩多送莲花灯,男孩就送状元骑马灯、关刀灯、绵羊灯 。
4.按照传统民俗,再好看的灯到正月廿八也要烧掉 。传统花灯常点蜡烛,花灯着火时不能说“烧了”,要说“发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