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结婚,为何父母会给女儿准备开裆裤作为嫁妆?

我们中国人一向很重视婚礼习俗与礼节 , 认为嫁娶仪式会影响婚姻的吉利 , 因此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流程与习俗;提到结婚 , 在古代 , 但凡有女儿出嫁 , 娘家人都会为新娘子准备一条“开裆裤” , 但这开裆裤可不是给日后的小外孙穿的 , 而是别有用意!
古人结婚,为何父母会给女儿准备开裆裤作为嫁妆?
文章图片
▲古代女子出嫁连嫁妆也非常讲究 。 (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按照字面的意思 , “裆”就是裤子两片腿管相连的地方 , “开裆裤”在两腿连接处有开口 , 古人穿着时会在外加上其他衣饰遮掩裆部 。 事实上 , 古代是没有裤子的 , 女子一开始只能穿裙子 , 但因为不方便劳作 , 加上天气寒冷腿部受冻 , 为了御寒 , 会在腿上套个布筒保暖 , 渐渐演变成裤子 , 不过都是开裆的 , 和裤裙有点相像 。
古人结婚,为何父母会给女儿准备开裆裤作为嫁妆?
文章图片
▲在古代“开裆裤”成了女子出嫁时不可或缺的嫁妆 。 (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但为何古代女子出嫁时 , “开裆裤”成了不可或缺的嫁妆呢?这就要从古代的婚娶制度说起 。 古人不像现代人这么开放 , 可以自由恋爱 , 古人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结婚双方的新郎新娘直到洞房花烛夜之前 , 都是没有见过的 , 彼此就跟陌生人无异 , 试想一个没怎么见过男人的大姑娘 ,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面前 , 怎么好意思脱下衣服 。
古人结婚,为何父母会给女儿准备开裆裤作为嫁妆?
文章图片
可以想见 , 新人婚前并不熟悉 , 也没有感情基础 。 春宵一刻值千金 , 因此就有人想到了这样一个妙招 。 为了避免双方的尴尬 , 就给新娘子穿上一条开裆裤 , 这样就既不会让新娘子因为害羞而为难 , 也给那些没经验的新郎官不会太难为情 。
再就另一个层面来说 , 娘家的人为新娘子准备一条开裆裤 , 也有希望小两口可以尽快开枝散叶的意思 , 所以开裆裤才被作为出嫁女子的随身嫁妆 , 当然了 , 现代开裆裤则是特意在裤上面开一个洞 , 只适合婴儿穿著 , 通常会连同尿布一起使用 。
古人结婚,为何父母会给女儿准备开裆裤作为嫁妆?
文章图片
古人结婚,为何父母会给女儿准备开裆裤作为嫁妆?】除了“开裆裤”之外 , 新娘父母还会准备很多嫁妆 。 古时女方收了男方的聘金 , 而又不愿落下卖女儿的名声 , 娘家一般会追加资金为女儿置办日常起居所需的家具、器皿作为嫁妆 。 人们常用“良田千亩 , 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 , 所谓“十里红妆” , 其实是指抬嫁妆的队伍有十里那么长 , 嫁妆十分丰厚、送嫁队伍又无比壮观的场景 , 也是指旧时富家嫁女的场面 。 有人算过 , 真正的“十里红妆”至少需要300-400人抬着嫁妆走在路上 , 场面之宏大 , 不是平头百姓所能仰望的 。
古人结婚,为何父母会给女儿准备开裆裤作为嫁妆?
文章图片
在古代 , 嫁妆是属于新娘子的私人财物 , 婆家是无权动用和干涉的 , 如果要动嫁妆 , 必须得到媳妇的同意 , 媳妇如果不同意也是合理的 。 在古代 , 侵占媳妇的嫁妆是很恶劣的行为 , 对名声很不好 。
古人结婚,为何父母会给女儿准备开裆裤作为嫁妆?
文章图片
而且 , 女子的嫁妆只能由亲生子女继承 , 如果没有子女 , 则要由娘家后人继承 。 中国女子的财产继承权在汉唐时期就有 , 但宋朝开始受到限制 , 明清完全丧失 。 中国女子对娘家财产的继承就是通过嫁妆来体现的 , 所以如果她没有后人要返还给娘家 , 夫家其他人是不得占用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